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基地的穹顶之下,人造天空正模拟着地球的黄昏,柔和的橙红色光芒洒在错落有致的模块化建筑上,暂时掩盖了月面的荒凉与死寂。但在基地边缘,连接着正在扩建的“昆仑”工业舱段的巨大气闸通道外,却是绝对的黑暗和寒冷。这里,是真空的领地,是任何生命都必须依靠钢铁与科技才能存续的绝对前线。
叶薇此刻正身处这片前线。
她厚重的“堡垒-III”型舱外服将她与宇宙的恶意隔绝开来,但那份深入骨髓的孤寂感和巨大天穹带来的压迫感,却无法完全屏蔽。面罩头盔内侧的平视显示器(hUd)不断滚动着生命体征数据、剩余氧气时间、辐射剂量以及来自广寒宫指挥中心(cmc)的指令流。
她的心跳略微有些快,但呼吸平稳,受过严格零重力适应性训练的身体在磁力靴的吸附下,稳稳地站在“昆仑”舱段的外壁扶手上。她的面前,是一处看起来并不起眼,却足以致命的损伤——一段用于输送高纯度冷却剂的主管道外侧护罩,被一块可能来自数周前那次微小陨石雨的碎片击中,撕裂了一个约二十厘米长的口子。更危险的是,碎片本身或其撞击产生的二次碎片,极有可能已经伤及内部的管线本体。
“叶薇,这里是cmc。实时数据链接稳定。萨米尔小组分析认为,内部管线受损概率超过75%。请优先进行外部可视检查,确认内部损伤情况。重复,优先评估内部状况。” 陈锋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一如既往地冷静,但叶薇能听出那冷静底下绷紧的弦。他是“钢铁穹顶”的铸造者,这里的每一寸钢铁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和计算,任何意外都意味着他的蓝图出现了计划外的变量。
“cmc,叶薇收到。开始执行外部检查程序。”叶薇回应道,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一丝电子的质感。
她调整了一下身体的姿态,从工具腰带上取下高分辨率内窥镜探头。探头末端连接着柔性的光纤导管,纤细而坚韧。月面的重力仅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这使得每一个动作都需要重新校准力道,既要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身体失控,又要确保工具精准到位。这是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月面行走和机甲训练中形成的肌肉记忆。
她小心翼翼地将探头尖端探入护罩的裂缝。面罩hUd上立刻分屏显示出探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冰冷的金属内壁,绝缘材料层……画面深入。
“发现泄漏点。”叶薇报告,声音沉稳,“冷却剂主管道第三象限,可见一处约三毫米的穿孔,正在间歇性喷出微量气态冷却剂。判断为微流星体撞击贯穿伤。”
画面中,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白色雾气正从一个小孔中极有规律地逸散出来,在真空环境中瞬间凝结成极其细小的冰晶,又被自身的气流推动,如同微型的星辰喷流,美丽却致命。这种专门为“方舟之心”量子计算机阵列设计的高效冷却剂一旦大量泄漏,不仅会导致量子比特因温度骤升而彻底失稳,引发新一轮的“数据深渊”模拟崩溃,其本身也具有毒性,若侵入其他系统后果不堪设想。
“确认损伤。”陈锋的声音立刻传来,“叶薇,预案变更。授权你执行b方案:原位紧急修补。萨米尔,把修补方案和数据传送到她的作业平台。”
“数据已发送。”萨米尔的声音切入,语速很快,“叶薇,注意看。我们采用‘蛛丝’纳米补丁。材料是基于我之前研发的辐射自修复材料改进的,内置微型压力容器和催化剂。你需要先用微型焊枪清理创口边缘,确保无毛刺和污染物,然后将补丁贴合,用力按压中心触发装置十五秒。记住,贴合必须绝对紧密,月面极端的温差和真空环境对初始粘合是巨大考验。”
“明白。清理创口,贴合,按压十五秒。”叶薇复述着步骤,同时她的hUd上已经接收到了详细的作业流程图和纳米补丁的三维结构图。她深吸一口气,将内窥镜探头收回。
接下来的操作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她放下探头,从工具板上取下了微型激光焊枪。调整功率至清理模式,对准那道裂缝内部,精准地灼烧着管道破口周围可能存在的微小金属熔渣和污染物。在真空中,激光束悄无声息,只有焊枪手柄上微弱的震动反馈和hUd上功率读数的变化提示着工作的进行。
细微的冷却剂泄漏仍在继续,偶尔喷出的气体会对激光束产生微小的干扰,迫使她不断微调角度和位置。她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面罩显示的那一小块区域,外界的一切——远处深邃的地球、脚下无垠的灰色月壤、头顶繁密的冰冷星辰——都从她的感知中淡去了。世界只剩下这道裂缝,这个漏点,以及她手中决定成败的工具。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像是在凝滞的真空里缓慢爬行。
“清理完成。”她终于报告,声音略微有些干涩。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被舱内服的温控系统迅速吸走。
“很好。取出‘蛛丝’补丁。”陈锋指令道。
叶薇从专用的密封盒里取出了那片不过巴掌大小、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薄膜。它薄如蝉翼,却蕴含着萨米尔材料实验室的最高智慧。她小心地捏着边缘,将其缓缓送入裂缝上方。
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她必须一次性将补丁完美地覆盖在泄漏点上,不能有丝毫偏差,然后施加均匀而足够的压力,激活内部的纳米修复机器人。
然而,就在她全神贯注准备贴合的一刹那,一阵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在她头盔内部响起!
“警告!检测到来自基地架构的异常低频振动!来源不明!振幅持续增大!” cmc的预警员声音急促。
几乎同时,叶薇感到脚下一阵剧烈的晃动!不是来自月震,更像是她所依附的“昆仑”舱段本身发生了结构性的震颤!
磁力靴虽然牢牢吸住扶手,但她的上半身仍被这突如其来的晃动带得猛地一歪!手中的“蛛丝”补丁险些脱手飞出,飘向无尽的太空!
“稳住!”陈锋的喝声传来。
叶薇猛地咬紧牙关,核心肌群瞬间爆发力量,硬生生将失衡的身体拉回!但代价是她的手臂撞在了旁边一处凸起的传感器支架上。舱外服坚韧的外层没有破裂,但巨大的冲击力让她整条右臂一阵发麻酸痛。
hUd上立刻弹出几个黄色的生理状态提示,但很快又消失了。
振动在几秒后逐渐减弱,仿佛一个巨人的短暂呓语。
“cmc!报告情况!什么原因?”叶薇急问,心脏怦怦直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对这差点导致任务失败、甚至可能让她丧命的意外。
“正在排查!初步判断是‘昆仑’三号支撑脚液压缓冲系统短暂失灵引发的结构性谐振!工程队正在处理!” 监控工程师语速飞快,“叶薇,你的状态?”
“我没事。”叶薇迅速回答,目光重新聚焦在眼前的裂缝上,“补丁还在。继续任务。”
她没有时间后怕或抱怨。泄漏仍在继续,每一秒的延迟都在增加风险。她强迫自己忽略右臂的酸麻,重新调整呼吸,将全部注意力再次灌注到那片薄薄的补丁上。
瞄准,贴合。
她手腕极其稳定地将“蛛丝”补丁准确无误地覆盖在了泄漏点上。纳米材料似乎有微弱的吸附力,初步固定住了位置。
“贴合完成。开始按压。”她报告,然后用戴着手套的右手拇指,用力按压在补丁中心那个微微凸起的触发点上。
面罩hUd上出现了一个十五秒的倒计时。
14… 13… 12…
她保持着按压的姿势,身体如同雕塑般凝固在月面的背景上。真空无声,但她仿佛能听到补丁内部纳米机器被激活、开始疯狂工作、编织修复网络、封堵泄漏点的微观声响。萨米尔的科技正在这极端的环境里创造奇迹。
5… 4… 3… 2… 1…
倒计时结束。hUd上弹出绿色的“修复激活完成”提示。
叶薇小心翼翼地、缓慢地松开了手指。
那片“蛛丝”补丁已经完美地融入了管道表面,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只有一道极细的、不同材质的边缘线显示着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她立刻又拿起内窥镜探头,再次深入探查。
画面传来——之前的泄漏点消失了。管道表面光滑平整,只有一层新生的、闪着微光的材料覆盖其上,连原本的裂缝边缘似乎都被纳米机器人微微弥合了一些。
“cmc,检测泄漏情况。”叶薇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短暂的沉默后,监控工程师的声音响起,带着喜悦:“压力传感器读数稳定!泄漏停止!重复,冷却剂主管道压力已稳定!修补成功!”
频道里传来几声压抑的欢呼和松了一口气的喘息。
“干得漂亮,叶薇。”陈锋的声音传来,那份紧绷感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赞赏和一丝疲惫,“现在,安全返回。我们需要彻底检查那该死的液压缓冲系统。”
“收到,cmc。开始整理工具,准备返回。”叶薇回答。
她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工具,将内窥镜探头、焊枪依次放回指定位置。做完这一切,她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几乎无形的补丁,以及远处如同蓝宝石般悬浮在墨色天鹅绒上的地球。
这一次,她守护了这片钢铁脊梁的一部分。
她转身,抓住外部扶手,沿着预定的安全路线,一步步向着广寒宫主基地的气闸舱挪动。她的身影在巨大的穹顶和无垠的星空背景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实。每一次磁力靴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声,都像是为这首人类开拓深空的壮丽史诗,敲下了一个坚定而清晰的音符。
舱外紧急修补任务完成。但月面的挑战,永无止境。
---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光年低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