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学堂的奠基石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镌刻其上的箴言知识改变命运,善良定义人生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娓娓道来黎曼卿六十载人生沉淀的全部智慧结晶。这座承载着教育梦想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搅拌机的轰鸣声与钢筋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成奋进的乐章。就在这样繁忙的建设时刻,某个被晚霞染成琥珀色的黄昏时分,顾泽楷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向黎曼卿发出了一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邀约。
曼卿,陪我去趟云岭山顶吧,
顾泽楷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巅,
听说那里新建的爱晚亭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去处,站在亭中能将整个云岭村的美景尽收眼底。
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这个简单的邀约背后,藏着比日落更动人的心意。
黎曼卿闻言会心一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如同绽放的菊花。她轻轻点头应允,这个简单的动作里包含着太多的默契与理解。两人沿着新修葺的盘山小径缓缓而上,这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蜿蜒曲折,两旁新栽的枫树正值最佳观赏期,叶片呈现出最热烈的红,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对历经岁月沉淀的恋人点燃的祝福之火。微风拂过,枫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的相伴低声吟唱。
当他们气喘吁吁却又心满意足地抵达云岭之巅时,那座名为爱晚亭的八角凉亭已静静伫立在眼前。亭子采用传统榫卯结构,飞檐翘角上悬挂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亭柱上镌刻的对联笔力遒劲,诉说着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古典意境。站在亭中凭栏远眺,整个云岭村的全貌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合作社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冒着袅袅白烟,象征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正在建设中的涅盘学堂主体建筑已初具规模,工人们正在脚手架上忙碌,为这座教育殿堂添砖加瓦;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展现出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而远处那片金灿灿的稻田,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迷人的光泽,宛如大地铺就的金色绒毯。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看日落吗?
顾泽楷轻声问道,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黎曼卿的侧脸上,那里的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信封,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怎么会不记得呢,
黎曼卿转过头来,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微笑,眼眸中倒映着天边绚烂的晚霞:
那时合作社才刚刚起步,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技术难题,你特意带我来这里看日落。你当时说过,再困难的处境也会像这落日一样,看似沉入地平线,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终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新生。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金子,均匀地洒在两位老人的银发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顾泽楷深吸一口气,从西装内袋里郑重其事地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主人反复摩挲的痕迹。他双手捧着信封,像递交一份珍贵的誓言般递到黎曼卿面前。
这是什么?
黎曼卿接过信封,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暖。
我向农业大学提交的延迟退休申请已经获批了。
顾泽楷的眼中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那光芒比夕阳还要温暖:
我申请再延长五年的教学时光,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涅盘学堂的建设上,投入到...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中。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字字铿锵。
黎曼卿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泛黄的纸张,看着上面顾泽楷工整如印刷体的字迹,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她太了解这个决定的分量——对于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桃李满天下的资深教授而言,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选择继续扎根乡村教育,这意味着怎样的取舍与担当。
你不必这样的,
她轻声劝阻,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那些熟悉的字迹:
你已经为云岭村付出了太多太多。从最初的技术指导,到后来的资金支持,再到现在的亲自参与学堂建设,你的贡献有目共睹。
顾泽楷轻轻摇头,灰白的眉毛下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盛满了真诚:
遇见你之前,我的生命里确实只有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大学的讲堂。是你让我明白,知识不应该只存在于象牙塔中,它可以如此生动地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爱情也不必限于青春年少,它可以在人生的金秋时节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轻轻包裹住黎曼卿略显冰凉的手指。
他凝视着远方渐渐西沉的太阳,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曼卿,这三年来的每一天,我都如同见证一个伟大的奇迹——不仅是你在人生低谷后实现的涅盘重生,更是一个村庄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蜕变,一种教育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一份关于坚持与希望的信念的生动诠释。而我有幸,能够成为这个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为他的白发镀上金边,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剪影。
黎曼卿的泪水终于抑制不住地滑落,但她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她望着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脑海中浮现出这三年来他默默的陪伴与支持——在她因资金问题彻夜难眠时给予的坚定鼓励,在她面对质疑踟蹰不前时提供的智慧指引,在她取得每一点进步时发自内心的真诚喝彩。
遇见你,我才真正领悟了二字的全部深意。
顾泽楷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如同春风拂过湖面:
它不仅意味着从废墟中重生,更代表着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对美好的信仰,依然敢于追求幸福的勇气。曼卿,你愿意让我陪伴你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晨曦与黄昏吗?
他单膝跪地的动作并不矫健,却充满了虔诚与郑重。
就在这时,顾泽楷又从另一个口袋里取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木盒。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时,黎曼卿不禁屏住了呼吸——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用金丝竹编织的戒指,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竹丝的纹理间似乎流淌着岁月的诗意。
这是......
她难以置信地接过戒指,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精巧编织的纹路,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心血与时光。
我特意请村里的老匠人赵师傅教的,
顾泽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浮现出罕见的腼腆神情,
学了整整三个月,失败了无数次,编坏的材料都能绕村子一圈了,才做出这枚勉强看得过去的戒指。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自豪与羞涩交织的复杂情感。
他轻轻取出那枚独一无二的戒指,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易碎的梦境,然后单膝跪在亭中那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板上:
曼卿,我知道我们都不再年轻,也都经历过各自人生的风雨与坎坷。但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们才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枚戒指,就像我们的感情一样,历经生活的打磨,却愈发显现出它内在的坚韧与美丽。
他的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情。
黎曼卿的泪水终于决堤般滑落。她凝视着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这三年来他风雨无阻的陪伴,那些在她最艰难时刻给予的温暖拥抱,在她迷茫困惑时提供的睿智建议,在她取得成就时比她还激动的欢呼雀跃。所有这些点点滴滴,此刻都汇聚成一股暖流,涌遍她的全身。
遇见你,我才真正理解了二字的全部含义。
顾泽楷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它不仅意味着毁灭后的重生,更代表着历经沧桑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勇气。曼卿,你愿意让我陪你走完余生的每一段路程吗?
他捧着戒指的手微微颤抖,却始终保持着最庄重的姿态。
黎曼卿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声音哽咽却坚定:
泽楷,这三年,是你让我相信,即使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也依然值得拥有最璀璨的星光。
她的眼中倒映着夕阳最后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他们重获新生的爱情,温暖而明亮。
当那枚独特的金丝竹戒指轻轻套上她的无名指时,恰巧夕阳完全沉入远山之后,天际线突然燃起绚烂的晚霞,将整个爱晚亭笼罩在一片梦幻般的金色光芒中,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对恋人祝福。
两人在亭中相依而坐,肩并肩欣赏着暮色渐浓的壮丽景色。远处,云岭村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人间的星辰,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温暖的家,一份平凡的幸福。
我想带你去个地方,
黎曼卿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怀念与向往:
我19岁时曾经支教过的那个西部山村。那里的一草一木,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
她的目光穿过渐暗的天色,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青春岁月。
顾泽楷有些惊讶地转头看向她:
你从未提起过这段经历。那一定是个特别的地方。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黎曼卿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光的迷雾:
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我在那里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了一年书。那些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都让我心潮澎湃。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新戒指,那是爱情的见证,也是承诺的象征。
她轻声讲述起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声音温柔得如同在诉说一个珍贵的秘密:
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我们就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上课。冬天的寒风会从墙缝里钻进来,孩子们的小手常常冻得通红。但我记得有个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家住在十几里外的山村里,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翻山越岭来上学。她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有一天她问我,老师,知识是不是就像山那边的世界一样广阔?我一定要去看看。
黎曼卿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回忆与感动的结晶。
后来呢?
顾泽楷轻声追问,他的手轻轻覆在黎曼卿的手背上,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理解。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到省城开始了我的打拼事业,但是我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资助她读书,直到她考上大学。现在她已经是那个县的县委书记了,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黎曼卿的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上次她来省城开会时来看望我,说村里终于通了公路,还新建了宽敞明亮的校舍。我想回去看看,带着你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重逢的期待。
这个提议让顾泽楷深受感动。他明白,黎曼卿这是在向他敞开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分享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片段,展示那些塑造了她人格与价值观的关键经历。
好,我们一起去。
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坚定的承诺:
这不仅是一次怀旧之旅,更是对你人生轨迹的深度探寻,对我们共同价值观的再次确认。
下山时,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为山间小径披上了一层银纱。顾泽楷细心地为黎曼卿照亮前方的道路,不时提醒她注意脚下。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相互依偎着缓缓前行,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回到村里,黎曼卿带着顾泽楷来到合作社专门设立的档案室,从一个尘封已久的老木箱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相册。相册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微微卷曲,显示出岁月的痕迹。照片上,年轻的黎曼卿站在简陋的土坯房前,身后是一排低矮的教室,身边围着一群笑容灿烂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这就是阿依古丽,
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上一个眼睛特别明亮的女孩,女孩的脸上带着羞涩而好奇的表情:
去年她来省里参加教育工作会议,我们还见过面。她告诉我,是我在她心中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黎曼卿的声音轻柔,却饱含着自豪与欣慰。
实际上,
顾泽楷温柔地接过话题,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那些稚嫩的面孔,
是你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你给了她知识与希望,她也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证明了教育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黎曼卿就开始着手安排这次意义非凡的旅行。她特意叮嘱合作社的年轻经理李晓峰:
这次出行,尽量不要惊动当地政府。我们就想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去看看这些年那里发生的真实变化。
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这次重访的慎重与期待。
然而,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阿依古丽通过教育系统的老同事得知黎曼卿要回去的消息后,激动地打来电话:
黎老师!您终于要回来了!全村人都盼着这一天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最热烈的欢迎仪式!
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背景音,显然阿依古丽周围还有许多人在分享这个好消息。
在准备行装的过程中,黎曼卿特意带上了那本珍贵的旧相册,还有她珍藏多年的学生们的作业本,那些稚嫩的笔迹记录着一个个幼小心灵的成长轨迹。顾泽楷则细心地准备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用具和精选的书籍,作为送给现在村里孩子们的礼物,延续着知识传递的使命。
出发前夜,两人再次登上爱晚亭。这一次,他们不仅带着对往事的怀念,还准备了详细的地图和精心规划的行程计划。在皎洁的月光下,他们像两个即将踏上探险之旅的旅人,认真地规划着这次特殊的旅程。
从这里出发,我们先乘坐高铁到省城,然后转乘飞机直达目的地...
顾泽楷在地图上仔细标注着每一个转站点,他的手指在纸面上移动,描绘着即将展开的路线图。
黎曼卿却突然指向地图上的另一处:
不,我们开车去吧。我想让你亲眼看看这一路的风景变迁,看看这些年来中国广袤乡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建议充满了探索的兴奋与发现的期待。
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顾泽楷眼前一亮:
好主意!这不仅仅是一次怀旧之旅,更是一次见证中国乡村发展奇迹的发现之旅。
他的眼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
就在这时,黎曼卿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儿子秦风的视频通话请求。接通后,小宇兴奋的脸蛋立刻填满了整个屏幕:
奶奶,听说您和顾爷爷要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爸爸说那里可远可远了!
孩子天真无邪的声音充满了整个亭子。
黎曼卿温柔地笑着,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是啊,奶奶要去看看四十年前教书的地方,那里有奶奶最珍贵的回忆。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
奶奶好厉害!
小宇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崇拜:
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奶奶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孩子纯真的话语如同天籁,让两位老人的心灵得到了最纯净的洗涤。
这句话让黎曼卿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看着屏幕那端儿子和孙子期待的面孔,突然觉得,人生的圆满莫过于此——有相濡以沫的爱人相伴左右,有传承希望的后代茁壮成长,有未竟的理想在远方召唤。这三者构成了生命最珍贵的礼物。
挂断电话后,顾泽楷轻声说道:
曼卿,你知道吗?你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下一代的价值观念与人生选择。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伴侣的敬佩。
这就是传承的真谛。
黎曼卿望着远方层峦叠嶂的群山,声音轻柔却坚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火炬手,既要接住前人传递的智慧火种,也要小心翼翼地将它完好地传递给后来者,让光明永续。
启程的早晨,云岭村的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村口,为这对即将远行的老人送行。张建军代表全村,送上一篮子精心准备的土特产:
黎总,顾教授,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村里的事有我们在,您们就放心吧!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两位领路人的信任与依赖。
周翠花红着眼圈,声音哽咽:
黎总,您放心,学堂的建设我们会盯着,保证按您的要求一点不差地完成。
这位平日里坚强的农村妇女,此刻也难掩对黎曼卿的敬重与不舍。
最让人感动的是,村里的孩子们集体绘制了一幅画——画上是爱晚亭上空的夕阳,还有两个相依相偎的身影。画的下方写着一行稚嫩却真挚的字迹:
愿黎奶奶和顾爷爷的旅途,如夕阳般温暖,如星光般灿烂。
这幅画凝聚了整个村庄的祝福与感恩。
在村民们依依不舍的祝福声中,车子缓缓驶出云岭村。黎曼卿透过车窗,凝视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村庄轮廓,轻声对顾泽楷说:
这一次,我们不是离去,而是为了带着更多的感悟与力量更好地归来。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顾泽楷握住她戴着竹编戒指的手,那戒指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云岭村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他的承诺如同山峦般坚定。
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不断变换。黎曼卿指着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山:
看,这里三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坡,现在都种上了经济价值高的茶树和果树。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变化的欣慰。
这就是你常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顾泽楷感慨道,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些在梯田上劳作的农民身影,他们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与希望。
一路上,他们目睹了太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平坦宽阔的新修公路穿越崇山峻岭,整齐划一的农田展现出农业现代化的雏形,漂亮的新型民居替代了昔日的土坯房,还有那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这些都昭示着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黎曼卿若有所思地说,她的目光穿透车窗,落在那些充满生机的田野上:
而我们很幸运,既是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也是亲身参与的推动者。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时代发展的赞叹。
经过三天两夜的行程,他们终于进入了西部山区。当车子缓缓驶近那个记忆中的山村时,黎曼卿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车窗边缘。
看,那棵大槐树还在!
她突然指着远处一个熟悉的地标,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当年我们就在那棵树下搭建临时教室,为孩子们上课。
那棵槐树见证了他们最初的梦想与坚持。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村口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迎接的村民。为首的正是阿依古丽,虽然岁月在她曾经年轻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明亮聪慧的眼睛依然如当年一般充满神采。她快步上前,紧紧拥抱住黎曼卿,激动的泪水打湿了对方的衣襟:
黎老师!您终于回来了!全村人都在盼着您呢!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四十年!
村民们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归来——欢快的民族歌舞,悠扬的传统乐器演奏,还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黎曼卿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村庄——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小径,崭新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在操场上嬉戏,村民们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变化让她的眼眶再次湿润,那些曾经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幅生动的画卷。
老师,您看,
阿依古丽激动地指着山腰上排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阳光照射下它们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现在我们村不仅实现了全面脱贫,还成为了全县的新能源示范村。这些光伏板每年为村里带来可观的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当晚,村民们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举办了盛大的欢迎晚会。黎曼卿和顾泽楷被邀请到最尊贵的位置,看着台上孩子们表演的充满民族特色的节目,她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四十年前那个简陋教室里的第一堂课。那时的黑板是用木板油漆的,粉笔是稀缺的奢侈品,但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与今天如出一辙。
晚会结束后,阿依古丽带着他们参观了新建的学校。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黎曼卿看到了最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墙上贴满了学生们色彩斑斓的作品,展示着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日益提高的艺术修养。
老师,
阿依古丽动情地说,声音里带着哽咽:
是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知识的种子。现在,我要让这粒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教育事业的传承与承诺。
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黎曼卿对身旁的顾泽楷说:
这一次旅行,让我更加确信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有意义的。她的目光穿透群山,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顾泽楷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这个简单的动作里包含着无尽的支持与理解:
因为爱与知识,确实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们能够跨越时空,改变命运,创造奇迹。
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披上银纱。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依偎在一起,顾泽楷手上戴着的金丝竹戒指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就像他们的爱情,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打磨,愈发显得珍贵而坚不可摧。
这一夜,黎曼卿睡得特别安稳,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在梦中,她看见无数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看见千千万万个像云岭村一样的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焕发生机,而她和顾泽楷,正手牵着手,在这条通往光明与希望的道路上,坚定而从容地走着,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因为他们深知,只要心中有爱,有坚定的信念,人生的每一个黄昏,都可以像云岭山顶的夕阳一样,绚烂多彩而温暖人心,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喜欢涅盘枭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涅盘枭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