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位衣着体面、气度不凡的中年管家亲自出来迎接,将父女二人引入府内。
穿过层层院门,绕过影壁,但见庭院开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虽已入冬,松柏苍翠,湖石嶙峋,自有一番百年书香世家沉淀下的雍容气度,与暴发户的奢华截然不同。
来到正厅,早有丫鬟打起帘子。
厅内暖香融融,陈设典雅,上首坐着两位主人。
一位是头发银白、面容慈祥中带着威严的老夫人,正是朱婉清的外祖母林老夫人。另一位则是身着常服、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男子,便是她的舅舅,如今的户部尚书林如海。
朱父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小婿拜见岳母大人,拜见内兄。”姿态放得极低。
朱婉清紧随父亲,依着闺阁女子的礼数,盈盈下拜,声音清越婉转:“外孙女婉清,拜见外祖母,拜见舅舅。”她姿态优雅,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滞涩,行礼问安后,便垂首恭立,目光落在自己裙摆前尺余之地,既显恭敬,又不失大方。
林老夫人目光落在朱婉清身上,带着久别重逢的激动,更带着深沉的审视。她招了招手:“好孩子,快上前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朱婉清依言上前几步,在老夫人榻前适当距离站定,微微抬起脸,任由老夫人端详。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不失身份的浅碧色绣兰草纹襦裙,发饰简洁,只簪了一支素银嵌珍珠的簪子,通身气度清华,容貌虽尚有几分少女的青涩,但那眉宇间的沉静与眼眸中的澄澈坚定,却远超同龄人。
“像。。。真像你母亲年轻的时候。。。”林老夫人眼中泛起泪光,拉着朱婉清的手,轻轻拍着,语气带着哽咽与怀念。这话语中的真情,让朱婉清心中亦是一酸。
寒暄片刻,林老夫人问及朱婉清在安南城的生活,问得细致,却并不令人反感。
朱婉清一一作答,言语清晰,态度恭谨,提及柳姨娘之事时,只是淡淡道“幸得父亲祖母明察,家中现已安宁”,并未诉苦或抱怨,将功劳归于长辈;提及自己管家之事,也只说“学着打理,尚有许多不足”,谦逊得体。
期间,林如海一直沉默地品着茶,目光却不时落在朱婉清身上,带着官员特有的审慎与衡量。
话题渐渐引向了京城。林老夫人似是不经意地问起对京城的印象,以及对近来一些时事的看法。这已超出了寻常闺阁女子的话题范畴。
朱婉清心知这是考校,略一沉吟,便柔声道:“京城气象万千,非边城可比。外孙女见识浅薄,只觉得规矩更大,能人更多,处处皆需学习。至于时事。。。外孙女在闺中,不敢妄议朝政。只是听闻去岁北方雪灾,今岁朝廷减免赋税、兴修水利以安民生,觉得此乃仁政,心下感佩。”她避开了敏感的政治站队,只从最普世的“仁政”角度回应,既显格局,又不落人口实。
林如海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了朱婉清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
这外甥女,不仅规矩好,竟还有些见识,懂得分寸。
林老夫人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又道:“听闻你于管家理事上颇有些心得,连你舅舅都赞了几句。”她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这才放下茶盏,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不错。安南那边送来的年礼账目,清晰明了,条陈分明,较之往年,大有进益。听说,是你整顿的?”他目光如炬,看向朱婉清。
朱婉清心中微动,明白这是舅舅在确认她的能力。
她依旧垂着眼,恭敬回道:“回舅舅的话,是婉清在祖母和嬷嬷的指导下,试着梳理了一番。不过是立了一些规矩,让下面的人按章办事,减少些损耗漏洞,当不得舅舅如此夸赞。”
“立规矩,按章办事。。。”林如海重复了一遍,点了点头,“说来简单,能做到却不易。你能想到并做到这一点,已胜过许多人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真正的肯定。“如今入京,有何打算?”
终于问到了关键。
朱婉清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诚地看着林如海和林老夫人:“外孙女年幼,见识浅薄,入京首要之事,自是听从父亲安排,安心学习规矩礼仪,谨言慎行,不给家族招惹是非。若有幸。。。得遇机缘,亦当时刻谨记身为朱家女、林家外孙女的职责,克己守礼,不堕门风。”
她没有直接提选秀,但“得遇机缘”四字,彼此心照不宣。她强调的是“职责”和“门风”,表明自己并非攀附富贵之人,而是心中有家族、知进退的懂事晚辈。
这番表态,显然打动了林老夫人和林如海。
林老夫人拉着她的手,对林如海道:“你看这孩子,多懂事。比她娘当年,还要沉稳些。”
林如海脸上也露出了今日第一丝真切的笑意,虽然很淡:“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既入了京,这里便是你的家。日后若有难处,或是不懂之处,可常来府中向你外祖母请教,或是让你舅母带你熟悉京中人情往来。需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这句话,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意味着林家正式重新接纳了她这个外孙女儿,并愿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她在京城的倚仗和指引。
“婉清谢外祖母、舅舅的疼爱!”朱婉清再次深深一拜,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稍稍落地了。她成功地迈出了在京城立足至关重要的一步。获得了母亲家族的支持。
这位居于户部尚书的舅舅的初步认可与支持,让她在京城如虎添翼。
离开林府时,林老夫人又赏了不少衣料首饰,林如海也吩咐管家,日后朱小姐过来,务必妥善接待。马车驶离林府,朱父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显然对今日的结果极为满意。
朱婉清靠在车壁上,轻轻吐出一口气。
喜欢重生之婉清传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婉清传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