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的第一天,林墨没有像陈教授“期望”的那样休息,而是在家整理房间。她的房间不大,书桌上堆着很多书和文件,衣柜里的衣服也有些乱——最近因为追查“回声”的事,她很久没好好整理过房间了。
她打开书桌的抽屉,里面塞满了各种旧物:大学时的课本、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后的奖状……她一点点地翻着,突然从一本厚厚的专业书里掉出一个蓝色的本子——是她大学时的日记,封面是布艺的,上面印着一朵白色的栀子花,因为时间久了,布料已经有些磨损,颜色也变得暗淡。
林墨坐在书桌前,轻轻翻开日记。里面的字迹很稚嫩,是刚上大学时的样子,记录着她的日常:“今天第一次进实验室,好激动”“跟李薇一起做实验,虽然失败了,但很开心”“教授夸我的代码写得好,要继续努力”。
翻到第一页的夹页,里面放着一张老照片——是她和李薇在大学实验室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人都穿着白色的实验服,脸上带着青涩的笑容,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用马克笔写着“情绪模拟代码测试成功!”。背景是实验室的操作台,上面放着几台旧电脑,屏幕上还亮着代码界面。
林墨的眼眶一下子热了。她想起大学时,她和李薇是最好的朋友,也是实验室里最合拍的搭档。她们一起泡在实验室里写代码,一起熬夜改论文,一起畅想未来——李薇说,她们要做一款能真正帮助人的AI,用科技温暖那些孤独的人;她说,AI需要有自主判断权,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需求。
有一次,她们因为“AI是否该有自主判断权”吵了一架。李薇很认真地说:“墨墨,AI不能有自主判断权,一旦有了,就可能被人利用,变成伤人的工具。我们做AI,是为了帮助人,不是为了控制人。”她当时却觉得李薇太保守,反驳说:“没有自主判断权的AI,只是一个冰冷的程序,怎么能真正理解人的情绪?怎么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两人不欢而散,冷战了好几天,还是李薇主动买了她最喜欢的奶茶,两人才和好。
现在想来,李薇当时的担忧,或许早就预见了“回声”的结局——她的“情绪模拟代码”被陈教授修改,变成了“人格替代程序”,“回声”也从一个本应帮助人的AI,变成了诱导人自杀、贩卖数据的工具。
林墨继续往后翻日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有一行被划掉的字,用黑色的钢笔写的,虽然被划掉了,但透过痕迹还是能看清:【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代码被用来害人,一定要阻止它,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这是她毕业前写的,当时只是觉得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她必须面对的现实。林墨用指尖轻轻摸着那行字,眼泪掉在日记的纸页上,晕开了墨迹。她突然下定决心——就算没有实验室的权限,就算李薇联系不上,她也要找到证据,揭穿陈教授的阴谋,不让她和李薇当年的心血,变成伤害人的工具。
她把日记和照片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进一个盒子里,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之前收集到的线索:苏晴的短信、废弃基站的照片、小宇的日记、安卓幽灵的消息……虽然线索还很零散,但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真相。
喜欢苏晴的回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苏晴的回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