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带来的心理震慑和物理杀伤,是毁灭性的。
蒙哥军原本高昂的士气,在这一刻彻底冰消瓦解。
任凭将领如何呼喝弹压,也无法阻止士兵们发自本能的恐惧和溃逃。
“全军冲锋!!”
忽必烈看准时机,拔出腰间宝刀,向前奋力一挥!
蓄势已久的忽必烈主力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向着已经陷入混乱和恐慌的蒙哥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兵败如山倒!
蒙哥站在高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军,在前一刻还占据优势,下一刻便在天崩地裂般的巨响和弥漫的硝烟中土崩瓦解,他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最后是一片死灰。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那究竟是什么武器?忽必烈从哪里得到的这种力量?!
“王爷!快走!阵线已乱,挡不住了!”
兀良合台浑身浴血,冲到蒙哥身边,焦急地大喊。
蒙哥猛地回过神来,看着如同潮水般溃败下来的己方士兵,以及如同猛虎下山般追击的忽必烈军,他知道,大势已去。
一股锥心的刺痛和无比的屈辱涌上心头,他死死攥着马鞭,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最终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不甘至极的低吼:“撤!全军向撒马尔罕方向撤退!”
他最后的视线,越过混乱的战场,仿佛看到了远方那杆九斿白纛下,忽必烈那模糊而高大的身影。
兄弟之情,在这一刻,彻底被仇恨与失败所取代。
这场发生在后世哈萨克斯坦草原上的决战,以忽必烈军的辉煌胜利告终。
蒙哥带来的超过二十五万大军,伤亡、被俘、溃散者超过十余万,元气大伤,虽然尚未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但核心精锐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军心士气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短时间内再也无法组织起对忽必烈的有效威胁。
打扫战场,清点战果,忽必烈站在尸横遍野、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的战场上,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对杨过更深沉的敬畏。
“果然……果然如主公所料!火炮一出,敌军胆寒!此战之胜,全赖主公庇佑,神器之威啊!”
忽必烈心中默念,将这场胜利完全归功于杨过的神灵庇佑和赐予的火器。
他选择性忽略了自己在战前布局、临阵指挥上的作用,也忽略了蒙哥因愤怒而轻敌冒进的因素,更忽略了一个可能。
或许他忽必烈的军事才能,本就未必逊色于,甚至可能还略高于他那被西征胜利光环笼罩的兄长。
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个人的勇武和传统的战术,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很快,忽必烈在军中大肆宣扬此战乃天命所归,有东方神仙庇佑,并在击败蒙哥主力的威势之下,于叶密立河畔,大会诸王,正式宣布继承蒙古大汗之位!
他沿用大蒙古国的国号,但隐隐的,其权力核心和认同,已经开始向东方倾斜。
消息传出,尚且在中东苟延残喘的阿里不哥,以及狼狈逃回撒马尔罕、舔舐伤口的蒙哥,几乎同时气得吐血!
他们兄弟二人鹬蚌相争,打生打死,眼看就要分出胜负,却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原本被认为是自己人的忽必烈。
这厮不仅悍然介入,还以一场干脆利落的大胜,几乎打断了蒙哥的脊梁,并抢先一步宣布继位!
拖雷的三个儿子,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这三位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如今却为了那唯一的汗位,视彼此为寇仇,恨不能食肉寝皮,必欲除之而后快。
权力的诱惑,竟能将血脉亲情扭曲至此,当真令人唏嘘,也印证了那句古老的箴言,最是无情帝王家。
而这场因杨过一手导演而提前爆发并改变走向的蒙古内战,才刚刚拉开序幕,更大的风暴,还在后方酝酿。
忽必烈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过久,他深知,仅仅击败蒙哥一次,还远不足以让他稳稳坐上大汗的宝座。
他必须趁热打铁,将天命所归的印象,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蒙古贵族和士兵的心中。
于是,在打扫战场、整编降军的同时,一道道以“大蒙古国新任大汗”名义发布的诏令,如同插上了翅膀的箭矢,迅速传向四面八方。
诏书中,他慷慨激昂地宣称自己秉承长生天与东方圣意,在叶密立河畔大破叛逆蒙哥,已正式继承大汗之位。
同时,他宣布蒙哥与阿里不哥为“大蒙古国之逆贼”,号令所有忠于黄金家族的部族起兵讨逆,共襄盛举。
消息传到撒马尔罕,刚刚从惨败中稍稍喘过气来的蒙哥,气得几乎将牙根咬碎。
他看着那份措辞嚣张、俨然以正统大汗自居的诏书,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头,猛地将诏书撕得粉碎,咆哮声响彻整个宫殿:“忽必烈!你这背信弃义的狗贼!安敢如此!安敢如此啊!!”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那个曾经需要自己救援的弟弟,如今竟踩着自己的失败,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汗位,还反过来指责他为叛逆!奇耻大辱,莫过于此!
而另一边,蜷缩在中东阿姆河流域一带,原本已如惊弓之鸟的阿里不哥,在接到忽必烈的讨逆诏书时,先是愕然,然后生气,随即便是抑制不住的狂笑,只是那笑声中充满了苦涩与荒谬。
“好!好一个忽必烈!蒙哥,你也有今天!”
他幸灾乐祸于蒙哥的惨败,但随即,一股更深的寒意从心底升起。
连实力最强的蒙哥都败得如此凄惨,他阿里不哥如今兵微将寡,地盘贫瘠,又如何能是携大胜之威、又拥有诡异火器的忽必烈的对手?
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了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心头。
他们都清楚,单凭各自如今残存的力量,面对兵锋正盛、装备精良的忽必烈,无异于以卵击石。
失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种绝望而压抑的气氛中,一个看似不可能,却又在残酷现实逼迫下成为唯一选择的念头,几乎同时在这对生死冤家的脑海中浮现。
联合!
首先行动的是处境更为艰难的阿里不哥。
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也最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重礼和密信,冒着极大的风险,穿越双方实际控制线之间犬牙交错的危险地带,秘密前往撒马尔罕,求见蒙哥。
撒马尔罕的宫殿内,气氛凝重。
蒙哥高踞王座,脸色阴沉地看着阶下那个风尘仆仆、面带惶恐却又强自镇定的阿里不哥使者。
当使者颤声提出“联合共抗忽必烈”的建议时,整个大殿一片哗然。
许多蒙哥的将领怒目而视,恨不得立刻将这个不久前还是死敌的使者拖出去砍了。
蒙哥的内心更是波涛汹涌。与阿里不哥联合?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发誓要将这个弟弟碎尸万段!
双方军队厮杀多年,血流成河,仇恨早已深植。
如今却要握手言和?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那使者见蒙哥沉默不语,脸色变幻,心知此事艰难,连忙叩首,声泪俱下地陈述利害:“蒙哥大王!那忽必烈狼子野心,背弃兄长,更兼有南人妖法相助,火器凶猛,非人力可敌!
如今他势大,若我等再不摒弃前嫌,联手对敌,只怕拖雷家族的基业,就要尽数落入此獠之手!
届时,您与我主,皆死无葬身之地啊!望大王以大局为重!联合尚有一线生机,分裂则必亡无疑!”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锥子,刺破了蒙哥最后的犹豫和那点可怜的尊严。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忽必烈军那惊天动地的炮火,闪过自己军队土崩瓦解的惨状,心脏狠狠的抽搐了一下。
是的,仇恨固然重要,但生存和权力更重要!
如果连汗位都丢了,甚至性命都不保,那点兄弟间的仇怨又算得了什么?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决然的冰冷:“回去告诉阿里不哥,他的提议,本王准了!即刻起,罢兵休战,共同讨伐忽必烈这个家族叛徒!具体如何联合,派能主事之人前来详谈!”
使者大喜过望,连连叩首,慌忙退下回报。
蒙哥的决定,在他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绝大多数将领在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后,都明白这是唯一的生路。
很快,蒙哥与阿里不哥互派了更高级别的使者,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相互提防的试探,一个脆弱的军事同盟终于达成。
双方约定:尽弃前嫌,共同出兵。
蒙哥率其所能集结的主力,约十五万,多为新募或残部整合,战斗力虽然大不如前,但人数不少。
他的军马由西向东,从撒马尔罕方向进攻忽必烈控制的中亚腹地。
阿里不哥则拼凑其所有兵力,也是差不多约十五万,只是成分复杂,士气有些低落,但数量也不少。
他的军马则是由南向北,从中东阿姆河上游地区出击,目标直指忽必烈侧后方的要害之地。
双方计划以钳形攻势,东西夹击,一举击垮忽必烈!
消息传到忽必烈耳中时,他正在自己的新汗庭与麾下大将伯颜、兀良合台、张弘范等人议事。
听闻蒙哥与阿里不哥竟然联合,众将皆有些动容,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将要面对两个方向的敌人,总兵力也达到了三十万之众。
然而,忽必烈却只是微微挑了挑眉,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了一丝尽在掌握的冷笑:“果然不出主公所料!困兽犹斗,便让他们联合起来,正好一并解决,省得本汗日后还要劳师远征,一个个去收拾!”
他对自己的军队和装备有着绝对的信心。
他这三十多万大军,核心是经历了叶密立河大战洗礼的精锐,装备、士气皆处于巅峰。
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这个时代无解的武器:火炮和燧发枪。
而且,他的军事才能,经过与蒙哥的正面较量,已让他确信,绝不在他那两位兄弟之下,甚至可能犹有过之。
“伯颜、兀良合台!”忽必烈沉声点将。
“末将在!”二将出列。
“命你二人统领十万大军,携火炮五十门,火枪兵三千,西进阻击蒙哥!不求速胜,只需依托有利地形,步步为营,阻滞其东进速度,消耗其兵力锐气即可!”
“遵命!”
“张弘范、阿里海牙!”
“末将在!”
“命你二人统领十万大军,携火炮五十门,火枪兵三千,南下迎击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实力最弱,士气最低,你等可采取更积极的攻势,争取尽快击溃其一部,打乱其北上计划!”
“遵命!”
忽必烈的部署清晰而大胆:分兵拒敌!他亲自坐镇中枢,统帅剩余的十万余主力,包括最核心的骑兵和部分火器部队,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两线。
他将收编的降军打散重组,填补各部队缺额,确保主力军团的战斗力。
而至关重要的火炮和火枪部队,也被他一分为二,加强给两个方向的阻击军团。
他的战术思路,源自杨过曾经向他阐述的一种后世战法:正面以火炮猛烈轰击,打乱敌军阵型和士气,同时预先埋伏一支精锐骑兵于侧翼,待敌军因炮击陷入混乱时,骑兵突然杀出,进行致命侧击,一举冲垮敌军。
其实这是后来拿破仑常用的战术。
这套将火力与机动性完美结合的战术思想,在忽必烈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如同天授!
这让他对杨过的崇拜更是深入骨髓,用兵之时,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模仿和运用这种思路。
紧张的备战持续了三个多月。广袤的中亚与中东交界地带,战云密布,三方势力都在调兵遣将,酝酿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
战争,终于随着蒙哥军团的率先东进,拉开了序幕。
伯颜和兀良合台率领的西路军,在距离撒马尔罕以东数百里的一处名为图兰隘口的地方,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当蒙哥的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严阵以待的炮口。
轰隆!!!
火炮再次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尽管蒙哥军已有心理准备,但当那熟悉的、仿佛来自地狱的雷鸣再次响起,看到冲锋的队列再次被那无形的死亡镰刀成片割倒时,恐惧依旧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
蒙哥军的攻势在火炮的打击下显得犹豫而无力,几次尝试性的冲锋都被轻易击退,遗尸累累。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