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新规划如同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各个齿轮开始精准、高效地运转起来。
后山规划的生态养殖区内,一座半开放式的鸡舍已然拔地而起,结构扎实,通风良好。首批五百只芦花鸡苗已经入住,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在铺着干爽垫料的舍内叽叽喳喳,活力十足。负责养殖的社员是之前跟着张叔学过手艺的周水生,他严格按照顾青舟制定的饲养手册,用玉米、豆粕和切碎的黑麦草精心喂养,每天记录鸡群的活跃度和健康情况。鸡舍旁还开辟了一小块活动场,等鸡苗再大些,就能放到那里自由觅食,真正实现生态散养。
林下药材的扩种计划也同步启动。在沈星澜和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指导下,社员们小心地清理着规划区域的杂木和过密的灌木,既要保证药材生长所需的荫蔽度,又不能过于郁闭。新订购的参苗和黄芪种子已经到位,只待地块整理完毕,便可适时播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根茎被翻出的清新气息,混合着汗水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垦殖图景。
日常的农活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清晨,露水还未干,社员们便已各自就位。育苗大棚里,负责此处的婶子们一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边仔细地间苗、补苗,动作轻柔得像在照料婴儿。露天菜地里,汉子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用特制的窄锄除草,一个紧随其后追施稀释的沼液,配合默契,效率极高。
这天下午,合作社统一安排给一片长势旺盛的番茄地搭设新的攀援架。几乎不用沈星澜多说什么,留在社里的壮劳力们,包括几位平时主要负责技术指导的,都自发地扛着竹竿、拿着绳索来到了地头。
“老张,这边固定桩再打深点,不然果子多了怕撑不住!”
“绳子绑紧实喽,别到时候风一吹就散架!”
“这边的藤蔓得往这边引,通风好!”
大家互相招呼着,提醒着,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黑土里。没有人计较谁干得多谁干得少,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把这片共同的土地照料得更好。欢声笑语和着锄头落下时泥土翻卷的簌簌声,奏响了一曲充满生命力的田园交响。沈星澜穿梭其间,时而搭把手,时而递碗水,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踏实与感动。这才是她理想中合作社该有的样子。
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沈星澜拖着略显疲惫却心满意足的身体回到房间。锁好门,她习惯性地将意识沉入灵泉空间。
甫一进入,她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空间似乎比之前更加“明亮”了些,那弥漫的薄雾仿佛稀薄了一点,能见度略有增加。泉眼依旧汩汩涌动着,但泉水的色泽似乎更加莹润,那悬于泉眼上方的“灵髓”,散发出的温润光泽也似乎强了一分。
最让她惊讶的是,在泉眼旁边,那片她偶尔用来堆放些意识带入空间杂物(如几本农业书籍、几样小工具)的空地上,原本只是普通的、略显湿润的黑色土壤,此刻竟隐隐透出一种极淡的、难以形容的生机光泽,仿佛也受到了灵泉的长期滋养,开始变得不凡起来。
“是因为最近频繁使用,还是因为我的心境更加坚定,促进了空间的成长?”沈星澜心中思忖。她尝试着引导一缕泉水气息,感觉比之前似乎更加顺畅、省力。她将这缕气息导向空间内那株她用“灵髓”救活后便一直养在这里、如今长得格外青翠欲滴的兰花,兰花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幅度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回应。
空间的变化,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她能动用的力量可能更强,应对未来风险的能力也增添了一分。
然而,现实的阴影并未远离。
几天后的一个午后,省农科院的陈明博士带着两名助手,正在合作社边缘靠近山林的一块样地里安装一套新的监测设备。那是一个半人高的白色箱子,连接着几根探针深深插入土壤不同深度,箱体上的小屏幕闪烁着复杂的数据。
“这是多参数土壤环境监测站,”陈明对陪同的顾青舟解释道,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电导率、以及主要养分离子的动态变化,数据会无线传输到我们的服务器。我们需要建立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片土壤的‘性格’。”
顾青舟点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
就在他们专注安装和设备调试时,沈星澜恰好从后山查看鸡舍回来,路过附近。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对面山腰的一片小树林,午后的阳光穿过枝叶,在那片光影斑驳中,似乎有一个极不起眼的光点微微闪烁了一下,像是某种镜片的反光。
她的脚步瞬间顿住,心脏微微一缩。那不是自然的光线!那种角度,那种短暂的闪烁……很像望远镜或者长焦镜头的反光!
有人在对面的山上,窥视着农园,而且很可能正对着农科院安装设备的位置!
她不动声色,没有立刻指向那个方向,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自然地走到顾青舟和陈博士身边,仿佛只是路过好奇。
“陈博士,这套设备很精密啊。”她笑着搭话,眼角的余光却牢牢锁定了对面山腰的那片树林。反光已经消失,树林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她的错觉。
但她知道,那不是错觉。林薇,或者她背后的人,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挫败和农科院的入驻而放弃。他们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依旧在耐心地等待着,窥探着,寻找着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科技的监测设备在明处运转,试图解开土地的奥秘;而人为的窥探则在暗处进行,觊觎着不该属于他们的秘密。
喜欢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退网后,我靠种田火遍全网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