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的青石地面被晨露浸得发亮,石凡站在东角的试剑台旁,青云剑斜斜倚在臂弯。通脉境一重的灵气在体内缓缓流转,十一窍如同嵌在经脉中的明珠,将天窍本源灵气均匀地输送到四肢百骸 —— 这是他清晨用固窍丹温养后的效果,鱼际穴与神门穴的联动比昨日顺畅了些许。
“石兄果然来得早。” 林修的长剑在阳光下划出青色弧线,通脉境五重的灵气让剑刃泛着层薄雾,“楚峰昨晚在‘聚灵楼’摆了酒,据说请了不少内门弟子来观阵。” 他压低声音,“执法堂的刘师兄也会来,那人最是护短,你待会儿莫要下重手。”
石凡的指尖在剑脊的刻痕上划过,金芒顺着纹路游走:“我只演示剑招。” 他看向西侧的高台上,李长老与秦执事已相对而坐,两人中间的木桌上摆着块 “验窍石”—— 这是青云宗用来检测窍穴运转是否正常的法器,通脉境修士将手掌按上去,会显现出对应窍穴的灵光。
“快看,楚师兄来了!” 人群中有人喊道。只见楚峰身着红色劲装,腰间悬着柄嵌有雷纹石的长剑,通脉境四重的灵气在周身凝成淡淡的红芒。他身后跟着三个内门弟子,其中两人石凡认得,是执法堂的弟子张谦和刘宇,都已开启十八窍(通脉境四重)。
“石师弟准备好了吗?” 楚峰的长剑在地面划出道红痕,“若是现在认怂,把你那柄怪剑留下,我可以当这事没发生过。” 他的目光扫过石凡的青云剑,剑穗上的灵蚕丝在晨风中轻轻晃动,与宗门制式的剑穗截然不同。
石凡没有答话,只是将青云剑缓缓出鞘。金芒与星火在剑刃凝成扭曲的光带,按照秦执事所授的 “流影剑” 起手式轨迹,在身前划出个圆润的弧线。这招需联动肩井、曲池、合谷三穴,他刻意放慢速度,让每个窍穴的灵气流转都清晰可见 —— 在验窍石的映射下,三道淡淡的光点在他手臂上亮起,与标准图谱分毫不差。
“倒是有几分形似。” 李长老的铁尺在桌面上轻敲,“但‘流影剑’讲究‘气走周天’,你这灵气流转太过滞涩。”
楚峰的长剑突然刺出,红色光带如毒蛇般缠向石凡的手腕:“接我这招‘缠丝式’!” 通脉境四重的灵气让剑招带着细微的震颤,正是 “惊雷三十六式” 中的雷电震荡劲,需联动十七处窍穴才能施展。
石凡的青云剑顺势翻转,金芒在身前凝成螺旋状光带。他没有硬接,而是将 “断岳式” 的震荡劲融入 “流影剑” 的轨迹,让剑招在接触的刹那生出三道分叉 —— 这是融合了铁剑翁手札中 “三脉分流” 的变招,分别对应楚峰的肩井、曲池、合谷三穴,迫使对方不得不回剑防御。
“叮!叮!叮!” 三声响动几乎连成一片。楚峰踉跄着后退半步,看着自己的剑刃上出现三个细小的缺口,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你竟敢用邪术!”
“是‘三脉分流’。” 秦执事的声音响起,“铁剑翁手札里有记载,需通脉境三重才能勉强施展,石凡用的是简化版。” 他看向验窍石,石凡按在上面的手掌下,已亮起十一处窍穴的灵光,虽分布无序,却都运转正常。
楚峰的脸涨得通红,通脉境四重的灵气突然爆发:“那再试试这招‘裂空式’!” 红色光带在半空凝成道锐芒,直指石凡的面门。这招需联动二十一处窍穴,是青云剑宗 “青元十三式” 中的高阶剑招,楚峰在去年的小比中凭此招击败过通脉境五重的修士。
石凡的天窍微微发热,十一窍灵气同时提速。他引动涌泉穴的增速之力,让身形在间不容发之际侧移半尺,同时将青云剑刺入对方剑招的轨迹 —— 金芒与星火在接触点炸开,形成道金红交织的气浪。验窍石上,他的十一处窍穴同时亮起,其中太渊穴的灵光突然暴涨,显然是借用了水系灵气缓冲冲击。
“双属性联动?” 高台上的李长老微微挑眉,“通脉境一重能做到这点,倒是罕见。”
楚峰的长剑被震得脱手飞出,插在丈许外的地面上。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手腕,那里的灵脉因窍穴紊乱而微微发胀:“不可能!你明明只有十一窍!” 按照常理,通脉境一重最多只能联动十一处窍穴,绝不可能接下需要二十一处窍穴支撑的 “裂空式”。
石凡收剑入鞘,金芒在剑刃上缓缓敛去:“剑招在精不在多。” 他看向高台上的李长老,“若是没有别的事,弟子先行告退。”
“等等。” 秦执事突然开口,“你刚才那招,是将‘星河归流’与‘裂空式’融合了?”
“是。” 石凡点头,“借助太渊穴的水汽缓冲,鱼际穴的金芒可分三次爆发。”
李长老的铁尺突然指向验窍石:“再演示一遍‘流影剑’的第五式‘逐月’。”
石凡的青云剑再次腾空,通脉境一重的灵气引动剑脊上的刻痕。这次他没有保留,将十一窍灵气全部融入剑招 —— 金芒与星火在轨迹上形成九道细小的光环,每个光环都对应着一处窍穴节点,在验窍石的映射下,九道灵光如同串珠般流转,虽未达到标准的十二处节点,却比常规的十一窍多出三成威力。
“无序窍穴竟能形成循环。” 李长老的语气缓和了些许,“秦执事,带他去通脉阁。”
通脉阁位于青云宗的藏经楼地下,藏有历代弟子的修炼手札。秦执事将石凡领到第三排书架前,抽出本泛黄的绢帛:“这是铁剑翁年轻时的‘乱序开窍笔记’,你拿去看看。”
绢帛上的字迹潦草,却记录着与《万窍归神诀》相似的修炼理念:“窍穴如星辰,不必循经而走,若能形成闭环,无序亦可归流。” 下面还画着幅简易的窍穴图谱,鱼际穴与涌泉穴被用朱砂圈出,标注着 “金火双行可通”。
“前辈也试过无序开窍?” 石凡的指尖抚过图谱。
“只是尝试,并未成功。” 秦执事的铁剑在地面划出窍穴轨迹,“铁剑翁在通脉境时最多同时开启十五窍,而你……” 他看向石凡,“天窍中的本源灵气足够精纯,或许能走通这条路。”
石凡将绢帛小心折好:“多谢执事。”
“但你要记住。” 秦执事的语气变得严肃,“每月需来通脉阁检测一次窍穴,若出现紊乱,必须立刻停下。” 他递给石凡块玉牌,“凭这个可以进入‘淬体池’的黄阶池,那里的灵气更适合温养多属性窍穴。”
离开通脉阁时,夕阳已漫过藏经楼的飞檐。石凡走在回杂役院的路上,遇到王浩抱着捆竹简跑来,通脉境二重的灵气让他跑得气喘吁吁:“石师兄,这是你要的‘青云剑经补遗’拓本。” 他压低声音,“楚师兄刚才在聚灵楼摔了杯子,说绝不会放过你。”
石凡接过拓本,金芒在指尖一闪而逝:“我知道了。” 他翻开拓本的第一页,上面正是 “裂空式” 的完整版图谱,需联动二十七处窍穴才能施展,比简化版多出 “天冲穴” 的引导 —— 这处窍穴位于后颈,正是他目前正在温养的第十二窍。
回到住处时,暮色已浓。石凡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将青云剑平放在膝上。通脉境一重的灵气顺着剑脊的刻痕流转,与天窍中蕴含的本源灵气产生共鸣。他能清晰感觉到,后颈处的天冲穴正在微微发热,距离开启虽仍需月余,但灵气流转已比昨日顺畅了些许。
远处的演武场传来收剑的声响,石凡抬头望去,只见秦执事的青色身影正在夕阳下练剑,“流影剑” 的轨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他握紧手中的拓本,金芒在眼底悄然亮起。
喜欢万窍归神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万窍归神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