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刚歇的清晨,天空仍压着铅灰色的云层,机舱内灯光柔和,却照不进苏倾月眼底那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指尖轻点屏幕,隐藏后台缓缓加载。
“Luna捐赠计划”——这个以她珠宝设计师身份为掩护、悄然运行三个月的慈善项目,终于开始回馈最关键的战果。
【自愿提交样本家庭总数:287】
【脐带血储存量:3014份】
【hLA高匹配成功案例:19例】
【捐献流程完成医院:均为三级甲等或国际认证医疗机构】
数据干净、合规、无可指责。
可真正让她瞳孔微缩的,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受体信息追踪报告。
两名境外政要亲属——一名在瑞士接受骨髓移植的中东王室成员,另一名是东南亚某国卫生部长的女儿;还有一名国内三甲医院副院长,三个月前因急性白血病紧急配型成功,术后恢复异常迅速。
这些人……不该出现在这里。
苏倾月眸光一沉。
清源社的核心逻辑,便是隐秘控制医疗资源,将“纯净血脉”作为活体供体定向输送。
而如今,这些本该通过他们内部渠道获取匹配源的权贵,竟全都经由“Luna计划”获得了移植机会。
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的基因库正在被渗透,他们的“储备体”体系正被人从外部瓦解。
更讽刺的是——救人用的血,正是那些曾被偷走身份的孩子们主动捐出的。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却用自己的命,去救了原本要收割他们的猎手。
苏倾月冷笑,指尖飞快操作,将整套数据加密打包,传入只有她和五哥苏景行掌握的私密服务器。
随后,一条指令悄无声息地发往她在海外组建的医疗审计团队。
“启动‘影子追踪’。”
“标记所有19名受体后续三个月内的用药记录、免疫抑制剂剂量变化、基因片段波动情况——我要知道他们身体里那颗‘心’,到底安不安稳。”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师父熬药时炉火跳动的光影。
当年那碗安神汤里的“迷魂引”,封印的是她的记忆。
而现在,她要用科学与数据,反向点燃一场烧穿谎言的烈火。
手机再度震动。
这次是傅司寒的消息:
“你那个慈善项目,引起国际安保部门注意了。”
“一名私人医生,过去十年活跃于缅北、老挝边境,最近频繁接触清源社外围成员。他名下的诊所突然采购大量低温组织保存设备。”
“我让基金会以妇幼健康援助名义,捐赠了一批带定位芯片的冷链运输箱。”
“今晚凌晨两点十七分,物流数据显示,这批设备被转移至广西梧州境内一处废弃疗养院。”
“坐标比对结果出来了——与二十年前康新医院的秘密中转站,重合度98.6%。”
苏倾月猛地睁眼。
废弃疗养院?康新合作站点?
那是她出生档案被篡改的第一环。
她还记得,父亲苏振国曾在家族会议上提过一句:“康新只是执行者,真正的决策链,在看不见的地方。”
现在,那条链子的一环,终于露出了锈迹斑斑的轮廓。
她没有回消息,而是立刻调出地图,将广西那处坐标锁定,同步推送到自己的战略分析组。
同时,她拨通了一位远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联络人,低声交代了几句。
这一夜,全球有十七台服务器同时启动匿名爬虫程序,扫描近五年跨境器官移植备案记录。
而她本人,则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全新的公益宣言。
三天后,京城国际会议中心。
“苏氏出生权益基金”成立一周年发布会现场,镁光灯如星河倾泻。
苏倾月一袭月白色丝绒长裙,颈间佩戴着自己设计的“归心系列”项链——那是一枚以婴儿襁褓形态雕琢的蓝宝石吊坠,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而坚定的光。
她站在台上,面对数百家媒体镜头,声音清澈如泉:
“三年前,我还在乡下小镇读高中,每天走过泥泞小路去上学。那时我不知道,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就被贴上了标签——编号001,万能供体,待激活。”
台下一片寂静。
“后来我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罪恶,披着医学的外衣,藏在宗谱与血脉的光环之下。它不杀人,但它把人变成资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所以今天,我宣布——‘Luna捐赠计划’全面升级,增设‘逆溯配型援助通道’。即日起,任何怀疑自己曾遭婴儿调换的家庭,均可申请免费深度基因筛查,包括三代亲缘比对、hLA全相合检测、以及胎儿期生物标记溯源分析。”
话音落下,全场哗然。
记者蜂拥提问。
而她只是轻轻抬起手,将话筒贴近唇边,最后一句说得极轻,却穿透了整个会场:
“有些孩子生来就被标了价码……但我们想告诉他们——”
“你的血,不该救坏人。”
直播观看人次瞬间破亿。
热线电话接连不断,其中一通来自贵州某偏远山区的小县城。
接线员记录下内容时手都在抖:
“……我们这儿有个老卫生院,90年代的接生簿还是手写的。院长说是康新医院派来培训的,每年春天都收一批特殊档案……最近整理旧库房,发现保险柜里有本笔记,叫《配型日志》……”
电话挂断前,那声音迟疑了一下,低声道:
“上面写着……第一批实验体,已激活七成。”暴雨过后的京城空气湿冷,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山区,雾气如絮,缠绕着那座早已荒废多年的老卫生院。
墙皮剥落,铁门锈蚀,唯有院长办公室那扇保险柜门,在五哥苏景行亲自监督下被技术组破开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咔”。
里面静静躺着一本泛黄的手抄册子——《配型日志》。
纸页脆得仿佛一碰即碎,可字迹却清晰得刺目。
每一行都像一把刀,剖开了过去三十年被精心掩埋的黑暗。
“1993年4月12日,女婴01号,hLA全相合,脐带血移交康新医院指定接收人……用于换取肝肾联合移植优先权。”
“1994年8月5日,男婴05号,神经发育筛查异常,判定为低适配体,转送边疆实验点……”
一行行读下来,苏景行的脸色越来越沉,指节捏得发白。
直到最后一页——
“1995年3月7日,女婴07号,万能供体基因表型确认,脐带血及初乳样本全套封存,移交清源社京办负责人。交换条件:二公子急性肝衰竭紧急移植名额,已履约。”
“07号……”他声音哑了,“倾月是1995年3月6日出生。”
时间只差一天。
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不是巧合,是刻意错报日期以规避登记风险。
这本日志,是清源社跨区域婴儿资源调配的第一手铁证。
与此同时,苏家老宅深处,阿阮跪坐在尘封的旧物箱前,双手微微颤抖。
这些是已故大管家苏承恩临终前亲手交予她的遗物,说是“小姐若有一日要寻根,便打开看看”。
她翻到最底层,摸出一枚沉甸甸的铜牌。
青铜质地,边缘磨损严重,正面刻着两个古篆:“清源·壬申”。
背面则是一串编号:cN-bJ-097。
她瞳孔骤缩。
曾在宗亲档案中见过类似凭证的图样——那是当年康新医院与外部机构进行“特殊医学协作”时的身份信物,仅限高层交接使用。
她立刻将照片传给苏倾月。
当两份证据并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苏倾月指尖轻抚屏幕,目光落在铜牌与日志上那个“京办”二字上,唇角缓缓扬起一丝极淡、却寒意彻骨的笑。
原来如此。
他们以为自己藏得很深,用医疗慈善做幌子,拿血脉纯度当信仰,把无辜孩子当作可替换的零件库。
可他们忘了——
善,也可以是武器。
她建立“Luna捐赠计划”,不是为了博名声,而是为了反向追踪那些本不该出现在匹配系统中的高权重受体;她推动基因溯源通道开放,不是出于怜悯,而是要引蛇出洞——让那些曾经享用过“纯净供体”的人,主动暴露他们的生理数据异常。
而现在,铜牌出现了,坐标对上了,《配型日志》也落到了手中。
这张网,已经收拢到最后一环。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如墨,城市灯火辉煌,可她眼中映照的,却是二十年前那个雨夜,母亲在产房外痛哭失声的画面。
手机震动。
傅司寒来电。
她接通,声音平静无波:“他们以为我在找证据,其实我在建一张网——用他们的救命需求,织一张让他们自己钻进来的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
然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应答:“我让人盯住了所有持相似铜牌出入的记录。”
她挂断电话,将铜牌轻轻放入透明证物袋,封口时动作干脆利落。
下一秒,她打开笔记本,调出一段加密监控回放——画面来自北京郊区一栋毫不起眼的科研楼。
深夜,一名身着白大褂的男子刷卡进入地下电梯,镜头一闪,门禁系统短暂跳出几行小字:
【权限验证通过】
【楼层:b4】
【区域:供体响应中心·华北节点】
苏倾月盯着那一行“b4”,眸光渐深。
那里,曾是她出生档案消失的地方。
也是,一切开始腐烂的源头。
她没有下令强攻,也没有通知警方。
只是悄然打开了一个隐藏桌面,输入一串复杂指令。
屏幕幽光映亮她的侧脸,冷静如刃。
有些猎物,不必追。
只要灯亮了,它自会现身。
喜欢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