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的创新,如同永不停歇的溪流,在一处冲出宽阔的河床后,又会敏锐地流向另一处需要灌溉的田地。自行火炮样车的下线,标志着重火力机动化取得了阶段性重大突破,整个基地都沉浸在一种攻克堡垒后的振奋之中。然而,林烽的思绪却并未完全停留在那钢铁巨兽之上,一个源自更广阔战场、关乎“信息生命线”安全的新忧虑,悄然浮上他的心头。
这忧虑,源于一份来自敌工部门(负责情报和反间谍)的通报。通报中提到,日军近期加强了对八路军无线电信号的侦听和测向活动,并且怀疑其可能具备了一定的破译能力。虽然“跳格子”频段切换有效对抗了干扰,但如果通讯内容本身被敌人截获并理解,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象一下,部队调动、作战计划、补给路线这些核心信息若被敌人掌握……
“我们的‘顺风耳’不能让敌人也长了‘顺风耳’!”林烽在通讯技术小组的紧急会议上,开门见山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必须给步话机通讯加上一把‘锁’,确保即使信号被截获,鬼子听到的也是一堆毫无意义的‘鸟语’!”
负责通讯的陈亮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林主任,您说的是加密。这在国际上也是高级技术,需要复杂的密码机和运算……”
“我们不搞那么复杂的,”林烽打断他,眼中闪烁着务实而锐利的光芒,“我们立足现有条件,搞一种简易、有效、便于推广的加密方法!核心思路就是——密码本替代法!”
他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母和数字:“比如,我们事先制定一本只有自己人知道的密码本。规定好,明码的‘A’对应密码的‘K7’,‘进攻’对应‘苹果’,‘103高地’对应‘槐树沟’……通讯时,发送方按照密码本将真实信息替换成代码发送出去;接收方拿着同样的密码本,将代码还原成明文。这样,就算鬼子截获了信号,听到的也是‘苹果槐树沟’,不明就里,如同天书!”
这个思路清晰明了,立刻引起了陈亮和小组成员的兴趣。
“这个办法好!”陈亮兴奋地一拍大腿,“原理简单,实现起来也快!不需要改动步话机硬件,关键是密码本的编制、分发、保管和定期更换!”
“铸锁”行动:密码本的诞生与管理
一场围绕信息安全的“铸锁”行动迅速展开。林烽亲自牵头,与敌工部门、作战参谋人员共同参与,编制第一代简易密码本。为了便于记忆和快速使用,密码本采用了数字代码与谐音\/意象代码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
· 单位代码: 装甲连 - “101”,步兵一团 - “201”,炮兵团 - “301”。
· 行动代码: 进攻 - “爬山”,撤退 - “收网”,固守 - “钉子”。
· 地点代码: 黑石台据点 - “老君炉”,师指挥部 - “梨花镇”,一号补给点 - “桃花源”。
· 时间代码: 拂晓 - “鸡鸣”,正午 - “日头”,午夜 - “子时”。
· 随机混淆码: 还会在通讯开头或结尾加入一些无意义的代码组,如“春雨”、“秋风”,增加破译难度。
密码本采用活页设计,便于定期更新(计划每月更换一次)。印制完成后,由机要部门严格登记,通过秘密渠道分发到各营连级单位,由主管军官和通讯兵共同保管,要求必须人与密码本分离存放,严防遗失。
“开锁”与“上锁”的训练
有了“锁”和“钥匙”,还需要教会战士们如何使用。各部队迅速开展了紧张的加密通讯训练。起初,习惯了直来直去通话的指挥员和通讯兵们对此颇感不适应。
一次模拟演习中,步兵团张营长对着步话机,习惯性地大喊:“一营!给我冲上左侧山头!火力掩护!”
扮演“蓝军”监听的技术人员立刻记录下来。
轮到使用加密通讯时,张营长抓耳挠腮,翻着密码本,憋了半天才对着话筒磕磕巴巴地说:“……那个……‘201’……‘爬山’……‘青龙脊’!完毕!”
下面的战士听着这没头没脑的“爬山去青龙脊”,一脸茫然,直到译电员翻译出来才明白是“一营进攻左侧山头”,顿时哄堂大笑。
林烽视察时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他对张营长说:“老张,别觉得麻烦!这就像咱们以前打游击用的暗号、切口一样,习惯了就好。你想想,要是真让鬼子知道你要攻左侧山头,提前设下埋伏,咱们得牺牲多少好战士?”
张营长一拍脑袋:“是这么个理儿!林主任,您放心,咱们就是头拱地,也得把这新规矩练熟喽!”
训练中,也闹出过一些笑话。有个新通讯兵紧张,把“固守待援”(代码“钉子等铁”)说成了“铁子等钉”,结果接应的部队愣是没搞懂是让他们坚守还是让他们去增援,差点贻误战机。还有一次,密码本临时更新,一个连队没及时收到新本,还用旧本接收命令,把“撤退”(新本“收网”)理解成了旧本的“合围”,反而向前猛冲,造成了虚惊一场。这些教训也让各级更加重视密码本的保密和及时更新。
“锁”的初试锋芒
很快,这套简易加密系统就迎来了实战检验。在一次针对日军运输线的破袭战中,八路军指挥部通过加密步话机,调动了多个部队协同作战。
日军无线电侦听站果然截获到了大量信号,但听到的内容却是:
“‘301’注意,‘梨花镇’指示,‘老君炉’今晚‘子时’‘杀猪’,‘201’负责‘赶猪’,‘101’负责‘堵门’,‘桃花源’准备‘接货’……”
日军情报人员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无法理解这些“杀猪”、“赶猪”、“堵门”是什么意思,只能判断八路军有大规模行动,但具体时间、地点、目标一概不知,无法做出有效应对。
破袭战取得成功,部队安全撤离。战后总结时,前线指挥员特意提到:“这次鬼子的反应明显慢了好几拍,咱们的加密通讯立了大功!以前总觉得这东西麻烦,现在才知道,这是保命的玩意儿!”
消息传回瓦窑堡,陈亮和小组成员们都倍感欣慰。这套看似土气的方法,在实战中发挥了不亚于一件新式武器的巨大作用。
然而,在一次技术总结会上,陈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丝隐忧:“林主任,密码本加密虽然有效,但依赖人工编译,速度还是慢了点,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可能会影响指挥效率。而且,密码本一旦遗失或被俘,整个加密体系就得推倒重来,风险很大。”
他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探索的光芒:“我在想,我们能不能尝试设计一种小型的、机械式的密码轮或者插线板,集成在步话机内部?通过旋转轮盘或者改变插线来实时改变编码规则,这样或许能更快、更安全……”
林烽赞许地点点头:“老陈,你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简易密码本是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更便捷、更可靠的加密方式,确实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方向。这就像给门上了把简单的挂锁,但我们还得研究更复杂的暗锁、密码锁。”
信息的盾牌已然竖起,但盾牌本身,也需要不断加固和升级。
日军的无线电侦听和破译能力不会停滞不前,这场围绕信息控制权的无形较量,必将愈演愈烈。瓦窑堡在通讯保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但陈亮脑海中那关于“机械密码”的构想,则预示着下一场更为精密的“锁匠”竞赛,已然拉开了序幕。这条通往绝对通讯安全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