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着小半箱“硬通货”药品的木箱,像一块烧红的炭,揣在宋梅生怀里。他几乎是脚不沾地地带着魂飞魄散的刘斜眼离开了道外那片泥潭。一路上,他感觉每个擦肩而过的黑影都像是潜在的眼睛,每一声突兀的响动都让他心跳漏拍。直到踏进相对熟悉的总务科地盘,反锁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将木箱小心翼翼塞进那个带有夹层的文件柜深处,他才靠着门板,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
“妈的,这比跟鸠山彦喝茶还刺激……”他低声骂了一句,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这笔横财,不,是这批“战略物资”,暂时是安全了。但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实际的效益和安全保障,才是更大的难题。
他需要尽快联系“老木”,将大部分药品交出去,这既是任务,也是解除自己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同时,那一小部分作为“样品”的盘尼西林和消炎粉,则是他再次叩响安娜那扇门,试探“信任”价值的敲门砖。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他刚喘口气的时候,又抡起一记闷棍。
第二天一早,宋梅生刚刚泡上一杯高沫,准备仔细盘算一下药品的交接计划和说辞,办公室的门就被“哐当”一声撞开了。这次冲进来的不是刘斜眼,而是警察局长赵德明本人的勤务兵,小伙子脸都白了,上气不接下气:
“宋、宋科长!快!局长紧急会议!所有人!立刻到大厅集合!快!”
宋梅生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茶缸差点没拿稳。赵德明很少亲自下令开这种全体紧急会议,除非是出了天大的事!
“出什么事了?”他一边抓起帽子戴上,一边急声问。
“不、不知道!就听见电话铃响得吓人,局长接完脸就黑了,然后就让集合!”勤务兵慌里慌张地说。
宋梅生不敢耽搁,快步走向一楼大厅。一路上,只见各科室的头头脑脑们都行色匆匆地往大厅赶,人人脸上都带着茫然和紧张。大厅里已经黑压压站了一片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很快,局长赵德明在一群高级警官的簇拥下,面色铁青地走上了临时搭起的小台子。他扫视了一眼台下惶惑的众人,拿起一个铁皮喇叭,声音嘶哑而沉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都安静!听我说!”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
“刚接到特务机关和宪兵队的紧急通报!”赵德明的声音通过喇叭放大,带着一种冰冷的绝望,“就在一个小时前,帝国关东军驻哈尔滨特务机关的高级顾问,小野三郎先生,在从寓所前往机关本部的途中,遭遇卑鄙的恐怖分子炸弹袭击!小野先生……当场玉碎!”
“嗡——”的一声,台下像是炸开了锅!日本高级顾问被当街炸死!这简直是捅破了天!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日本人必然会进行最疯狂、最残酷的报复!整个哈尔滨,都将被翻个底朝天!
宋梅生感觉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直冲头顶。小野三郎!他虽然没见过本人,但知道这个名字,是鸠山彦的副手之一,地位不低。军统?还是抗联?或者是其他抗日力量?不管是谁干的,这都是一次极其大胆且成功的行动,但也必将给整座城市带来血雨腥风。
“肃静!都他妈给我肃静!”赵德明声嘶力竭地吼道,额头青筋暴起,“鸠山机关长已经下令!即刻起,哈尔滨全城戒严!实行宵禁!许进不许出!所有警察,取消一切休假,全部上岗!”
他挥舞着胳膊,下达一连串命令:
“各分局立刻封锁辖区所有主要路口,设置关卡,严查一切可疑人员车辆!”
“侦查科、治安科,全部撒出去,给我搜!挖地三尺也要把凶手的同党揪出来!”
“特务科配合日本宪兵队,对所有旅馆、客栈、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清查!”
“其他人,包括总务科!”赵德明的目光扫过宋梅生这边,“全部作为预备队,听从统一调配,负责后勤支援和临时增援!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台下响起一片参差不齐、带着恐惧的回应。
“行动!”赵德明一挥手,人群像炸窝的蚂蚁一样散开,奔向各自的岗位。整个警察局瞬间陷入一种混乱而高效的疯狂状态。电话铃声、呵斥声、跑步声、枪械碰撞声响成一片。
宋梅生站在原地,脑子里飞速运转。全城大搜捕!这简直是末日景象!他首先想到的是藏在文件柜里的药品,必须确保它们绝对安全!其次,他想到了“老木”,想到了图书馆那个联络点,在这种规模的清查下,还能安全吗?然后,他又想到了安娜的咖啡馆,那里外国侨民多,或许能暂时成为避风港?但同样,也可能因为鱼龙混杂而成为重点目标。
“科长!科长!咱们怎么办?”王股长哭丧着脸跑过来,他刚才也被吓得不轻。
宋梅生迅速冷静下来,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混乱意味着危险,但也可能意味着机会!一次针对日本高官的成功的刺杀,必然伴随着日寇的疯狂反扑,而反扑的重点会放在哪里?
按照日本人的思维,他们肯定会首先怀疑是重庆方面(军统)或者延安方面(我党)策划的。而军统在哈尔滨刚遭受重创,剩下的据点必然更加隐秘,活动也会更加谨慎。那么,如果能在这次搜捕中,巧妙地“帮助”日本人,将调查的重点和怒火,引向军统可能藏匿的区域……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他一把拉住王股长,压低声音,语气急促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老王,你马上带几个人,以支援清查为名,重点盯着南岗区靠近铁路线的那片棚户区!我得到过一些模糊线报,说那边最近有生面孔活动,形迹可疑,很可能是重庆分子的藏身点!记住,只是盯着,发现异常立刻向上面报告,不要轻举妄动!”
南岗区棚户区,那里确实是鱼龙混杂,是藏身的理想地点,但更重要的是,宋梅生根据原主的一些模糊记忆和现代对那段历史的了解,隐约记得军统在哈尔滨的某个备用联络站似乎就在那片区域附近。他这是在借刀杀人,将日本人的主要搜查力量引向军统可能的据点,既能减轻其他区域(比如“老木”可能活动的区域)的压力,又能再次向日本人“证明”自己的“忠诚”和“价值”。
王股长虽然不明白科长为何如此确定,但在这种混乱时刻,有明确的指令总比无头苍蝇好,立刻答应一声,带着人匆匆去了。
接着,宋梅生又找到侦查科一个相熟的小队长,故作关切地提醒:“兄弟,这次事情闹大了,搜查的时候眼睛放亮点儿,特别是那些平时跟日本人走得近的中国人开的商行、货栈,没准儿最危险的地方就最安全呢?别忘了上次松井商行那事儿(他故意提起自己散播的假消息),宁可查错,不能放过!”
他这番看似“尽职尽责”的提醒,实则是在进一步搅混水,分散搜查力量的注意力。
安排完这些,宋梅生才回到总务科,指挥手下人清点库存的手电、电池、绳索、登记簿等物资,准备随时支援前方。他表面上忙得团团转,心里却像明镜一样。
窗外,已经响起了凄厉的警笛声和零星的枪声,这座冰封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监狱和角斗场。宋梅生知道,他刚刚投下的几颗小石子,也许能在这次滔天巨浪中,激起一点对他有利的涟漪。
他看了一眼文件柜,药品暂时是安全的。现在,他需要耐心等待,等待这场风暴的走向,也等待“老木”或者安娜那边,是否会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传来新的信号。
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阴霾的天空,眼神冷静而锐利。乱世求生,不仅要躲过明枪暗箭,更要学会在惊涛骇浪中,为自己,也为那微弱的信仰之光,寻一条险峻的航路。这场戒严,对他而言,是危机,更是舞台。
喜欢谍战:暗夜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谍战:暗夜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