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呤咣啷。”
陈楠放下扳手,用袖角胡乱擦了擦脑门上的细汗。
看着满地杂乱的设计图纸、各种颜色的导线以及形状各异的源石传导单元,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经过可露希尔那一通天马行空的指点,加上她自己费劲啃下的那些晦涩理论,陈楠脑海中的想法逐渐清晰,并开始成形。
外加罗德岛内部终端网络上,由精英干员pith女士亲自录制发布的——
【从入门到入坟!源石技艺基础理论与应用精讲篇】
系列教学视频,也让她这个对源石几乎一窍不通的“外乡人”受益良多。
至少搞明白了最基本的能量引导和回路概念。
(与此同时,远在舰船另一端的某位精干女士,看着自己后台持续了数小时的1位在线观众,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究竟是哪个神人会对这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内容如此执着?
?? ??? ?? ? ?? ??? ?? ? ?? ??? ?
? ? ??不过,光有想法可行不通。
陈楠深知这点,于是在她的软磨硬泡下,从可露希尔那里借来了一间堆放杂物的临时仓库。
专门用来研究她的“作弊”大业。
此刻满地杂物中央、一个临时搭建的工作台上,静静躺着个仅有一掌大小、金属泛光的环状物件。
这就是她耗费了数个时辰,才勉强捣鼓出来的全新半成品。
“想单独搞出大功率的源石输出设备,或者追求极致的轻便型源石辅助装置,以罗德岛的技术来说,都算不上困难。”
陈楠自言自语地分析着,眉头紧锁。
“但要把这二者的小体积、高输出的优势结合,塞进这么个小玩意儿里......”
“那可真是有点费劲了......”
她拄着下巴,随便找了块硬纸箱板就席地而坐。盯着那半成品手环继续皱眉冥想,试图找出优化能量回路效率的方法。
“让我想想......”
“或许,可以尝试在主要回路之外,额外多加一道微型的能量转换接口?”
“把每次激发后不可避免的过载部分暂时存储起来,然后在下一个循环周期内将其缓慢释放,或用于稳定核心输出?”
一道略微有些发闷的声音,忽然在她耳边平静地响起。
语调平稳,却丝毫不掩饰其中的专业与好奇之意。
“有道理诶,谢谢你!”
陈楠眼前一亮,右手握拳往左手掌心轻轻一敲,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
随即,就当她低头准备拿起工具,在手环上尝试实践这个突如其来的灵感时,表情却突然凝固。
她猛地意识到——
这仓库不应该就她一个人吗?
她僵硬地转动脖颈,下一秒,便在一块淡黄色玻璃面罩倒影中,看到了自己那张写满惊恐的脸。
“哇呀呀呀呀呀!!”
刺耳的尖叫声瞬间冲破喉咙,回荡在堆满杂物的狭窄仓库里。
空地旁,mechanist半蹲下身,没有太在意陈楠恐慌的反应,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块圆环装置上。
待陈楠的尖叫声渐歇,缓缓从这突如其来的惊吓中回神,mechanist这才从蹲姿利落地起身。
伴随着他的动作,外套的数十个口袋里,传出了一阵细金属工具相互碰撞的清脆声响。
“想法不错,基础结构的数值和材料选择也设置得很到位,能看出考虑了轻量化和基础强度。”
mechanist看向她,语气依旧是那种经过设备处理的平稳调子。
紧接着,他的话锋随即一转,指向了关键问题:
“只不过,设备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过载风险没有完全解决。”
“想真正将其投入稳定、可靠的实战使用,恐怕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的迭代优化。”
“额额,这样吗......”
陈楠下意识挠了挠头,心里也明白对方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她有些讪讪地笑道:
“感谢前辈指导!不过说实话,这个......目前只是我为了应付考核,临时捣鼓出来应应急的小玩意儿啦。”
“至少暂时完全没有批量生产或者推广的打算。”
“应付考核?”
mechanist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结合这台装置的实际用途,试探着猜测道:
“源石技艺适应性?”
“还没轮到那项呢......”
“那就是战斗技巧了。”他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基于排除法,自认为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可能性了。
毕竟,一个需要精确控制源石能量的设备,最大的用武之地就在于此。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
陈楠干笑了两声,面对这位看起来就很专业的工程部大佬,倒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于是大大方方地将自己面临的困境和打算“另辟蹊径”的想法,向对方坦白。
“原来是这样......”
mechanist若有所悟地呢喃一声,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虽说可露希尔的理论指导固然重要,但就陈楠本身所展现出的动手能力、将想法快速转为实物的执行力,
以及敢于尝试非传统解决方案的勇气而言,也绝不容小觑。
他重新审视着那个半成品手环。
眼下这件装置虽然还处于雏形阶段,但设计思路清晰,结构也有巧思。
倘若日后能加以改进迭代,弥补上安全和稳定性短板,或许真的能够在特定战术环境下大放异彩。
“那名字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mechanist突然问道。
“名字?”陈楠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那个粗糙的金属环。
“这玩意......也需要专门取名吗?”
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个临时工具而已。
“当然,”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工程师独有的认真,甚至近乎固执:
“为自己的造物命名,可是每一位工程师在冰冷的逻辑数据之外,必备的浪漫精神。”
mechanist停顿了一下,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不愉快的经历。
那经过处理的语调里,竟也明显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不悦:
“反之,如果连创作者自己都不屑于为自己的心血之作赋予一个独特的标识......”
“那么最初的创新精神,迟早纯粹的商业利益所磨灭。”
“这是我的个人见解。”
“......受教了,感谢前辈指点。”陈楠收起随意的态度,换上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同时心里暗暗惊讶。
这位mechanist前辈给她的感觉,和她印象里那些只埋头捣鼓零件、不善言辞的现世工科生完全不同。
有种......文理结合的“诗人”特质。
“让我想想。”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伸手从工作台上小心翼翼地拾起那枚尚显粗糙的圆环装置。
指尖触碰到微凉的金属表面,她找到接口,“啪嗒”一声,将其稳妥地扣在了自己的左手腕上。
一丝冰凉的触感立刻贴紧她的皮肤。
紧接着,手环内侧接触皮肤的地方,以及环身上细微的导光条,幽幽地亮起稳定的湛蓝色光芒。
光芒在略显阴暗杂乱的仓库环境中,清晰地拉长了两人映在墙壁上的影子。
带来一种奇异的科技感。
陈楠抬起手腕,乌黑的瞳孔很快便被这道极具科技感的蓝光浸染。
“既然是为了应对考核,取个吉利点的名字......就叫它‘小天才’吧。”
她最终做出了决定,语气带着点自嘲,又带着点期盼。
......
傍晚,烟霞将尽。
残阳如血,与遥远的地平线齐平。
耀金色的余晖如同温暖的潮水,斜映在移动舰船高耸的舰体侧面。
舰桥甲板仿佛镀上了一层过曝般的暗金色调。
指挥中枢内,灯光已经依次亮起。
阿米娅抱着一沓不算太厚的文件,动作轻柔地将其放在了博士的办公桌角,随即自然地后退了半步,双手交叠放在身前。
“博士,这是本日各制造站的产出总览报告,还有外务部门与中小型企业最新达成的几份外贸商单,请您过目。”
“啊,麻烦你了,阿米娅。”
林书烟从一堆作战报告里抬起头,向乖巧的小兔子点了点头示意。
她伸手从桌上那叠文件里精准地抽出商单汇总,习惯性地用手沾了点唾沫,熟练翻阅起来。
一般来说,罗德岛的对外贸易往来,首先会有专业的商务干员经过层层调研与协商,拟定初步条款。
之后还会经过凯尔希那双锐利眼睛的斟酌与复验,等到最终呈递到她这里时,基本都已经挑不出什么毛病的状态了。
所谓的过目,其实就真的只是象征性“过目”,走一下流程而已。
当然,对于这种能让她名正言顺偷懒……不,是充分信任下属专业能力的流程,林书烟本人也是乐得清闲。
“常规医疗资源输出......稀有金属交易......对外装备保养维护合同......”
林书烟快速扫过每一张订单的标题和关键数据,嘴里小声念叨着,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然而,就在她准备将这叠商单合上,签下表示“已阅”的电子签名时——
一张格式和内容都明显与其他订单不同的文件,突然跳入了她的眼帘。
“嗯?什么叫‘高材生租赁’?”
林书烟把这张订单从脸前拿开了一点,满脸都是问号,扭头看向阿米娅:
“这什么玩意儿?我们罗德岛什么时候拓展这种业务了?”
就日常而言,罗德岛倒是也有对外提供的武装运输护卫、特定区域安保雇佣、源石病相关医疗援助之类的服务。
但手上这份协议,无论从名称还是内容简述来看,都明显画风不对啊?
“呃哈哈.....这个嘛......”阿米娅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耳朵微微耷拉下来。
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用最合适的语言,向博士解释这件事。
“博士,您......看看这份协议的委托方吧,您应该......大概就能明白了。”
“委托方?”林书烟依言将目光投向订单下方的签署单位栏,嘴里念出了那个让她眼皮一跳的名字:
“什么......军事委员会?
她攥着订单的那只手下意识地狠狠一抽,瞬间就理解了这件事那隐藏在正经名目下、不那么正经的全貌。
一股熟悉的头疼感觉涌上心头。
“所以,通俗来讲,”林书烟放下订单,看向阿米娅,语气带着确认。
“就是维什戴尔要和罗德岛借人?”
“从协议内容上来看......是的。”阿米娅小声回答,尽量委婉地解释道:
“协议里提到,卡兹戴尔目前正处于平稳发展与基础重建的关键阶段。”
“在某些特定高精尖的工程技术领域,偶尔也会出现阶段性的人才短缺情况。”
她顿了顿,总结道:
“所以,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短期的、专业对口的干员,进行技术交流与支援。”
“萨卡兹疆土志愿者计划啊......?”林书烟无奈地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
她转手将这份特殊的“商单”单独抽出来,塞进了办公桌右手边的抽屉里。
“好吧,我还得再......斟酌斟酌。”
她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显而易见的拖延意味。
毕竟,涉及到那位“盟友”的请求,总是需要格外“谨慎”对待的。
喜欢明日方舟:泰拉电工手搓动力装甲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明日方舟:泰拉电工手搓动力装甲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