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科技的产品战略会上,林辰将“精密制造、东南亚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三个细分领域的图标钉在白板中央,红笔圈出的“行业深度定制”五个字格外醒目。“腾云集团想靠生态和低价通吃市场,但他们的产品就像大超市,啥都有却啥都不精。我们要做的,就是社区便利店——聚焦小众需求,做到极致适配。”
话音刚落,赵磊就调出了“星辰企服”精密制造行业版的研发方案:“针对汇通精密这类企业,我们新增了‘工业传感器数据实时对接’‘生产进度与营销活动联动’两大核心模块。比如生产线的良率数据低于98%时,系统会自动暂停对应产品的推广投放,避免售后风险;传感器监测到原材料库存不足时,会同步给销售团队,调整接单策略。”他点击演示视频,屏幕上数据流无缝流转,“这套方案已经通过汇通精密的内测,他们给出的反馈是‘比我们自己的It团队更懂业务’。”
苏晴紧接着补充市场进展:“我们联合东南亚华人商会,针对跨境电商客户推出了‘多语言智能客服+本地化支付对接’套餐。上周刚签下马来西亚的‘优购跨境’和泰国的‘暹罗贸易’,两个订单合计800万,都是被腾云的欧美导向产品劝退的客户。他们反馈,我们的系统能直接对接当地的Grabpay、doKU支付,还能生成马来语、泰语的合规营销文案,这是腾云做不到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热烈,之前被腾云打压的压抑感一扫而空。李然展示了冷链物流行业的白皮书:“我们调研了200家冷链企业,发现他们最痛的是‘运输损耗率’和‘营销精准度’脱节。比如海鲜运输途中温度超标,却还在推促销活动,导致客户投诉。我们的方案里加了‘温度传感器预警+营销自动暂停’功能,已经吸引了12家企业咨询,其中上海的‘冷鲜达’已经敲定合作意向,预算600万。”
林辰看着团队提交的成绩单,眼神坚定:“技术组加快行业版迭代,每个领域每月至少更新2个专属功能;市场组组建细分领域攻坚队,每个团队配1名行业顾问+2名技术支持;运营组把客户案例做成‘效果可视化报告’,用数据说话。记住,腾云的优势是‘广’,我们的武器是‘深’。”
接下来的一个月,星辰科技的差异化战略迎来爆发式成果。
汇通精密上线“星辰企服”精密制造版后,生产与营销的协同效率提升40%,不良品售后投诉下降60%,主动追加200万合作费用,签订三年长期协议;优购跨境通过本地化营销模块,东南亚市场订单增长35%,推荐了3家同行客户签约;冷鲜达试用半个月,运输损耗率从8%降至3%,营销 RoI 提升2.3倍,当场签订正式合同。
更让团队振奋的是,之前被腾云抢走的鑫源零售主动找上门来。“腾云的产品确实能对接电商流量,但我们的核心需求是私域会员管理,他们的模块太简陋,连会员消费频次分层都做不好。”鑫源零售的运营总监直言不讳,“你们的私域运营行业版,能根据会员购买记录自动推送定制化优惠券,还能对接线下门店的核销系统,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最终,鑫源零售签下500万年度合作协议。
消息传到腾云集团,张远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星辰科技在三个破细分领域搞出这么大动静?”他把客户流失报告摔在桌上,“我们的产品覆盖几十个行业,为什么偏偏抢不过他们?”
手下小心翼翼地回应:“张总,星辰的产品针对性太强了,比如冷链物流的温度预警功能,我们的研发排期要三个月后才能上线,而他们已经迭代了三个版本。而且他们的服务响应太快,客户有需求15分钟就有人对接,我们的流程要走三天。”
“废物!”张远怒吼道,“加大补贴力度!把这三个细分领域的客户年费再降50%,我就不信抢不回来!”
然而,腾云的低价策略这次失灵了。中大型企业更看重产品适配性和服务效率,而非短期低价。盛达集团的cIo王鹏在行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我们试过腾云的免费试用,但其东南亚模块无法对接当地电商平台,技术支持要等两天,而星辰科技能做到7x24小时驻场服务,出现问题半小时内解决。对我们来说,稳定和高效比低价更重要。”
这番话引发了行业共鸣,更多企业开始关注星辰科技,仅一个月,星辰的企业级客户数量就从12家增至37家,营收突破8000万,市场份额逆势提升至18%,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星辰科技的办公区里,员工们的斗志空前高涨。技术组的工程师们忙着优化行业版功能,市场组的同事们带着满满的案例去见客户,运营组的团队被客户的咨询电话忙得不可开交。林辰看着不断增长的客户名单和营收数据,心里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腾云集团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
果然,危机在半个月后悄然降临。
喜欢都市:从弃子到全球商业帝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都市:从弃子到全球商业帝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