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麓书院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
这一日,山长宋鸿儒难得地放下繁忙的院务,亲自在雅致的“松涛阁”内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友。
来者乃是他在京城为官时的故交,曾任国子监司业的文渊先生,如今虽已致仕,但清名犹在。
文渊先生身边还跟着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孙儿,名唤文瑾,看起来有些瘦弱,但眼神清澈,显得十分乖巧。
宋鸿儒与文渊先生相对而坐,中间一壶清茶,几碟茶点。
宋鸿儒看着老友,目光又慈祥地落在那孩子身上,关切地问道:“文瑾近日课业如何?身子骨可好些了?我看他脸色似比上次见时红润了些。”
文渊先生捋须叹道:“课业倒是肯用功,只是这身子……唉,仍是时好时坏,不禁风吹,叫人忧心。
比不得你这书院里的学子,听闻个个都是龙精虎猛,才华横溢。”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和羡慕,“倒是你,放着京中的高官厚禄不要,跑到这县城来当个山长,图个清闲自在。
瞧瞧你这地方,青山绿水,书声琅琅,真是羡煞我也。
等我彻底安顿好了,也来你这书院讨个闲职,当个夫子,过过这闲云野鹤的日子算了。”
宋鸿儒闻言,朗声笑道:“求之不得!你若肯来,我这山长之位让与你做也无妨。”
他顿了顿,饮了口茶,神色转为认真,“不过,说来也怪,自从来此,心境确与在京时不同。
尤其是近来,书院里来了几个学生,倒是让我这‘清闲’日子,也变得更有滋味了。”
“哦?是何等样的学生,能让你宋大山长如此称赞?”文渊先生好奇地问道。
“是四个兄弟,姓杨,来自本县临榆镇。”
宋鸿儒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家境原不算富庶,但兄弟四人皆是人中龙凤。
今年童生试,包揽了案首、第三、第六和二甲第三。
难得的是,不仅天资聪颖,更兼刻苦勤勉,心性沉稳。
自他们入院后,那股子钻劲和韧劲,竟是带动了整个书院的学习风气,以往一些浮躁的子弟,如今也知埋头用功了。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文渊先生听得啧啧称奇:“一家四子,皆如此出色?这可真是文坛佳话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见上一见。”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话音未落,就听阁外传来恭敬的请示声:“学生杨景韬\/杨景熠\/杨景邦\/杨景明,求见山长,有经义上的疑问想请教先生。”
宋鸿儒与文渊先生相视一笑:“快请进。”
门被推开,杨家四兄弟鱼贯而入。
他们皆身着书院统一的青衿,身形挺拔,举止从容。
见到有客人在,四人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整齐地向宋鸿儒和文渊先生行礼,姿态不卑不亢,气度沉静。
文渊先生仔细打量着这四个少年郎。
但见为首的杨景韬眉目清朗,气质温润;其后的杨景熠眼神灵动,透着机敏;杨景邦身形最为健硕,眉宇间隐有英气;最小的杨景明则略显文弱,但目光专注沉静。
四人站在那里,便如芝兰玉树,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清正之气。
文渊先生越看越是欣赏,忍不住对身后的孙儿文瑾低声道:“瑾儿,你且看看这四位兄长。学问好,精气神更足。
这便是你该效仿的榜样,读书做人,当如是也。”
文瑾仰头看着四位出色的兄长,眼中流露出明显的钦佩和向往,认真地点了点头。
宋鸿儒正欲为双方引见,异变陡生!
一直安坐的文渊先生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他猛地用手捂住右下腹,身体不受控制地蜷缩起来,痛苦地呻吟出声:“痛……好痛……”
“祖父!祖父您怎么了?”文瑾吓得小脸煞白,慌忙扶住祖父。
宋鸿儒也是大惊失色,连忙起身:“文渊兄!?”
只见文渊先生已是痛得浑身颤抖,话都说不出来,转眼间竟双眼一翻,昏厥过去,不省人事!
“快!快去请大夫!请县城最好的大夫来!”宋鸿儒急忙对闻声进来的书院仆役喊道,一边帮忙将文渊先生平放在一旁的榻上。
阁内顿时乱作一团。
文瑾吓得哭了出来,抽噎着道:“宋爷爷……祖父他……他时常会这样腹痛……在京时,太医院的太医们看了多次,都说是‘肠痈’之症,只能开些汤药缓解,却无法根除,说……说此病甚是凶险……”
很快,县城里两位有名的大夫被紧急请来。
他们轮流诊脉,查看腹痛之处,皆是面色凝重,摇头叹息。
“山长,这位老先生这确是肠痈急发,而且来势汹汹,痈脓内溃之象已现。”
“恕老夫无能,此乃内里重症,非寻常药石可医。眼下……只能先用些止痛散瘀的方子缓解,但能否熬过这一关,实在……难说啊。”
两位大夫的话如同冰水浇头,让宋鸿儒和文瑾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连太医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在这县城之中,更是希望渺茫。
就在一片绝望慌乱之际,一直紧锁眉头、紧张关注着情况的杨景韬,脑海中如同闪电般划过一个念头!
他想起了妹妹景曦那次郑重其事的“坦白”——她说她在那个“异世界”里,医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超越了她所知的太医院院首!
她当时还举例说了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肠痈!
虽然那番话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联想到景曦拿出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方子(卤味、奶茶、锻体法、制冰术),以及她近来偶尔提及的一些极其精辟的医理……
一个大胆的、几乎是孤注一掷的想法在他心中生成。
他猛地抬头,看向焦急万分的宋鸿儒,上前一步,郑重地拱手道:“山长!学生或许……知道有一人,有可能医治此文老先生!”
“谁?快说!”宋鸿儒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忙问道。
“是学生的妹妹,杨景曦!”杨景韬语气坚定,“她……曾得她师父传授医术,于外科一道尤为精通!她曾言,肠痈之症,并非绝路,她有特殊之法或可一试!
请山长立刻派人,与学生一同快马加鞭回临榆镇,请妹妹前来!”
妹妹?师父传授?外科精通?
这番话若是平时说来,必定引人怀疑。
但此刻,看着杨景韬那异常认真和笃定的眼神,联想到这四兄弟平日的沉稳绝非信口开河之人,再结合文渊先生已是危在旦夕……
宋鸿儒只是略一沉吟,当机立断:“好!景韬,你立刻带上书院最快马匹和最机灵的小厮,火速去请令妹!无论如何,务必尽快将她请来!一切,就拜托了!”
“是!学生定不辱命!”杨景韬重重一揖,转身便与那名被点名的小厮飞奔而出,马蹄声急促地敲打着青石板路,朝着临榆镇的方向绝尘而去。
松涛阁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所有人的希望,此刻都系于那疾驰而出的少年,以及他口中那位神秘的、精通医术的妹妹身上。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