------
“赫卡忒”工厂的扩建工程如同贪婪的巨兽,日夜不停地吞噬着月球基地本已紧张的资源。高纯度合金、稀有元素、能源配给,一切都在向那三艘日益成型的“火种”方舟倾斜。与此同时,广寒宫日常维护所需的基础材料,尤其是用于修补生活区密封结构、维持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关键矿物质和吸附材料,库存警报频频亮起红灯。地球的增援物资清单上,这类“低技术含量”的基础物资优先级被排得很后,远水难解近渴。
萨米尔站在自己的材料实验室里,看着资源分配表上那片刺眼的赤字,眉头紧锁。陈锋的指示很明确:一切为“火种”让路。这意味着,如果不想办法,广寒宫这个“家”可能在观察者到来之前,就先从内部开始崩解——密封失效、空气泄漏、水污染…这些看似平凡的危机,同样致命。
他的目光落在实验室角落的一个样本箱上,里面盛放着来自静海壁垒战场边缘的、沾染了血污和能量武器残留的月壤样本。那株“月壤之花”就是从类似的环境中奇迹般生长的。如果“普罗米修斯”试剂能在那样的绝境中催发生机,那么,是否也能用来“净化”月壤本身,让其从一片死寂的荒芜,转变为可资利用的资源?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挥之不去。这并非异想天开。月壤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富含氧、铁、铝、钙等元素,只是其化学形态不稳定,且含有大量尖锐的微尘和放射性同位素,对人类和精密仪器极具危害。传统的物理筛选和化学提取方法能耗高、效率低,且会产生二次污染。他需要一种更温和、更彻底、最好是能模拟自然生态循环的净化方式。
他再次投入了那种近乎痴狂的工作状态,实验室的灯光彻夜不熄。这一次,他将“普罗米修斯”试剂作为蓝本,但目标不再是激发生命,而是“转化物质”。他分析了月壤中有害物质的分子结构特性,特别是那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来自之前的冲突)和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他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纳米微生物,它们不再是传递情感信息的信使,而是微观层面的“清道夫”和“炼金术士”。
关键突破来自于对林海传来的、关于观察者技术残片能量场特征的零星数据分析。那种内敛而高效的能量运作模式,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尝试模拟那种能量场的某些简化振动频率,将其编码到新设计的纳米微生物的量子态中。这些微生物被设计成能够识别并附着在特定污染物分子或放射性原子核上,利用那种模拟而来的、极其精微的能量场,不是暴力破坏,而是催化其发生结构转变——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将危险的放射性同位素通过一种类似量子隧穿效应的过程,转化为稳定或半衰期极短的同位素。
这个过程被他命名为“谐振净化”。它不像传统化学那样产生激烈的反应和副产物,更像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劝导”和“转化”,能量效率极高,且几乎不产生二次废物。
理论模型在量子计算机上模拟成功的那一刻,萨米尔几乎要欢呼出声。但他立刻压制住了兴奋。理论成功只是第一步,实际应用面临无数挑战:纳米微生物在真实月壤环境中的存活率、繁殖速度、净化效率、以及最重要的——是否会产生不可预知的突变或生态风险。
他需要实验场,一个不会被雷将军的监控网络轻易发现,也不会因可能的失败而污染主要生态系统的场所。他想到了静海壁垒外围那片被遗弃的、污染最严重的战区边缘。那里人迹罕至,监控稀疏,正是理想的试验田。
他没有申请许可,知道这绝不会被批准。在一个巡逻间隙,他带着一小罐初步培育的“谐振净化”纳米剂,搭乘一架伪装成资源运输的小型飞行器,秘密前往那片区域。低重力下的月面,死寂而苍凉,战争留下的创伤依旧清晰可见。他选择了一小片被能量武器灼烧过、表面覆盖着琉璃状熔壳的区域,将纳米剂均匀地喷洒在月壤表面。
接下来的几天,他度日如年,只能通过安放在附近的隐秘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远程监控那片实验区的变化。起初,数据毫无动静,仿佛那些纳米剂石沉大海。萨米尔几乎要认定实验失败了。
但在第七十二小时,传感器传回的成分分析数据显示,那片区域月壤中的特定有机污染物浓度,出现了极其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下降趋势。紧接着,环境辐射读数也开始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降低。变化的速度很慢,慢到几乎会被忽略,但趋势是明确且持续的!
成功了!哪怕只是初步的、缓慢的成功!
他强压下立刻扩大实验的冲动,继续耐心观察。数据稳定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净化过程平稳,没有检测到异常的副产物或能量波动。那些纳米微生物如同微小的、不知疲倦的工人,正在悄无声息地改造着那片被死亡玷污的土地。
萨米尔将所有的实验数据加密保存。他没有立即向陈锋或秩序委员会汇报这项突破。在“火种”计划占据绝对优先级的当下,这项着眼于“修复”和“可持续”的技术,很可能被视为分散资源的无用功,甚至可能因为其“非标准”的技术路径而受到压制。
但他知道,这项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眼前的资源危机。它代表了一种与“火种”计划截然不同的哲学——不是抛弃家园逃亡,而是改造家园,扎根于此。这与艾莉丝在白皮书中呼吁的、林海在分析中暗示的“展现文明的积极动态”不谋而合。如果观察者真的在评估一个文明与环境的互动方式,那么这种将毁灭之地转化为生机之土的尝试,或许比任何武器或飞船都更能体现人类的潜力与价值。
他看着实验室培养舱中那些新一代的、效率更高的“谐振净化”纳米剂,它们散发着柔和的、代表生命活力的微光。倒计时在屏幕上闪烁:653:08:14。
时间依然紧迫,但萨米尔手中,多了一件或许能改变评估天平的秘密武器。它不是用于杀戮的兵刃,而是用于创造的工具。在广寒宫这片日益被逃亡主义阴影笼罩的钢铁丛林中,他默默地耕耘着另一条通往未来的、充满荆棘却饱含希望的小径。
…………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光年低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