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周期”四个字,像一颗精准爆破的核弹,在钟卫东脑海里炸开,没有毁灭的混乱,只有拨云见日的清明。他盯着田晴办公室的白板,突然觉得,以前炒股像蒙着眼睛,在菜市场打架,凭着一股子蛮劲乱冲;而现在,田晴递给他的“情绪周期”理论,简直是,能扫描全场的全景雷达,连对手的呼吸节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理论再透彻,不能落地也是空谈。钟卫东攥着笔,指尖都在发烫,迫不及待地追问:“田老师,理论我懂了,可实战里,怎么精准判断?看哪些信号,才能确定现在到底是,启动期还是退潮期?”
田晴看着他眼里的光,没有藏私,直接打开自己的交易软件,调出几个关键界面,像是展示珍藏的武器:“给你一套‘情绪周期监测神器’,一共五个维度,盯紧了,市场阶段就藏在里面。”
“第一,看高度,也就是市场总龙头。”她指着一只连板股的K线,语气笃定,“它是市场的灵魂,是情绪的温度计!它能连板,说明周期还在往上走;它断板后横盘不跌,说明情绪还能扛;可一旦它被核按钮按死,开盘就跌停,那就是,退潮期来了的明确信号,必须立刻收手!”
“第二,看梯队,也就是板块的阵容。”田晴切换到板块涨幅榜,“龙头涨了,有没有跟风股跟上来?小弟们是涨停跟风,还是涨几个点就回落?涨停板数量,是一天比一天多,还是越来越少?发酵期的梯队是整齐的,龙头带二板、二板带首板;高潮期是满屏涨停,一片繁荣;可到了退潮期,梯队就会断壁残垣,昨天的二板,今天可能直接跌停,高度一下就降下来了!”
“第三,看赚钱效应,这是市场的人气。”她调出“昨日涨停表现”指数,“昨天涨停的股票,今天开盘有没有溢价?能连板的多不多?这就是连板溢价率。如果10只涨停股有8只高开,5只能连板,说明赚钱效应爆炸,大概率是高潮期;可要是昨天涨停的票,今天一半低开,甚至跌停,炸板率超过50%,那就是赚钱效应消失,退潮期要来了!”
“第四,看亏钱效应,这是市场的警报器。”田晴的语气沉了沉,“盘面上有没有核按钮?就是前一天涨停,第二天直接跌停开盘;有没有天地板?早上涨停,下午就砸到跌停。大面股(单日跌幅超过8%)多不多?一旦亏钱效应开始扩散,就像瘟疫一样会传染,这时候不管形态多好,都不能碰!”
“第五,看整体量能,和热点脉络。”她最后,切换到大盘成交量界面,“市场每天的成交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是有一个主线板块(比如之前的芯片)清晰引领,所有资金都往这里挤;还是热点杂乱无章,今天炒消费、明天炒新能源,一天一个样?有主线的放量是健康的,说明资金有共识;杂乱的缩量就是市场低迷,大概率是,启动期之前的混沌阶段。”
“把这五个指标,综合起来看,”田晴关掉软件,看着听得入神的钟卫东,“就像医生看化验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据,能告诉你身体有没有病;这些市场指标,也能精准告诉你现在市场‘健康’还是‘生病’,处于哪个周期阶段。”
“明白!太明白了!”钟卫东猛地站起来,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像是拿到了,武林秘籍的最后一页。他冲回自己的工位,没有立刻看股票,而是打开Excel,手指飞快地敲键盘,建了一个全新的表格,“市场情绪周期每日监测表”。
表格里列得清清楚楚:
最高连板高度:(如:7板\/5板\/3板)
昨日涨停表现(红盘率\/连板晋级率):(如:80%红盘\/50%晋级)
涨停家数 \/ 跌停家数:(如:50家涨停\/5家跌停)
炸板率:(如:20%\/60%)
重点板块梯队完整性:(如:芯片板块完整\/新能源梯队断裂)
有无核按钮\/天地板大面:(如:有1只天地板\/无核按钮)
量能变化:(如:较昨日放量200亿\/缩量500亿)
主观判断,当前周期阶段:(如:发酵期\/高潮期\/退潮期)
从那天起,钟卫东不再凭感觉,瞎猜市场阶段。每天开盘前,他先填昨天的监测表;盘中每隔一小时,就更新一次数据;收盘后再复盘修正,像个严谨的科学家,记录、分析着市场的,每一次“体温波动”。
第一天,他凭着模糊的感觉,把缩量震荡的市场,判断成了发酵期,结果尾盘板块跳水,模拟仓小亏了一点;第二天,他看着“涨停家数增加、连板晋级率提升”的数据,确定是发酵期,试探性买了,一只前排跟风股,当天就赚了5个点;第三天,监测表上“涨停家数破百、炸板率仅15%”,他判断进入高潮期,没有追高,反而把之前的仓位减了一半,果不其然,次日市场就开始分化。
一天、两天、三天……慢慢地,一种神奇的感觉,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每天开盘半小时,他扫一眼涨跌家数、龙头股的开盘溢价、板块的涨幅强度,再对照监测表里的历史数据,就能对当天的市场情绪,有个八九不离十的判断。是该激进进场,还是该保守观望,甚至该空仓避险,心里清清楚楚。
这感觉,就像海边的老渔民,看一眼天边的云彩、摸一摸海水的温度,就知道今天会不会刮风、能不能出海;又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搭一下脉,就知道病人是寒是热、该用什么药。
这种“掌控市场节奏、踏准情绪脉搏”的踏实感,比偶尔抓住,一两个涨停板还要爽一百倍,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再是,被市场推着走的浮萍,而是能看懂,潮水方向的舵手。
他终于彻底明白:在炒股这件事上,在正确的周期阶段(比如发酵期)播种,远比在错误的阶段(比如退潮期)死扛、祈求市场赏饭吃,要靠谱得多。
手握情绪罗盘,洞悉周期轮回。钟卫东看着,自己填满数据的监测表,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自己在投资的路上,完成了一次,从“盲目跟风”到“理性判断”的至关重要的进化。
喜欢沪上浪花飞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沪上浪花飞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