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定忠倒台的余波未平,清江镇政府却已无法沉溺于过去的震荡。
五条人命的沉重代价,如同一柄高悬的利剑,催生着必须有所作为的紧迫感。
市督查组反馈的那份问题清单,更像是一纸措辞严厉的“病危通知书”,摆在党委书记宋静宜和副镇长何尘面前。
党委书记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宋静宜将督查组的反馈文件推到何尘面前,指尖点着上面几条被红笔重重划出的问题:
“督查组反馈的问题,条条致命。
除了产业扶贫空洞、资金监管混乱这些老大难,现在三个具体问题火烧眉毛:
一是各村像周世才家这样的危房还有不少,‘住房安全有保障’成了空话;
二是黑山村山上几十户村民至今没通自来水,还在挑水吃;
三是扶贫手册填写混乱,基础资料一塌糊涂,根本经不起查。”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何尘,语气沉重而决绝:
“事故善后有县专班,我们现在必须立刻转头,集中全部火力,优先解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痛点!
扶贫整改这项最艰巨的任务,由你亲自牵头来抓。
不仅要摸清家底谋划产业,更要立刻针对这些问题,拿出铁腕手段,见到整改实效!”
何尘没有丝毫推诿,他深知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明白,书记。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硬仗,我来打头阵。”
“光有态度不够,我要的是结果!”宋静宜斩钉截铁。
“我给你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后,这些具体问题必须有决定性进展,同时我还要看到一份能真正落地的产业发展规划!
这关系到督查组的‘回头看’,更关系到老百姓对党委政府还有没有信心!”
立下军令状,何尘雷厉风行,立刻组建了由扶贫办、村镇建设办、水利站、党政办精干人员组成的扶贫整改攻坚专班。
第一把火,烧向危房改造。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带队下乡。
“名单从村里报上来不算数,我们要自己看,一户一户看!”
他带着专班成员,拿着初步的危房名单,逐村逐户实地核查。
果然发现不少问题:有的真正危险的房子因为没人脉没被上报,而名单上有些只是轻微破损。
要精准识别, 他立即要求:
“推倒重来!各村成立由驻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组成的评议组,现场评议,现场公示,谁危困,谁优先,阳光操作!”
资金是大难题,县里补助资金有限且拨付缓慢。
何尘没有等靠要,一方面紧急向宋静宜汇报,由镇党委出面,强硬协调镇财政优先垫付一部分启动资金;
另一方面,他亲自跑县住建局,摆事实、讲困难,特别是搬出督查组的整改压力,据理力争,硬是额外争取到了一批应急补助指标。
快速启动, 资金一到位,立刻联系有资质的施工队,签订军令状,要求保质保量限期完工。
他每周调度进度,亲自抽查工程质量。
短短两周,包括周世才家在内的第一批十几户最危险的房屋,修缮加固或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
第二把火,瞄准饮水难题。
黑山村山高路远,通自来水成本极高,一直是老大难。
何尘带着水利站技术员,亲自爬上海拔近千米的黑山村山顶水源地勘察。
发现原有规划方案存在缺陷,泵站选址和管线铺设不合理。
他当场召集技术员和村干部开会,优化方案,决定采用分级提灌的方式,减少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山泉资源,建设蓄水池净化后供应。
他再次展现“跑腿镇长”的本色,跑县水利局、跑县扶贫办,一遍遍汇报,拿着现场拍的村民挑水的照片和优化后的方案,软磨硬泡,终于又争取到一笔专项扶贫饮水工程资金。
同时,他召开村民大会,讲明政策:“国家投大头,我们自己也得出工出力,挖沟埋管,为自己的事出力!”村民看到镇里动了真格,积极性高涨,投工投劳,工程进度大大加快。预计一个月内,主管道就能通到村口。
第三把火,整顿扶贫资料。
面对杂乱无章、错漏百出的扶贫档案,何尘知道这是细致活,也是面子工程,更是工作态度的体现。
他从镇中学借调了十几名细心认真的青年教师,与扶贫办、各村文书一起,组成“资料整理突击队”。
他亲自培训,制定统一的数据清洗和填写标准:
“每一户的收入核算必须有佐证,帮扶措施必须具体到时间地点,帮扶记录必须由户主签字确认!不准大概、可能、差不多!”
实行“谁录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
那段时间,镇政府会议室晚上总是灯火通明,键盘声、翻纸声、讨论声不绝于耳。
何尘每晚必到,抽查进度,解决疑难问题。
与此同时,产业调研同步推进。
在狠抓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何尘丝毫没有放松对产业发展的谋划。
他利用跑项目、下村的间隙,带着杨丽等人,继续深入田间地头,与老农交谈,与村干部座谈,笔记本上记满了各村的土壤特性、气候特点、种植传统和潜在资源。
白天狠抓整改落实,晚上熬夜分析调研数据。
何尘就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额角的伤口刚愈合,人又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愈发锐利和坚定。
半个月后,一份厚厚的《清江镇扶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报告及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摆在了宋静宜的案头。
报告前半部分,详细列出了三大问题的整改方案、当前进度、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数据翔实,措施具体,堪称一份优秀的整改范本。
报告后半部分,则基于扎实的调研,提出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规划,思路清晰,路径明确。
宋静宜花了一整晚仔细审阅,越看,目光越是亮。
这份报告不仅展现了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极强的执行力和务实作风。
当她看到何尘在报告最后再次立下“一个月内引入龙头企业”的军令状时,她拿起笔,郑重批下一行字:
“整改措施有力,产业规划务实。展现了极强的责任担当和攻坚能力。同意全面实施!——宋静宜”
她知道,何尘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步步赢得干部的信服和群众的信任,也为他自己,铺就了一条坚实的晋升之基。
清江镇的重生之路,正伴随着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扎实地向前推进。
喜欢我本想躺平,却成官场红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本想躺平,却成官场红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