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贯通天地的金色光柱缓缓收敛,化作漫天温润的光雨,无声地洒落在黑风岭的每一寸土地上。曾经被煞气浸染、草木凋零的山峦,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汲取着这蕴含着纯净庚金之气与佛血愿力的生机之光。枯黄的蒿草根部钻出嫩绿的新芽,干涸的河床重新响起潺潺水声,被魔火灼烧过的焦黑岩石缝隙里,也悄然探出了倔强的苔藓。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腐朽与暴戾,而是泥土的芬芳与新生的清新。
天地间,一片劫后余生的宁静与祥和。
灵光洞天·佛光沐体
洞天之内,那渗透进来的金色光雨仿佛拥有灵性,并未随意挥洒,而是如同被无形之手引导着,丝丝缕缕,汇聚向盘膝而坐、气息微弱的玄奘。
光雨触及他的身体,并未没入,而是如同最温柔的纱幔,轻轻覆盖在他周身,尤其是心口的位置。那温暖平和、蕴含着庚金净化之力与佛血本源共鸣的气息,缓缓滋养着他因奉献心头精血而近乎枯竭的佛元与受损的根基。
玄奘依旧昏迷,但紧蹙的眉头已然舒展,苍白如纸的脸上,也渐渐恢复了一丝极淡的血色。那微弱的呼吸,在光雨的浸润下,变得平稳而悠长。他仿佛沉浸在一场深沉的梦境中,梦中不再是魔影幢幢,而是佛光普照,梵唱隐隐。
陈默守在一旁,看着师父气息渐稳,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大石,终于缓缓落下。他也沐浴在这光雨之中,感觉自身消耗的心灯之力正在快速恢复,甚至那与大地权柄的共鸣,也因这方土地的净化与新生,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他能“听”到脚下地脉那欢欣、舒畅的律动,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正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孙悟空站在洞口,收起了金箍棒,抱着胳膊,看着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又回头看了看被金色光雨笼罩的玄奘,咧了咧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他虽然不擅疗伤,但也能感觉到师父那涣散的生命气息正在重新凝聚。他索性也盘坐下来,暗金色的混沌之力自行运转,吸收着空气中残存的、精纯的庚金之气,淬炼着自身,之前战斗留下的一些细微伤痕,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洞天内,一片静谧。只有光雨洒落的细微沙沙声,以及三人平稳的呼吸声。
幽煞洞外·魔踪消散
洞天之外,那曾经妖魔汇聚的巢穴,此刻已是一片破败与死寂。煞气散尽,失去了力量源泉的妖魔,大多已在庚金风暴的净化下化为飞灰,少数侥幸残存的,也早已肝胆俱裂,逃入深山老林,不敢再露头。
啸风狼王、磐石犀帅、幻瞳妖姬这三大妖将,气息衰败,不知所踪,或许已随那溃散的魔众一同湮灭,或许侥幸遁走,但经此一役,根基大损,再难掀起风浪。
而那幽煞洞地渊,此刻已被纯净的庚金之气封镇,曾经翻滚的魔煞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深邃的、散发着淡淡金属光泽的平静。地渊深处,那属于黑风老祖的冰冷魔念,已然感知不到,仿佛彻底被净化,或是随着魔功根基的崩塌而陷入了永恒的沉寂。
阳光透过山体裂隙,照射进这片曾经不见天日的地下空间,驱散了最后的阴暗。
三日之后·晨曦辞行
光雨持续洒落了三日三夜,方才渐渐停歇。
当第一缕真正的、毫无阻碍的晨曦透过洞天入口的屏障,柔和地照在玄奘脸上时,他那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眸中依旧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虚弱,但那份清澈、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却已然恢复,甚至比以往更加深邃、通透。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边缘的淬炼,佛心愈发坚不可摧。
“师父!您醒了!”一直守候在旁的陈默惊喜万分。
孙悟空也立刻凑了过来,嘿嘿笑道:“师父,您这一觉睡得可够沉的!感觉怎么样?”
玄奘微微动了动,在陈默的搀扶下,缓缓坐直身体。他感受了一下体内的情况,佛元依旧十不存一,心脉处隐隐作痛,那是佛血本源受损的痕迹,非漫长岁月难以弥补。但他脸上却露出一抹平和而欣慰的笑容。
“无妨。皮囊之损,换得此地清明,众生解脱,值得。”他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微弱,却带着一种勘破得失的坦然。他抬头,目光仿佛能穿透洞天,看到外界那焕然一新的山岭,感受到那充盈天地的生机,“那庚金之灵…”
“师父,它好像…和这片大地融合了。”陈默连忙将他昏迷后发生的事情,包括庚金之灵净化爆发、光柱冲天、魔窟瓦解、光雨沐世等景象,详细描述了一遍。
玄奘静静听着,末了,轻轻颔首:“阿弥陀佛。缘起缘灭,因果循环。金池长老舍身成仁,庚金之灵劫后重生,此间生灵得享安宁,实乃大善。我等此行,虽历劫难,终不负佛法慈悲之本意。”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陈默和孙悟空连忙一左一右扶住。
“师父,您伤势未愈,不如再多休养几日?”陈默担忧道。
玄奘缓缓摇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西方:“西行之路,不容久滞。此地因果已了,我等…该上路了。”
他推开弟子的搀扶,虽然脚步还有些虚浮,但身姿依旧挺拔。他整理了一下陈旧的袈裟,手持锡杖,对着这方曾经庇护他们、也见证了牺牲与新生的灵光洞天,深深合十一礼。
洞天内寂静无声,唯有那盏青铜灯盏,光焰似乎明亮了一瞬,仿佛是在回应,也是在送别。
师徒三人,缓缓步出了灵光洞天。
洞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举目四望,山峦虽依旧残留着一些魔劫后的痕迹,但那份盎然的生机,却已势不可挡。
玄奘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已然恢复平静的幽煞洞方向,轻声道:“黑风老祖虽伏,然其背后黑佛阴影,犹未散去。前路恐仍有磨难,你二人需谨守本心,精进不懈。”
“是,师父!”孙悟空与陈默齐声应道。
孙悟空牵过在不远处悠闲啃食着新生嫩草的白马。玄奘在陈默的扶持下,勉力坐上马背。
“走吧。”
没有盛大的告别,没有万众的欢送。只有师徒三人(一马),沿着来时的小路,踏着被晨露打湿的、焕发新生的小草,缓缓向着西方,那云深不知处而行。
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被拉得很长,融入这重获新生的山水画卷之中。
黑风岭的劫难,如同一个深刻的烙印,留在了这片土地的记忆里,也留在了西行众人的心中。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又渡过一难的庆幸,更是对正道艰辛、魔影诡谲的更深认知,以及对佛法慈悲、牺牲精神的切身感悟。
前路,犹长。
风,依旧会起。
但行路者的心,却因这一次次的洗礼,而愈发坚定、通透。
喜欢重生西游之我是蜈蚣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西游之我是蜈蚣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