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唯有石台上那枚“蕴月珠”散发的皎皎清辉,与夏林氏怀中“阳燧珠”透出的融融暖光交织流淌,如同日月同悬,将这片地下空间映照得朦胧而神圣。空气中弥漫着精纯平和的太阴月华与太阳精火气息,原本阴冷潮湿的洞穴,此刻却温暖如春,灵气氤氲。
夏林氏盘膝坐于聚灵石台前,双目微阖,面容恬静,进入了深沉的入定状态。《太阴养元篇》的法诀如同清泉,在她心间缓缓流淌。她不再像之前那般强行催谷、榨取潜力,而是顺应着法门的引导,如同呼吸般自然。
左手虚托“蕴月珠”,精纯冰冷的太阴月华之力如同银色溪流,自劳宫穴缓缓注入,循着手太阴肺经,流过受损的经脉,所过之处,如同甘霖洒落焦土,带来沁人心脾的清凉与滋养,将灰色剑气残留的阴寒剧毒丝丝化去,修补着细微的裂痕。
右手轻按“阳燧珠”,至阳至刚的太阳精火之气则如同温暖的阳光,自手厥阴心包经涌入,驱散着脏腑深处的寒邪,煅烧着淤积的暗伤,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一阴一阳,两股性质截然相反却又同源共济的力量,在她体内沿着玄奥的路线并行不悖,最终汇入丹田气海。那团原本黯淡微弱的灰白气旋,在得到如此精纯本源的滋养后,如同久旱逢甘霖,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壮大、凝实!气旋中心,一点混沌的光晕逐渐亮起,隐隐呈现出日月交辉的奇异景象!
她的呼吸变得绵长而深远,每一次吸气,都仿佛将洞中氤氲的灵气纳入体内,每一次呼气,则吐出些许驳杂的浊气。肌肤表面,渗出细密的、带着腥臭的黑色汗珠,那是体内淤积的毒素和杂质被排出的迹象。左肩和右臂的伤口处传来麻痒的感觉,新的肉芽正在阴阳之力的共同滋养下快速生长。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日,也许是数日。当夏林氏再次睁开双眼时,眸中神光湛然,深邃如潭,再无之前的疲惫与浑浊。她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气息悠长,竟在空气中凝成一道尺许长的白练,久久不散。
伤势虽未痊愈,但已然稳固!内息澎湃充盈,比受伤前更显精纯凝练!她对阴阳之力的感悟和掌控,更是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那种如影随形的虚弱感和死亡阴影,终于被驱散了大半!
她缓缓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体内传来一阵轻微的爆豆声响,充满了力量感。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左手肌肤温润如玉,泛着淡淡的月辉,右手则温暖有力,隐有金芒流转。日月双珠在她掌心微微震颤,传来亲昵的共鸣。
“静虚子前辈……多谢馈赠。”她对着空寂的石室躬身一拜,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这位素未谋面的前辈,留下的传承,无疑是雪中送炭,给了她逆转死局、继续前行的资本。
她不再耽搁,将日月双珠小心收入怀中特制的内袋,贴身藏好。又将石壁上《太阴养元篇》和《九曜残解》的最后部分牢牢记住,确认再无遗漏后,才转身走出石室,重新合上那道隐蔽的石门。
外间的溶洞依旧静谧,聚灵石台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夏林氏走到洞口,拨开藤蔓,外界已是黑夜,繁星满天,山风凛冽。但她此刻却感觉不到多少寒意,日月双珠自行运转,在体表形成一层薄薄的阴阳气膜,寒暑不侵。
她需要尽快离开这里。虽然此地隐蔽,但“鬼眼”的追兵如同跗骨之蛆,难保不会寻来。而且,她必须将静虚子传承的消息,以及“鬼眼”炼制“伪钥”、图谋“墟眼”的惊天阴谋,尽快传递出去。
下一个目标,是找到城镇,打探消息,并寻找可能存在的、对抗“鬼眼”的盟友。“巡天司”的出现,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
她辨认了一下方向,根据记忆和星辰方位,朝着东南方——应该是人口更稠密、信息更灵通的方向,迈开了脚步。她的步伐沉稳而轻盈,落地无声,仿佛融入了夜色之中。伤势虽未痊愈,但实力大增的她,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足以应对大部分危险。
然而,她刚走出不到十里,怀中的日月双珠突然同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这次悸动并非预警危险,而是一种……仿佛被远方同源气息吸引的共鸣感!
共鸣感指向的方向,并非东南方的城镇,而是……东北方一片更加荒芜、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
那里有什么?另一处与“三云拱钱”相关的遗迹?还是……静虚子留下的其他后手?亦或是……“鬼眼”设置的又一个陷阱?
夏林氏停下脚步,望向东北方那片在夜色下如同巨兽脊背般起伏的山峦,眉头微蹙。这突如其来的共鸣,打乱了她原本的计划。
是遵循原计划前往城镇,还是……循着这神秘的共鸣,去东北方的群山一探究竟?
前路,再次出现了迷雾重重的岔路口。
喜欢半截刚传说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半截刚传说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