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之战胜利的余温,像篝火旁最后一点跃动的火苗,还残存在士兵们带着倦意却满足的脸上。山谷里,鼾声此起彼伏,夹杂着伤员偶尔的呻吟和哨兵踩在积雪上单调的嘎吱声。这是连日来难得的、相对安稳的一夜。
然而,楚风却没有睡。他坐在作为临时指挥所的一个狭窄山洞里,面前摊开着那张愈发破旧的地图,油灯如豆的火苗将他紧锁眉头的影子投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晃动着,如同他此刻焦灼的内心。
李云龙裹着一件新缴获的日军尉官大衣,睡得四仰八叉,鼾声如雷,仿佛要把这些天缺的觉一口气补回来。但楚风不行。作为这支联合部队事实上的最高决策者(至少在战略层面),他必须想得更远。
柳堡的收获,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彻底暴露了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威胁级别。藤原信不是庸才,他绝不会允许一支拥有相当战斗力、并且敢于主动攻击其后勤节点的中国军队,在他的“铁壁合围”中存活下去,甚至像癌细胞一样扩散。接下来,必然是更加疯狂、更加细致的梳篦和清剿。
硬碰硬,死路一条。化整为零的游击,固然能保存主力,但有一类人,在这样高强度的流动和风险中,生存几率将急剧降低——那些被他视为未来希望的技术人才和学生。
“兵工厂的宝贝疙瘩”,“谛听”的译电员,那几个跟着林婉柔学医有天分的年轻人,还有从各地流亡而来、被他收容保护的几十个中学生……这些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跑不快,打不了枪,却是他构想中那个强大未来不可或缺的“种子”。他们脑子里装着知识,手里可能掌握着技术,是比任何武器都珍贵的财富。
必须把他们送走,送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旋了很久,直到此刻,柳堡之战后,变得无比清晰和紧迫。
天刚蒙蒙亮,山谷里还弥漫着破晓前的寒意和宿营地的污浊气息。楚风将李云龙、赵刚、方立功,以及孙铭叫到了跟前。李云龙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显然对被打扰清梦极为不满。
“有个紧急任务。”楚风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严肃,瞬间驱散了李云龙最后一点睡意。
他简要说明了情况和他的担忧。“……所以,必须立刻将这批技术人员和学生,向深山区的三号备用基地转移。那里更隐蔽,补给点也更多,相对安全。”
李云龙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打了个哈欠:“就这事?派个连护送过去不就完了?值得把咱们都薅起来?”
“没那么简单。”楚风摇头,“鬼子接下来的搜捕会空前严密,普通部队护送,目标大,机动性差,一旦遭遇,后果不堪设想。我需要一支最精干、最可靠的小分队,执行这次护送任务。”
他的目光,落在了如同铁塔般沉默矗立的孙铭身上。
“孙铭。”
“到!”孙铭跨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像岩石碰撞般坚实。
“你亲自挑选警卫连里最出色的二十个人,要绝对忠诚,身手好,熟悉山路,有独立作战能力。”楚风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任务,是护送这批‘种子’安全抵达三号基地。路上,一切以他们的安全为最高准则!必要时,可以放弃所有装备,可以绕远路,甚至可以……分散突围。但人,必须尽可能多地给我送到!”
孙铭的瞳孔微微收缩,他听出了团座话语里那份不容置疑的分量。“保证完成任务!”他没有多余的话,只有这六个字的承诺。
“等等!”一个略显激动的声音插了进来。众人回头,只见那个被楚风从独立团“换”来的年轻工程师代表——陈致远,不知何时站在了不远处,他脸上带着知识分子的执拗和愤懑,“楚团长!我们不走!我们是军人,不是累赘!我们要留下来,跟大家一起战斗!我们可以修理枪械,可以帮忙制造……”
“胡闹!”楚风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粗暴的严厉。他几步走到陈致远面前,目光锐利如刀,刺得这个年轻人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战斗?就凭你们那点力气,能拼得过鬼子的刺刀吗?修理枪械?等鬼子冲到眼前,你还有时间摆弄你的螺丝刀吗?!”
陈致远被噎得脸色通红,还想争辩:“可是……”
“没有可是!”楚风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的手指几乎戳到陈致远的鼻子上,因为压抑着情绪而微微颤抖,“你以为留下就是勇敢?就是贡献?狗屁!那是愚蠢!是短视!”
他猛地收回手,指着周围那些被惊醒、正茫然看过来的士兵,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你看看他们!他们流血牺牲,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读过书、有脑子的人,能有机会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更厉害的枪炮,更有效的药品!是为了将来,咱们的中国,不再受人欺负!”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盯着陈致远,也像是在对所有人宣告,语气沉重而痛心: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你们是未来的种子!比大炮重要!比我这个团长重要!明白吗?!”
“这是命令!”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在山谷清晨的空气中炸开,带着不容抗拒的决绝。
陈致远愣住了,他看着楚风那双布满血丝却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眼睛,看着周围士兵们沉默而复杂的目光,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他张了张嘴,最终,所有的不甘和委屈都化作了一声哽咽,重重地低下了头:“……是。服从命令。”
李云龙抱着胳膊在一旁看着,咂了咂嘴,没说话。他心里清楚,楚胖子这话虽然难听,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这些文化人,有时候就得这么敲打。
赵刚走上前,轻轻拍了拍陈致远的肩膀,温言道:“陈工,楚团长说得对。保存力量,是为了将来更大的贡献。你们的战场,不在这里。”
**(二) 无声的启程**
孙铭的动作极快。不到半个小时,一支由二十名精锐警卫组成的护送小队已经集结完毕。他们卸下了不必要的负重,只携带足够的弹药、少量急救药品和高能量口粮,武器也以冲锋枪和驳壳枪为主,便于近战和快速机动。
另一边,被转移的人员也默默准备着。几十个年轻的学生脸上还带着稚气和惶恐,紧紧跟着林婉柔;几个工程师和技术员则面色凝重,默默收拾着他们视若珍宝的图纸、工具和少量仪器,用油布包裹了一层又一层。没有人说话,一种压抑的、离别的氛围笼罩着他们。
楚风亲自来到这支特殊的队伍前。他没有再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目光缓缓从每一张年轻的、或不再年轻却带着书卷气的脸上扫过。
“路上,听孙连长指挥。”他最终只说了这么一句,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他看向林婉柔,点了点头。林婉柔抿着嘴唇,用力回望着他,眼神里有担忧,有理解,也有不容置疑的坚定。
孙铭走到楚风面前,最后一次立正敬礼:“团座,我们出发了。”
楚风抬手回礼,手放下时,看似随意地搭在孙铭的胳膊上,用力捏了捏,低声道:“活着回来。他们……和你,都要活着。”
孙铭感到胳膊上传来的巨大力量,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点了一下头,转身,对着小队一挥手:“出发!”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依依惜别。这支小小的队伍,像一滴水银,悄无声息地滑入山谷边缘茂密的枯木林,很快便消失在灰白色的晨雾和嶙峋的山石之后。
楚风站在原地,久久地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直到李云龙粗声粗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行了,楚胖子,别跟个娘们似的望穿了!有孙铭那小子在,出不了大事!咱们还是琢磨琢磨,怎么应付接下来鬼子的疯狗咬吧!”
楚风缓缓转过身,脸上所有属于个人的担忧和柔软都已褪去,只剩下冰冷的理智和坚毅。他看向李云龙和赵刚,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那就让他们来。”
“看看是他们的牙口硬,还是咱们这群没了窝的狼,骨头更硬!”
山谷里,风声呜咽,仿佛在回应着他的话语。
而此刻,远去的“种子”队伍,正踏着未知的艰险,走向生存的希望,也走向一个民族未来的、微弱的,却必须守护的星火。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