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贯通带来的战略红利尚未完全消化,来自北方和西方边境日益加剧的军事压力,以及欧陆列强新一轮军备建设的隐隐威胁,如同两股冰冷的潜流,交汇于南京总统府。高岩站在巨大的防务态势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那漫长的、与北极熊接壤的新边界线上,以及标注着约翰牛、高卢鸡舰队在远东海域活动频率日益增加的符号上。
“我们的军队,是在战火中仓促组建,在扩张中急速膨胀的。”他转过身,对肃立的总参谋长王奎、国防部长以及新晋提拔的几位少壮派将领说道,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它像一条充满力量但筋骨尚未长成的巨龙。过去,我们依靠将士用命和局部技术优势,取得了胜利。但未来,我们可能面临多线、高强度、体系化的对抗。这条龙,需要重新锤炼筋骨,整合力量,才能应对未来的风浪。”
一份代号“铁流”的全面军事整编计划,被提上了最高决策层的议程。
一、 总参帷幄:从“协防”到“联战”
整编的第一步,始于大脑——总参谋部。
旧有的总参谋部更像一个协调各军种事务的机构,权力分散,职能重叠。高岩力排众议,推动成立了权力更加集中、职能更为明晰的“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下设作战、情报、训练、后勤、通讯等核心厅局,由他最信任、且经历过欧陆武官见习经历的王奎担任总参谋长。
在新的总参作战室内,巨大的沙盘和悬挂的巨幅地图取代了过去的简易草图。来自陆军、海军、航空队(尚未独立成军)以及炮兵、工兵等特种兵种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进行联合战役图上推演。
推演的背景设定为北极熊在远东发动大规模装甲突击,同时约翰牛舰队在南海策应。推演中,旧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陆军要求航空队支援,流程冗长;海军无法及时获取岸基观测所信息;炮兵的部署与步兵进攻计划脱节……
“看见了吗?”王奎指着推演中因为协同不力而出现的几个“溃口”,对在场的将领们沉声道,“未来的战争,不再是单一军种的独舞!是步、炮、骑、工,乃至海上、空中的协同作战!总参要做的,就是打通诸军兵种之间的壁垒,建立更高效的指挥、通讯和情报传递体系,让我们攥成一个拳头打出去!”
二、 陆军重塑:“常备”与“戍边”
陆军的改革最为深刻。过去以各省镇守使辖区为基础、装备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的庞大旧式陆军被打破,代之以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装备的新式国防军。
全军被规划为两大主干:
1. 野战常备军: 编组成数个高度机动的“甲种师”,作为战略拳头。每个师下辖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等多个兵种,装备全国最好的制式步枪、机枪、迫击炮和部分新式山野炮,并配属汽车牵引的机动后勤单位。他们驻扎于核心交通枢纽,随时准备向任何方向实施机动打击。
2. 边防与地方守备部队: 承担特定区域的国防守备和地方治安任务。编制相对灵活,装备略次于甲种师,但熟悉当地地形民情,实行就地补充与轮换相结合的制度,是国土防御的基石。
编制改革伴随着剧烈的阵痛。许多资历深厚但思想僵化、习惯于拥兵自重的旧式将领被调离实权岗位,转而进入新成立的“陆军大学”深造或担任军事参议。一批在之前战争中表现出色、接受过新式军事教育(包括派往德意志、丑国见习)的年轻军官被破格提拔,担任新编师的指挥官。军队内部,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振奋,也有人失落。
三、 海空砺刃:从“存在”到“精干”
海军和航空队的整编,目标更加明确务实。
海军停止了不切实际的超级战列舰计划,将资源集中用于两大方向:一是继续建造和完善“惊涛”级等高速鱼雷艇、炮艇,与岸防炮台、水雷阵地共同构建近海防御体系;二是加速“海龙”级潜艇的建造和“启明星”级轻巡洋舰的改进,确保沿海商路安全,并具备一定的区域拒止能力。海军建设的核心思想,从“争夺大洋制海权”转变为“近海防御与破交护航”。
航空队方面,则全力推进“隼乙型”战斗机的量产和换装,并加速“猎鹰”系列侦察\/轻型轰炸机的研发。同时,正式成立了统一的“航空兵指挥部”,协调所有的作战飞机、侦察机和运输机,并着手建立主要战略方向的对空观察哨和通讯网。航空队的任务,从辅助陆军侦察,转变为争夺局部制空权、实施战术侦察与轰炸的关键力量。
四、 “政治教导”与“士官骨干”
除了编制和装备,高岩同样重视军队的“思想”与“骨干”。
他并未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而是在全军团级以上单位,设立了“政治教导主任”一职。这些主任并非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者,而是主要负责官兵的爱国教育、文化学习、福利保障、纪律监督以及与驻地的军民关系协调,旨在确保军队的忠诚度和士气,防范外部势力的思想渗透和内部腐化。
同时,借鉴了部分外军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士官”(军士)体系。这些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兵,成为军官与士兵之间的桥梁,负责基层单位的日常训练、武器维护和士兵管理,是军队战斗力的稳定器和粘合剂。
五、 阻力与决心
“铁流”整编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和旧有观念,阻力空前。
被裁撤部队的官兵安置、被调离岗位将领的不满、新老装备换装带来的训练混乱和后勤压力、以及巨额军费带来的财政负担……种种问题接踵而至。
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原方面军司令公开质疑:“如此大刀阔斧,是否过于激进?万一外敌趁机入侵,我军内部尚未整合完毕,如何应对?”
高岩耐心听完,缓缓站起,目光扫过全场:“诸位,不变,才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成长的烦恼。而敌人给我们留下的时间,不会太多。看看北极熊在边境新建的兵营和铁路,看看约翰牛海军最新的舰艇!我们不能等到敌人的刺刀顶到胸口,才想起来要磨快自己的刀!”
他语气斩钉截铁:“整编必须进行下去!困难,克服!阻力,排除!共和国需要的不再是一支庞大而臃肿的军队,而是一支精干、高效、能够打赢现代战争的军队!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不容推卸!”
总统的决心,压倒了所有的杂音。“铁流”整编,这股融合了革新与阵痛的钢铁洪流,开始在共和国的军事肌体内奔腾涌动,重塑着这支军队的形态与灵魂,为其迎接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锻造着坚实的脊梁。前路依然漫长,但方向已然明确。在新疆督办的杨增新,收到了第一批换装新式步枪和野战服的部队已乘火车西调的报告,他望向西北方向,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北洋钢铁军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