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整顿的铁腕
王琴被移交法务部门处理,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基金会内部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人心惶惶,有拍手称快的,也有兔死狐悲、暗自警惕的。徐静婉深知,清除一个王琴只是开始,若不能借此机会彻底整顿,重塑基金会的风气和制度,那么很快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王琴”冒出来。
她没有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董事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她便以总监名义连发三道指令,动作快得令人咋舌。
第一道,是成立由她直接领导、周雨晴及几位新提拔的年轻骨干为核心的“内部治理专项小组”。小组拥有超越部门权限的审查权,可直接调阅基金会所有项目、所有层级的人员档案及财务流水。
第二道,是颁布新的《基金会项目审批与资金使用细则》。细则极大地细化了流程,加强了交叉审核与第三方背调,并将审批权限更多地收拢到核心小组,同时设立了高额的内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互相监督。
第三道,则是针对王琴原直属部门及关联密切岗位的“廉政谈话”。由徐静婉亲自坐镇,周雨晴负责记录,谈话内容直指核心,要求相关人员主动说明与王琴及外部可疑公司的往来情况。
这三道指令如同三把铁钳,牢牢扼住了基金会混乱的命脉。
专项小组的办公室里,灯火常常彻夜通明。徐静婉几乎住在了那里,她面前堆满了如山的报表和档案。她看得极快,记忆力惊人,往往能一眼挑出数据间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周雨晴则像最精密的仪器,高效地执行着她的每一个指令,筛选信息,约谈人员,整合证据。
“这个‘文创扶持’项目,第三季度的物料采购单价,比市场均价高出百分之二十,经办人是王琴的表侄,供应商注册资金仅十万,却承接了百万级别的订单。”徐静婉用红笔在文件上划出一道冷硬的线,语气没有任何起伏,“约谈这个经办人,让他解释。同时,启动对这家供应商的深度背景调查。”
“是,太太。”周雨晴迅速记录,眼神里满是敬畏。她亲眼看着徐静婉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精准地抓住这些看似隐蔽的猫腻。
谈话室内,气氛更是压抑。
一位原属于王琴派系的中层管理,在徐静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下,额头冷汗涔涔,说话结结巴巴。
“徐总监,我……我真的不知道王经理和外面那些公司的事,我就是按流程办事……”
“按流程?”徐静婉拿起一份他签字的报销单,“这笔五万的‘专家咨询费’,专家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一概没有,只有王琴的一句‘情况特殊,特事特办’的批示,这就是你的流程?”
那管理面如土色,哑口无言。
徐静婉没有厉声斥责,只是将单据放下,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基金会存在的每一分钱,都承载着捐赠人的信任和需要帮助者的希望。它不是任何人的私人金库。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是你们现在唯一的选择。”
她的态度并不凶狠,但那洞悉一切的眼神和手中掌握的确凿证据,比任何咆哮都更具威慑力。
几天下来,又有两名与王琴关系密切、存在严重问题的员工被停职接受进一步调查,另有数人受到内部警告和岗位调整。整个基金会的风气为之一肃,原本还有些观望和小心思的人,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做事变得格外谨慎规矩。
徐静婉用她的铁腕,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她的管辖下,任何蠹虫都将无所遁形,任何违规操作都将付出代价。
傍晚,徐静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华灯初上,映照着她略显疲惫却眼神清亮的容颜。
周雨晴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轻轻放在桌上:“太太,您休息一下吧,这几天太累了。”
徐静婉接过牛奶,道了声谢。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还不够。仅仅清除害群之马是不够的。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即使没有我,没有你,也能依靠制度良好运转,真正透明、高效的基金会。”
周雨晴看着她沉静的侧影,心中震动。这位年轻的夫人,目光远比她想象的更为长远。
“会的,太太。”周雨晴轻声应道,语气充满了信心。
徐静婉浅浅喝了一口牛奶,温热的液体舒缓了疲惫。她知道,内部的整顿只是第一步,外部的风雨从未停歇。陆子昂的沉寂,李明轩的隐忍,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但此刻,握紧手中的杯子,感受着基金会内部正在被一点点扶正的秩序,她的内心充满了力量。
铁腕之下,方能新生。而这,仅仅是她守护之路的开始。
喜欢契约暖意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契约暖意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