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7章 制管车间设备安装:精度校准是关键
- 第198章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林烽参加会师仪式
- 第199章 接收友军修械所:设备与人才双补充
- 第200章 晋军技工(红军东征吸收的)冲压机改造”提升弹头产量
- 第201章 自制子弹壳:摆脱“依赖缴获
- 第202章 修复小型炼钢炉 摆脱极度依赖缴获钢轨铁 ,实现钢自由
- 第203章 一期工程竣工:瓦窑堡兵工厂试生产
- 第204章 制定“试生产计划”:逐步提升产能
- 第205章 正式量产启动:明确各车间产能目标
- 第206章 试生产首月验收:产能与质量双达标
- 第207章 军工夜校实操考核:“组装迫击炮”挑战
- 第208章 设备保养制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
- 第209章 应对“春旱”:保障兵工厂用水
- 第210章 新型步枪研发:瞄准“轻量化、高精度”
- 第211章 新型步枪样枪制作:首测达预期
- 第212章 生产流程优化:减少“工序等待”时间
- 第213章 赵小花的“质量追溯”:给零件贴“身份标签”
- 第214章 应对“钢材供应波动”:建立“原料储备库”
- 第215章 夜校三期招生:增设“兵工厂管理”课程
- 第216章 研发组攻关“机枪散热”:水冷改“气冷”
- 第217章 气冷重机枪测试:实战环境验证性能
- 第218章 兵工厂安全演练:应对“火灾与爆炸”
- 第219章 新型步枪量产:命名“81式步枪”
- 第220章 兵工厂扩建规划:启动二期工程
- 第221章 精密零件加工设备引进:提升“机枪零件精度”
- 第222章 气冷重机枪量产准备:组建“机枪生产专线”
- 第223章 夜校学员参与研发:“学徒变助手”
- 第224章 应对“雨季生产”:车间防雨与设备防护
- 第225章 兵工厂首次“产能考核”:各车间达标率100%
- 第226章 晋军技工“技术传承”:带徒培养骨干
- 第227章 气冷重机枪量产:红星-1型问世
- 第228章 改编与扩编:新征程的起点
- 第229章 抗日战前动员:兵工厂“增产保供应
- 第230章 战前产能冲刺:首月增产目标达成
- 第231章 童子军学徒出师:独立完成枪管加工
- 第232章 军工营春节战备:坚守生产岗位
- 第233章 春节突发任务:紧急制作信号弹
- 第234章 制定“1937年军工计划”:规划全年目标
- 第235章 制定师部审批军工计划:加大资源支持
- 第236章 轻型迫击炮研发启动:设计缩小炮身
- 第237章 制作迫击炮试制品:首门样炮成型
- 第238章 轻型迫击炮试射:调整弹道参数
- 第239章 连发步枪研发:红星37式冲锋枪的诞生
- 第240章 红星37式冲锋枪样枪:解决供弹卡顿
- 第241章 军工营技能竞赛:比拼研发成果
- 第242章 接收苏联援助设备:提升生产精度
- 第243章 用新设备量产轻型迫击炮:日产量达2门
- 第244章 红星37式冲锋枪改进:增加防尘盖
- 第245章 量产红星37式冲锋枪:装备突击部队
- 第246章 军工营人才培养:开设“技工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