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转向长安的元帅府。
长安的夜,像一块浸了墨的锦缎,将元帅府裹得密不透风。
府内灯火通明,烛火跳跃着,映得李世民棱角分明的脸庞愈发沉毅。
他年方三十一,身着银白铠甲,未戴头盔,乌黑的发丝束在脑后,眼神锐利如鹰,正低头凝视着桌案上的北疆地形图。
图上红线交错,标注着三路大军的行军路线。
尉迟恭率一万骑兵为先锋,直取东突厥黑沙城;
李道宗领两万步兵,驻守雁门关,稳固粮道;
他亲率两万主力,从侧翼包抄,计划与尉迟恭在黑沙城会师。
指尖划过“诺真水”三个字,李世民拿起一旁秦叔宝送来的《北疆作战纪要》,扉页上秦叔宝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其中“东突厥惯用骑兵迂回战术,善设伏于河谷地带”的批注,被他用朱笔圈了又圈。
“元帅,大理寺急送密信!”亲兵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手中捧着一封密封的羊皮信,火漆封口印着东突厥标志性的狼头图案,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李世民抬手接过,指尖用力,“咔嚓”一声掰开火漆,抽出里面的羊皮纸。上面的突厥文字歪歪扭扭,却字字清晰,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直刺人心:“三月初三,北伐军先锋营副将张达,将在诺真水故意延误行军,为我军伏击尉迟恭创造机会,事成之后,封其为‘突厥小可汗’。”
“张达?”李世民眉头骤然拧紧,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张达是秦叔宝的旧部,当年其父战死沙场,秦叔宝将年仅十五岁的他带在身边,一手提拔起来,如今已是先锋营副将,骁勇善战,深得将士信任。这样一个与秦叔宝情同父子、受大隋恩遇多年的人,怎么会通敌?
“立刻去请秦将军!”李世民沉声道。
片刻后,秦叔宝大步流星走进府中。他年四十七,鬓角已染微霜,却依旧身姿挺拔,一身玄色劲装,腰间虎头湛金枪的枪穗随风微动。听闻密信内容,秦叔宝脸色骤变,一把夺过羊皮信,反复细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不可能!”秦叔宝怒吼一声,声音震得烛火摇曳,“张达这孩子我看着长大,他父亲是为保卫大隋战死的,他对突厥恨之入骨,怎么会通敌?这分明是东突厥的反间计!想挑拨我们内部关系,乱我军心!”
李世民点头,神色凝重:“我也觉得此事蹊跷,但北伐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诺真水是尉迟恭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若是真有埋伏,先锋营危矣。”
他踱步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如将计就计。我们假装不知密信之事,让张达按原计划随行,再派一队精锐暗中跟随。若是他真有二心,当场拿下;若是东突厥设伏,我们正好将计就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计可行!”秦叔宝立刻应道,“我愿亲自带五百精锐,暗中跟随先锋营。一来盯着张达,避免错怪忠良;二来也好帮尉迟恭防备伏击,他性子刚猛,容易中了突厥人的圈套。”
李世民没有拒绝。秦叔宝对张达的了解远超旁人,有他在,既能稳住先锋营的军心,又能应对突发情况,再好不过。“那就有劳秦将军了,务必小心行事。”
两人刚商议完毕,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脸色苍白地跑进来:“元帅!秦将军!不好了!程将军在押送粮草前往雁门关的途中,遭遇不明势力袭击,粮草被烧了三成,押运士兵伤亡数十人!”
“什么?”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一掌拍在桌案上,茶杯震得嗡嗡作响,“又是东突厥的人?他们倒是阴魂不散,先是反间计,又来烧粮草,分明是想拖延我们北伐的时间!”
秦叔宝却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思索:“不对。东突厥骑兵惯用弯刀和狼牙箭,可据报信的士兵说,袭击者用的是中原常见的环首刀和弩箭,而且他们熟悉粮草押运路线,避开了所有关卡,不像是境外势力的作风。”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我听说,有些前朝旧臣表面归顺陛下,实则对陛下重用我们这些武将心怀不满,甚至暗中与突厥有往来。这次袭击粮草的,说不定就是他们在暗中搞破坏。”
李世民心中一沉。内忧外患,向来是兵家大忌。北伐还未正式开战,内部就已出现裂痕,这仗,远比他想象中更难打。
“立刻传信给戴胄,让他彻查粮草被烧一案,务必找出幕后黑手!”李世民下令道,“同时通知后续粮草押运部队,加倍派兵力守卫,务必确保粮草安全,粮道绝不能断!”
“是!”亲兵领命而去。
秦叔宝看着李世民凝重的神色,心中也满是担忧。他回到自己府中,点亮烛火,从木箱中翻出一本泛黄的名册——那是张达父亲当年的旧部名册。他一页页仔细翻阅,指尖划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心中默念:张达,你可千万不能让我失望,不能让你父亲的在天之灵蒙羞。
他要找出能证明张达清白的线索,他不愿相信,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会背叛养育他的大隋,背叛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弟兄。
而元帅府内,李世民依旧站在桌案前,目光紧盯着北疆地形图。烛火映照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却又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坚定。
窗外,夜色更浓,长安的街道上寂静无声,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传来。没人知道,这场即将拉开序幕的北伐之战,不仅要面对北疆草原上的铁骑,还要应对来自内部的暗箭。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腰间的长剑。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不管有多少明枪暗箭,他都必须赢。为了陛下的嘱托,为了大隋的江山,为了北疆的百姓,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夜,还很长。北伐的号角,即将在北疆的草原上吹响,而一场围绕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反击的较量,早已在长安的夜色中悄然展开。
喜欢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