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回到孙氏医馆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窗纸,在病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她轻轻推开房门,第一眼便望向床榻——武松依旧紧闭双目躺在那里,脸色苍白,但呼吸似乎比清晨时平稳了些许。
她悬着的心稍稍落下,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正想查看他肋下的伤口,却冷不防对上一双骤然睁开的、锐利如鹰隼的眼睛!
他醒了!
潘金莲吓了一跳,手下意识一缩。
武松的目光先是带着刚醒时的迷茫和惯有的警惕,迅速扫视四周,确认环境安全后,才聚焦在潘金莲身上。当看到她脸上未褪的疲惫、眼中残余的惊悸,以及身上那件沾了些尘土、略显凌乱的旧外袍时,他眉头猛地蹙紧。
“你……去了何处?”他的声音极其沙哑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意味。他试图撑起身子,左肋的伤口立刻传来撕裂般的痛楚,让他闷哼一声,额角渗出冷汗,又重重跌躺回去。
“叔叔别动!”潘金莲急忙上前按住他未受伤的右肩,触手一片紧绷的肌肉,显示着他此刻的焦灼与怒气。她深知瞒不过他,也本就没打算隐瞒。
她扶着他慢慢躺好,又去倒了杯温水,小心地喂他喝了几口,看着他干裂的嘴唇得到滋润,呼吸稍微平顺了一些,这才搬了张矮凳坐在床边,将清晨如何去见王婆,午前如何“偶遇”柳姨娘,又如何被带入张府面见张团练的经过,原原本本,低声细语地讲述了一遍。唯独隐去了李捕头带来钱槐供词和那方要命绢帛的细节,只说自己是从钱槐临死前的只言片语和张团练的反应中,推测出事情牵扯东京贵人,以此作为筹码进行恐吓。
她叙述得尽量平静客观,但武松是何等人物,从她刻意平淡的语气和偶尔细微的停顿中,便能想象出那每一步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尤其是她独自面对老奸巨猾、手握生杀大权的张团练时,那份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急智,让他心中翻涌起难以言喻的巨浪。
他死死盯着她,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后怕,有难以遏制的怒火,更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锥心刺骨的心疼与愧疚。
“你……你怎敢如此!”待她说完,武松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胸口因激动而剧烈起伏,牵动伤口,让他脸色更白了几分,“那张团练是何等心狠手辣之辈!你若稍有差池,此刻早已是一具尸体!你让我……你让我……”他“你让我”了几次,后面的话却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他想说“你让我如何向兄长交代”,却又觉得这话苍白无力。难道眼睁睁看着她和兄长一同被逼死,就是好的交代吗?
潘金莲迎着他燃烧着怒火与痛楚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不敢,又能如何?难道看着叔叔伤重不治?看着大郎含恨而终?看着张团练将我们一点点逼入绝境,最后悄无声息地抹去?”她顿了顿,眼中浮起一层薄薄的水光,却倔强地没有落下,“有些路,总得有人去走。叔叔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宁折不弯。可这世道,有时候……弯一下腰,或许能活得更久,等到真正能挺直腰板的那一天。”
她这话,带着血泪的领悟,也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坚韧。武松怔住了,他看着她苍白而平静的面容,那双曾经在他看来带着媚惑与不安分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沉寂如水的坚定,以及深不见底的疲惫。
他忽然想起她重生以来的种种改变,想起她悉心照料兄长,想起她藏匿账本的急智,想起她抱着空匣闯衙门的决绝,想起她在地窖外引来官差的冷静……一幕幕闪过脑海,与他记忆中那个轻浮妖娆、对兄长冷嘲热讽的潘金莲判若两人。
他一直心存疑虑,甚至带着前世的偏见审视她。直到此刻,直到她为了这个家,一次次将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他才真正看清,这副柔弱的躯壳下,藏着怎样一个不屈的灵魂。
那股滔天的怒火,如同被泼了冷水,瞬间熄灭,只剩下无尽的酸涩与沉重。他缓缓闭上眼,喉结滚动了一下,再开口时,声音沙哑得厉害:“……是我无能,连累了你……和大哥。”
这句话,仿佛有千钧之重。它打破了横亘在两人之间那层看不见的、由怀疑和前世宿怨筑成的坚冰。这是武松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承认自己的“无力”,并将她放在了与兄长武大郎同等重要的、需要保护的位置上。
潘金莲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迅速别过脸去,用袖子狠狠擦掉。她不需要怜悯,但这份迟来的、沉重的理解与认可,却瞬间击溃了她强撑已久的心防。
“叔叔不必如此说。”她背对着他,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我们是……一家人。”
“一家人”三个字,她说得极轻,却重重敲在武松心上。
病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阳光移动,光影变幻,只有两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交织。
良久,武松重新睁开眼,目光已恢复了沉静,只是那沉静之下,涌动着更为坚定和深沉的力量。“张团练要你写下所知一切,”他沉声道,“你待如何?”
潘金莲转过身,脸上泪痕已干,眼神恢复清明:“虚与委蛇,拖延时间。我会写一些半真半假、看似紧要实则无关痛痒的东西交给他,既能暂时稳住他,也能试探他的反应和底线。”她看着武松,语气郑重,“当务之急,是叔叔必须尽快好起来。只有你康复,我们才有真正的底气。在那之前……一切隐忍为上。”
武松深深地看着她,点了点头。他知道她说得对。冲动和硬拼,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他需要时间养伤,需要积蓄力量。
“我昏迷之时,”他忽然问道,“李捕头……可曾来过?”他目光如炬,显然并未完全相信潘金莲略去的那部分。
潘金莲心中微凛,知道瞒不过他,便斟酌着词句,将李捕头前来、钱槐招供牵扯东京蔡京一党、以及李捕头选择隐瞒、处决钱槐的事情说了,但依旧绝口不提那方要命的绢帛。只说李捕头认为此事牵连太大,非他们所能抗衡,建议暂时隐忍。
武松听完,沉默良久,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冰冷的寒潮。东京蔡京!果然是他!这仇,比他想象的更深,更远!
“他做得对。”最终,武松只说了这四个字。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知道了仇人的真正高度,并没有让他恐惧,反而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了复仇的信念。只是这复仇之路,注定更加漫长和凶险。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沉默中却多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相互支撑。他们如同在暴风雨中同舟共济的旅人,虽然前路迷茫,危机四伏,但至少,不再是孤身一人。
潘金莲起身,去查看炉子上煎着的药。武松靠在床头,目光落在她忙碌而单薄的背影上,久久没有移开。
窗外,天色渐晚,暮色四合。
坚冰已破,心扉微启。绝境之中,相互扶持的微光,或许比任何刀剑都更具力量。前路依旧黑暗,但同行者,已不再孤单。
喜欢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