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的大战,以一种近乎摧枯拉朽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当墨渊率领着血狼军,押送着俘虏,护卫着被解救的平民,浩浩荡荡地开出那座见证了无数杀戮与智谋的山口时,所有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队伍很长,走在最前面的是墨渊和蒙阔率领的精锐骑兵,他们盔甲上的血迹尚未完全擦拭干净,身上依旧带着一股凌厉的杀气,那是胜利者的勋章。
队伍的中间,是十几辆装着妇孺和伤员的马车。
苏妙妙的马车就在其中,她没有骑马,而是选择和孩子们,以及那个叫星儿的女孩待在一起。
车窗的帘子被掀开一角,她看着窗外缓缓倒退的荒凉雪景,心情格外平静。
队伍的后方,则是由喀什哈部落的勇士们负责押送的俘虏。
呼延灼被单独关在一辆囚车里,神情萎靡,眼神却依旧阴鸷。
而那些神智被毁的“傀儡兵”,则像一群行走的木偶,麻木地跟随着队伍,他们的最终命运,将由胡三和京城的太医院共同决定。
这支复杂的队伍,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朝着北境最大的边贸重镇——敦煌城,缓缓行进。
敦煌城,是整个北境的咽喉。
它既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雄关,也是大乾与西域诸部落通商互市的唯一窗口。
往日里,这里商旅不绝,驼铃阵阵,一片繁华。
但自从“赤蝎”的阴影笼罩北境,烧杀抢掠之事时有发生后,敦煌城的城门便多了几分萧瑟与紧张。
当血狼军大胜的消息,由最快的斥候传回城中时,整座敦煌城都沸腾了。
而当墨渊的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那紧闭的城门,轰然大开。
以敦煌守将为首的官吏和城中士绅,早已在城门口列队等候。
无数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挤在道路两旁,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这位传说中的战神王爷,以及那支将他们从噩梦中拯救出来的英雄之师。
然而,当百姓们看到队伍中那些被解救出来的、衣衫褴褛的平民,看到那些失魂落魄的妇孺时,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
喜悦之中,多了一丝沉重的感同身受。
“王爷千岁!王妃千岁!”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高声喊道。
紧接着,街道两旁的百姓,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齐刷刷地跪倒了一大片。
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最真挚的感激。
马车里,苏妙妙透过车窗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触动。
【以前在电视里看这种万民跪拜的场景,总觉得特中二,特封建。但真到了自己身上,看着这些因为战争而饱受惊吓的脸,才明白,他们跪的不是权势,而是活下去的希望。】
“都起来吧。”墨渊的声音并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条街道,“驱除寇小,是我血狼军的职责。北境安宁,才是对将士们最好的告慰。”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轻轻一夹马腹,率领着队伍,继续前行。
这份属于胜利者的沉稳与克制,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更能安抚人心。
***
秦王的大军,被安置在城西的军营之中。
当晚,敦煌城的守将,为墨渊和苏妙妙一行人,在城主府设下了接风宴。
宴席很丰盛,但气氛却有些沉闷。
蒙阔等一众将领,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疲惫。
这场战斗,时间虽短,但凶险异常,精神上的消耗,远比身体上的创伤更甚。
苏妙妙抱着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圆圆,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却没什么胃口。
她扭头,看到墨渊正端着酒杯,与敦煌的官员们应酬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苏妙妙知道,他也不喜欢这种场合。
【打了一场这么漂亮的胜仗,结果庆功宴吃得跟开追悼会似的,也太没劲了。不行,得搞点气氛。精神小妹的字典里,没有‘冷场’这两个字。】
她将圆圆交给乳母,站了起来。
“各位大人,各位将军。”
“今天这场宴席,大家吃得都有些拘谨。也是,打了这么久的仗,大家都累了。”苏妙妙笑了笑,那双明亮的眼睛扫过全场,“将士们在外面浴血奋生,我们在这里锦衣玉食,我这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所以,我跟王爷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在城里的校场上,办一场真正的庆功宴!”
“不分官职,不分兵种,所有参加了阴山之战的血狼军将士、喀什哈部落的勇士,还有咱们敦煌城里守城的兄弟们,人人有份!”
“我请大家,免费吃火锅!”
“轰”的一声,整个宴会厅,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炸雷。
所有人都惊呆了。
蒙阔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激动地站起身:“王妃!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苏妙妙双手叉腰,下巴一扬,“不但将士们有份,今天在城门口迎接我们的父老乡亲,明天也可以凭户籍,每家派个代表,来领一份热腾腾的火锅汤底和新鲜羊肉!”
“这叫‘军民同乐’!打仗,靠的是将士。守城,靠的是百姓。胜利的果实,自然要大家一起分享!”
【开玩笑,这可是最好的公关机会!一场免费火锅,既能收买军心,又能收获民意,还能顺便给我的火锅品牌打个广告。一箭三雕,简直赚翻了!】
她的这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敦煌守将激动得满脸通红:“王妃仁德!下官……下官这就去安排!城中所有肉铺、菜铺,都由官府出面,全力供应!”
“钱,从我王府的账上走。”墨渊适时地开口。
他看着那个站在灯火下,神采飞扬的小女人,眼神里满是宠溺。
他就知道,只要有她在,任何沉闷的场合,都能被她搅得热气腾腾。
***
第二日,敦煌城,万人空巷。
城西的大校场上,支起了一百多口巨大的铜锅。
这是苏妙妙连夜让人从城中各家酒楼和富户家中“征用”来的,甚至还包括了几家澡堂子的大水锅。
士兵们用最快的速度,在校场上搭起了长长的桌案,虽然简陋,但却干净整洁。
城中的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自家的桌椅板凳都搬了出来。
屠夫们免费提供了最新鲜的牛羊,妇人们则帮忙清洗着堆积如山的蔬菜。
喀什哈部落的巴图,带着他的族人,兴奋地围着一口锅,研究着庖丁先生亲自炒制的、那一大锅香气霸道的红油底料。
根据苏妙妙的吩咐,胡三特别熬制了一大锅滋补养身的清汤锅底,专门供给那些伤员和老人孩子。
整个敦煌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的火锅厨房。
空气中,不再是往日的萧瑟,而是弥漫着浓郁的牛油、辣椒和各种香料混合的霸道香气。
星儿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棉布裙,笨拙地帮着乳母照顾着团子和圆圆。
她的脸上,带着怯生生的、却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这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家”的温暖。
临近中午时分,庆功宴正式开始。
没有繁琐的礼节,没有冗长的致辞。
蒙阔作为全军主将,只是举起酒碗,对着校场上成千上万的将士和百姓,吼了三声:“为了大乾!为了秦王!为了王妃!”
“为了大乾!为了秦王!为了王妃!”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响彻云霄。
然后,所有人便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苏妙妙拉着墨渊,坐在一张最普通的长桌边。
他们的身边,是一群刚刚走下战场的普通士兵。
士兵们一开始还很拘谨,但在苏妙妙亲自给他们涮了一筷子羊肉,并且笑嘻嘻地吐槽墨渊吃相太斯文,不像个将军之后,气氛立刻就活跃了起来。
团子被墨渊抱在怀里,手里抓着一块软烂的年糕,吃得满嘴都是。
当他看到不远处那口翻滚着红油的铜锅时,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瞬间亮了,又开始含混不清地喊:“锅……锅!”
引得周围的士兵们一阵哄堂大笑。
苏妙妙笑着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子,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用丝绸包裹的小盒子,递给了不远处的巴图。
“巴图,这是我答应你们族长的。里面是最好的辣椒种子,还有我亲手写的,关于各种香料的种植和炮制方法。”她认真地说道,“你们回去后,可以先试着在暖和的山谷里种。如果成功了,以后你们喀什哈部落,就不愁过冬的营生了。”
巴图郑重地接过盒子,这个看起来粗犷的北境汉子,眼眶竟有些发红。
他对着苏妙妙,行了一个喀什哈部落最隆重的抚胸礼:“王妃的大恩,我们喀什哈人,永世不忘!”
这不仅仅是一份食谱,这是能改变一个部落命运的希望。
墨渊看着这一切,看着苏妙妙游刃有余地处理着军、民、商、盟友之间的关系,她脸上的笑容,比这漫天阳光,还要耀眼。
他知道,北境的危机,到今天,才算是画上了一个真正圆满的句号。
但京城的阴云,还未散去。
宴席的喧嚣,一直持续到日落西山。
当最后一批百姓心满意足地领着食物离开,当士兵们开始收拾杯盘狼藉的校场时,苏妙妙和墨渊并肩站在敦煌城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连绵的雪山。
“打完仗了,也吃饱喝足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苏妙妙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说道。
“嗯,该回家了。”墨渊握住她的手。
“京城那边,怕是已经翻天了。”苏妙妙的语气虽然轻松,但眼神却变得凝重起来,“呼延灼在京城一定还有同党,柳贵妃,还有想得到‘钥匙’的墨璟……我们这一回去,等于一头扎进了龙潭虎穴。”
“有我在。”墨渊只是简单地说了三个字。
但就是这三个字,让苏妙妙所有的不安和担忧,都瞬间烟消云散。
她转过身,踮起脚,飞快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那是当然!我们可是夫妻混合双打,谁来谁死!”
【管他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前朝秘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敢动我家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你们送去吃牢饭!】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喜欢皇叔,轻点!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皇叔,轻点!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