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刚过,棠梨宫东配殿便已亮起了灯火。
朱婉清在秋月和瑞珠的服侍下起身,沐浴、更衣、梳妆。
今日是首次正式觐见皇后,意义非同小可,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按品级大妆,穿着更为正式的浅绯色绣缠枝莲宫装,发髻梳成规制的样式,簪戴符合才人身份的珠钗、步摇。妆容需得体,既不能过于素淡显得失礼,也不能过于秾丽显得轻浮。
朱婉清摒弃了时下流行的浓艳胭脂,只薄施粉黛,淡扫蛾眉,重点勾勒出眼眸的清亮与唇色的自然红润,力求在庄重中透出几分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清新气韵。
一切准备妥当,天色尚暗。
她扶着瑞珠的手走出东配殿,正遇见同样盛装打扮、从正殿出来的安小媛。
安小媛今日穿着一身秋香色的宫装,气质依旧温婉,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属于正式场合的端凝。
“给小媛请安。”朱婉清屈膝行礼。
安小媛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一瞬,似有赞许,温声道:“时辰不早,这便出发吧。坤宁宫路不近,莫要迟了。”
“是。”朱婉清应下,落后半步,随着安小媛一同出了棠梨宫。
宫道之上,已可见三三两两同样前往坤宁宫请安的妃嫔。
按照位份高低,或乘软轿,或步行。
安小媛位份不算高,自然是步行。
朱婉清作为新晋才人,更是只能跟随在后。
越是接近皇后所居的坤宁宫,遇到的妃嫔越多,衣香鬓影,环佩叮当,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
而,这风景之下,却暗流涌动。
位份高的妃嫔,仪态雍容,目不斜视;位份相当的,彼此间或点头致意,或眼神交汇间带着不易察觉的打量与比较;低位妃嫔则大多低眉顺目,谨小慎微。
朱婉清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自己身上。
这位近日在宫中声名鹊起的新人。
她始终微垂着眼帘,步履沉稳,姿态恭谨,不卑不亢地跟在安小媛身后,将所有探究与审视都隔绝在外。
坤宁宫位于内廷深处,殿宇宏伟大气,象征着中宫皇后的尊崇地位。
宫门前广场开阔,汉白玉石阶层层而上,两侧侍立着面无表情的太监与宫女,气氛庄严肃穆。
安小媛与朱婉清抵达时,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妃嫔,依照位份高低,井然有序地排列等候。
无人高声喧哗,只闻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极低的耳语。
朱婉清的位置在较为靠后的地方,她悄悄抬眼,快速扫过前方。
站在最前列的,自然是位份最高的几位。
其中一位身着绛紫色宫装,凤钗华贵,气质雍容华贵,眉目间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想必就是那位“静观其变”的贵妃。
另一位穿着嫣红色宫装,容貌娇艳明媚,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恣意,应是宠冠后宫的宜妃,朱婉清能感觉到她目光扫过自己时,那片刻的停留与其中蕴含的冷意。安阳公主果然也伴在宜妃身侧,见到朱婉清,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
皇后身边的女官肃立殿门前,目光如炬,监督着众人的仪态。
辰时正,坤宁宫正殿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
“皇后娘娘凤驾升座。”内侍悠长尖细的唱喏声响起。
殿外所有妃嫔,无论位份高低,瞬间整理仪容,敛声屏息,在引礼太监的指引下,按序鱼贯而入。
殿内空间极其开阔,金砖墁地,蟠龙金柱,穹顶高悬。
空气中弥漫着庄重的檀香。至高无上的凤座之上,皇后娘娘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明黄色凤袍,面容端庄肃穆,虽不算绝色,但通身的威仪与气度,令人不敢直视。
“臣妾(嫔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近百名妃嫔齐刷刷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动作整齐划一,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在殿内回荡。
朱婉清随着众人恭敬叩拜,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不敢有丝毫差错。
她能感觉到皇后那平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众人,仿佛在检阅她的臣属。
“平身。”皇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娘娘。”
众人起身,依照位份高低,垂首肃立。
接下来,便是按品级上前,再次单独向皇后行礼问安。
从贵妃、宜妃等高位妃嫔开始,一一上前,说着吉祥话,皇后或简短回应,或点头示意。
整个过程缓慢而庄严,充满了仪式感。
朱婉清站在后排,默默观察着。
皇后对贵妃态度客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对宜妃则显得更为温和亲近些,偶尔还会与宜妃身旁的安阳公主说上一两句话。
对其他妃嫔,则多是程式化的应对。
她心中快速分析:皇后与贵妃似乎并非同一阵营,而与宜妃关系更为密切?这与那神秘纸条的信息隐隐吻合。
当轮到新晋宫嫔上前行礼时,殿内的气氛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这几位新人身上,尤其是风头最盛的朱婉清。
朱婉清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在指定的位置跪下,行大礼,声音清晰沉稳:“嫔妾才人朱氏,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凤体安康,千岁金安。”
她能感觉到凤座上投来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比之前几位新人都要长一些。
“抬起头来。”皇后的声音传来。
朱婉清依言微微抬头,目光依旧恭敬地垂落,不敢直视。
“嗯,是个齐整孩子。”皇后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既入了宫,便是皇家的人。需得谨记宫规,恪守妇德,和睦姐妹,尽心侍上,莫要辜负了陛下的恩典与本宫的期望。”
“嫔妾谨记娘娘教诲,定当恪守本分,不敢有违。”朱婉清再次叩首。
“起来吧。”
“谢娘娘。”
她起身,恭敬地退回原位。
整个过程,她没有去看宜妃和安阳公主的表情,但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两道如同芒刺在背的目光。
接下来其他新晋宫嫔行礼时,皇后的反应便平淡了许多。
所有妃嫔见礼完毕,皇后又训诫了几句关于后宫和睦、勤俭持家之类的话,便宣布散退。
妃嫔们再次行礼,依序退出坤宁宫正殿。
走出坤宁宫那压抑的大殿,重新呼吸到外面的空气,不少低位妃嫔都暗自松了口气。
回棠梨宫的路上,安小媛依旧沉默前行,朱婉清跟在她身后,心中却如潮水般翻涌。
今日虽只是走个过场,但她已然窥见了这后宫顶层格局的冰山一角。
皇后看似端坐中宫,母仪天下,实则需平衡各方势力,对得宠的宜妃颇为倚重亲近,对势大的贵妃则心存忌惮。
贵妃深沉难测,宜妃锋芒毕露且与自己已有旧怨。
安阳公主更是明目张胆的敌意。
而自己,作为一个新晋的、尚无根基的才人,在这些人眼中,恐怕不过是一颗突然闯入棋局、尚不知用途的棋子,或是一个需要警惕的潜在对手。
喜欢重生之婉清传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婉清传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