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老宅深深浸染。桌面上,那盏昏黄台灯的光芒,勉强照亮了写着“坡地赤松茸仿野生种植试验”的纸页,也勾勒出黎曼卿沉静而专注的侧影。
她并未沉浸在项目启动的初步喜悦中太久。目光从纸页上移开,落在一旁那部沉寂的手机上。李晓峰送去检测的土壤样本,需要时间才能出结果;菌种订购的最终敲定,也需等待检测报告作为重要依据。眼下,她能直接推动和观察的,唯有李晓峰那条“短线”。
鸡蛋项目的成败,不仅关乎李晓峰个人的信心和赵婶的收入,更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检验着她对当下市场脉搏的判断,以及她这种“幕后指导”模式的有效性。
接下来的几天,黎曼卿的生活节奏陡然加快,却忙而不乱。
她每天依旧会去坡地转转,和李叔一起清理杂草、规划畦垄,做着种植前的基础准备。但更多的时候,她留在老宅,那部手机成了她连接外部世界的主要工具。
李晓峰几乎成了她的“直播员”。每一次去赵婶家收蛋、分级、打包,他都会事无巨细地通过短信向她汇报,偶尔还会用他那像素不高的手机拍下照片发过来请教。
“黎阿姨,您看这个蛋算优级吗?个头够,但壳上有点麻点。”
“黎阿姨,今天收的蛋个头偏小,是不是天气太热影响的?还要不要优级?”
“黎阿姨,泡沫箱到了,这样摆放冰袋对不对?会不会太挤?”
问题琐碎而具体,黎曼卿却极有耐心,每条必回,给出的指令清晰明确:
“麻点不影响内在品质,但影响观感,降为一级。”
“连续高温可能影响产蛋量和蛋重,近期标准可适当放宽,但底线不能破。与赵婶沟通,注意防暑降温。”
“冰袋放置位置正确,但鸡蛋之间需用瓦楞纸隔断,防止运输途中碰撞。”
她像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虽然远在后方,却通过一道道精准的指令,遥控着前线的每一个细节。在她的严格把控下,赵婶家的鸡蛋品质始终稳定,包装和发货流程也日益规范。
而市场的反馈,正如黎曼卿所预料的那般热烈。
李晓峰那个本地论坛的帖子持续发酵,凭借真实可信的内容和最初几位客户收到货后自发的好评反馈(“蛋黄特别黄!”“有小时候的香味!”“包装用心,一个都没破!”),迅速积累了口碑。订单从最初的一天几单,稳步增加到十几单,甚至开始有小型民宿和餐馆联系,询问批量采购的可能性。
李晓峰忙得脚不沾地,却甘之如饴。他白天在村委会处理本职工作,下班后就泡在赵婶家,成了免费的“鸡蛋项目经理”、打包工和客服。他的微信朋友圈也从之前的各种抱怨感慨,变成了“云岭生态蛋”的每日记录和展示窗口,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干劲。
黎曼卿冷眼旁观,适时指点。她提醒李晓峰注意订单增长的节奏,切忌贪多嚼不烂,务必保证每一单的交付质量。她甚至指导他初步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客户档案,记录下单偏好和反馈,为后续可能的会员制或定制化服务打基础。
这一切,都被村里的其他人看在眼里。
周翠花是最高兴的,逢人便夸:
“瞧瞧!黎家妹子就是有本事!随便点拨几下,赵婶家的鸡蛋就成金蛋了!晓峰那孩子也跟着长了能耐!”
她成了黎曼卿免费的宣传委员。
其他村民的态度,则从最初的好奇、观望,逐渐转变为羡慕、嫉妒,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尤其是家里也养鸡的几户人家,看着赵婶每天乐呵呵地数着比以前多得多的票子,心里颇不是滋味。有人开始私下向李晓峰打听“那个网上卖蛋的窍门”,也有人绕着弯子想来黎曼卿这里探探口风。
黎曼卿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并不急于扩大。她深知,样板的力量在于其稀缺性和完美性。只有让“赵婶家鸡蛋”的成功足够耀眼、足够让人眼红,后续的扩张才能水到渠成,并且掌握绝对的主动权。
期间,顾泽楷来过一次电话,告知她市农科所那边他有熟人,土壤检测报告会加快处理,让她放心。黎曼卿再次道谢,并未过多寒暄,但彼此间那种基于共同事业(至少表面上是)的默契,似乎又增进了几分。
一周后,土壤检测报告出来了。李晓峰亲自从市里取了回来,郑重地交到黎曼卿手上。
报告数据详细,黎曼卿仔细翻阅。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比例、微量元素状况……一行行专业数据在她眼中迅速转化为种植条件的优劣分析。
“总体来说,地力偏弱,有机质含量不足,酸性略高。”
她对一旁紧张等待的李叔和李晓峰总结道:
“好消息是,重金属残留极低,污染少。赤松茸喜欢偏酸环境,正好合适。缺点是需要大量补充有机质做基质。”
她立刻根据报告数据,调整了之前拟定的原料采购清单,增加了玉米芯、麸皮、稻草的比例,并额外添加了一些用于微调酸碱度的石灰粉。
“李叔,接下来要辛苦您了。按照这个单子,尽快把这些原料备齐,堆制发酵。”
她将清单递给李叔。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李叔拍着胸脯,干劲十足。有了那份协议和黎曼卿前期投入的真金白银,他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足。
黎曼卿随即联系了顾泽楷推荐的那家菌种供应商,将检测报告的关键数据提供过去,最终确定了订购的赤松茸菌种品种和数量,并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农业物资采购账户支付了款项。
“项目一”的核心要素,全部到位。只待原料备齐,菌种送达,便可正式下地播种。
处理完这些,黎曼卿才将注意力稍稍转向那台沉寂已久的笔记本电脑。
夜深人静时,她再次启动“烛龙”。
日志更新了。
指令002(监控高程基金会资金流):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一笔五百万的资金,通过基金会下属一个空壳项目流出,经过三次中转,最终注入境外一家名为“星烁娱乐”的公司。而“星烁娱乐”的注册法人,经查证,是苏晚晴的一位远房表亲!时间点,就在黎曼卿入狱后不久。
黎曼卿的目光骤然冰寒!
苏晚晴!她的那个好儿媳!
这笔钱,与南城地块有关吗?还是仅仅是他们内部利益分赃的一部分?
尽管暂时无法直接证明与陷害她的事情有关,但这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它将高程的黑金流水,与秦文渊家庭内部成员关联了起来!
复仇的拼图,找到了至关重要的一块!
她强压下心头的悸动,立刻下达新指令:
“深度挖掘‘星烁娱乐’所有背景、业务、资金往来及与苏晚晴、秦文渊、高程的所有潜在关联。优先级:最高!”
合上电脑,她的心脏在黑暗中剧烈跳动。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猎人终于发现猎物清晰踪迹的兴奋与冷酷。
明处的“星火”正在稳步燃烧,暗处的“猎杀”也已嗅到了血腥。
第二天,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黎曼卿老宅的院门。
来人是村西头的刘老四,村里原先的主要鸡蛋贩子,也是之前对李晓峰网上卖蛋最嗤之以鼻、甚至暗中嘲笑的人。他脸上堆着有些不自然的笑容,手里还提着一筐卖相普通的苹果。
“黎……黎大姐,在家呢?”
他讪笑着开口。
黎曼卿打开院门,神色平淡:
“刘兄弟,有事啊?”
“没啥大事,没啥大事,”
刘老四把苹果往门口一放:
“就是……就是看看您。那个……听说您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赵婶家那鸡蛋,经您一点拨,就卖出金价了……嘿嘿……”
黎曼卿不动声色:
“赵婶的鸡蛋好,晓峰肯干,运气也好罢了。”
“是是是,”
刘老四搓着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
“黎大姐,您看……我家也养了不少鸡,量比赵婶家大多了!品质也不差!您能不能……也指点指点我?哪怕……哪怕让我也跟着喝口汤呢?”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和一丝不甘人后的焦急。
黎曼卿看着他,心中了然。
第一颗“星火”的成功,已经开始吸引飞蛾了。
她并没有立刻答应,只是淡淡地说:
“刘兄弟,这事不是一句话的事。你的鸡怎么养的?用的什么料?环境怎么样?我得先看看再说。而且,线上销售有线上的规矩,不是简单把蛋收上来就能卖的。”
她没有拒绝,也没有轻易承诺,留下了余地和门槛。
刘老四闻言,虽然有些失望,但觉得也有道理,连忙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黎大姐您什么时候有空,随时去我那儿看看!我保证配合!”
送走刘老四,黎曼卿看着那筐苹果,目光深远。
“星火计划”的扩张,似乎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一些。
阻力尚未显现,但诱惑,已经迫不及待地登门了。
她转身回到院内,阳光正好,洒在刚刚开始萌发出新绿的小院角落。
明与暗,机遇与挑战,都在这个平凡的午后,悄然汇聚。
喜欢涅盘枭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涅盘枭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