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分工,杨家人说干就干。
翌日天还未大亮,杨父、杨二伯便带着杨景曦、杨景凯和杨景钧,一行五人带着扫帚、抹布、水桶等物,兴致勃勃地赶往镇上的新铺面。
打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本色木门,一股因久未通风而产生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空荡荡,墙角结着蛛网,地上积着薄灰,但阳光透过宽敞的门板缝隙照射进来,能清晰看到飞扬的尘粒,也照亮了这间方正规整、潜力无限的铺面。
“凯哥儿,钧哥儿,先打水来,把里里外外彻底冲洗一遍!”
杨二伯嗓门洪亮,指挥若定。
“哎!”杨景凯和杨景钧响亮的应了一声,提起水桶就奔向后院那口甜水井。
杨景曦则仔细打量着格局。
临街的堂屋足够摆放五张方桌并二十几条长凳。
后院的灶房虽旧,但灶台、橱架一应俱全,只需彻底擦洗。
那口井更是宝贝,用水方便至极。
“爹,二伯,”她指着堂屋最里面靠墙的位置,“这里可以砌一个砖泥的台子,上面放大卤锅,下面留灶口添火,既显得干净整齐,又能一直给卤味保温。”
“好主意!”杨父点头,“二哥,我去寻泥瓦匠,你带着他们先把清洁做了。”
整整三天,杨家人几乎泡在了这铺子里。
杨父请来的泥瓦匠按要求砌好了卤味台。
大伯母林氏从家里搬来了闲置的碗柜,擦得油光锃亮。
杨景曦带着杨景凯和杨景钧用便宜的粗布做了崭新的桌布和门帘,绣上简单的“杨记卤味”字样。
杨二伯则不知从哪淘换来两个大大的灯笼,写上招牌字,预备晚上挂在门口。
杨老爷子也没闲着,亲自去定了块榆木匾额,请镇上字写得最好的老先生题了“杨记卤味”四个端正的大字。
开张前夜,一家人聚在铺子里做最后的准备。
崭新的匾额挂上了门楣,红布覆盖着。
灯笼点亮,映照得屋内窗明几净,桌椅井然,那口巨大的卤锅坐在新砌的台子上,锅盖边缘丝丝缕缕地冒出浓郁诱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空间。
看着这焕然一新的铺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创造与期待的喜悦。
“真好……”杨老太太喃喃道,眼中有些许泪光。
从路边摊到这般体面的铺子,这是她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第二天一早,吉时已到。
覆盖匾额的红布被杨老爷子和杨景曦一同拉下,“杨记卤味”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杨二伯点燃了长长的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瞬间吸引了整条街的目光和耳朵。
许多原镇西口的老主顾循声而来,更有无数被热闹和新铺面吸引的新客人围拢过来。
杨景曦站在门口,笑着高声宣布:“各位乡亲父老,新铺开张,大吉大利!今日小店卤味,一律买三送一!买满十文,另送秘制炸黄豆一碟!欢迎大家尝鲜!”
买三送一!还有赠品!
这新鲜实惠的促销手段立刻点燃了人群的热情。
“给我来三份大肠!送的我要猪头肉!”
“我要四份素鸡,是不是送一份?”
“丫头,给我凑十文钱的,各样都来点,我尝尝那炸黄豆!”
一时间,铺子里人声鼎沸。
杨父负责切肉称重,手起刀落,又快又准。
杨二伯嗓门洪亮,一边收钱找零,一边招呼客人,维持秩序。
杨景曦则眼观六路,时不时补充货源,提醒后厨加卤,又将一小碟一小碟金黄酥脆的炸黄豆送到符合条件的客人手中。
杨景凯和杨景钧穿梭不停,忙着端送菜品、收拾碗碟、清洗用具。
后院里,大伯母林氏和二伯母李氏守着两个炉子,一个上面坐着翻滚的卤锅,不断加入新的食材和料包;另一个油锅里,正炸着香喷喷的黄豆。
浓郁的卤香混合着豆香,飘散出去老远,勾得路过的人忍不住走进来瞧个究竟。
桌子坐满了,后来的人干脆拿着竹筒或自家碗盆,买了带走。
从开门起,几人几乎就没停过手,额头上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嘴角却始终上扬着。
对面粮店的王掌柜、斜对面肉铺的李掌柜也都让伙计过来买了些尝鲜,算是恭贺邻里新店开张。
就连路过的胡牙人,也挤进来买了一包猪耳朵,笑着对杨父道:“杨老板,恭喜发财啊!这铺子给你们家,真是再合适不过!”
忙碌一直持续到午后未时末,人流才渐渐稀疏下来。
几人累得几乎直不起腰,但看着几乎见底的卤锅和装钱的沉甸甸木匣,都觉得值了。
稍事歇息,匆匆吃了点东西,杨景曦便和杨二伯开始清点今日的收入。
铜板堆成了小山,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小块碎银。
“……八百五十七,八百五十八……一两银子又三百文……二两银子又六百文……”杨景曦数得仔细,杨二伯在一旁拿着账本记录,越记眼睛瞪得越大。
最终数目出来,连一向淡定的杨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足足五两七钱银子!
这还不包括那些因为活动送出去的卤味成本!
要知道,之前摆摊,生意最好的一天,扣除所有成本,净利也就一两多点。
今天虽然做了活动,赠送了不少,但架不住销量暴增,而且铺子里卖的价钱比摊子上还略微提高了两文!
净算下来,今日赚的,怕是比摆摊时三五天赚的还多!
回村的路上,夕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驴车吱呀呀地响,却谁也不觉得累,反而有种兴奋过后的虚脱和满足。
一到家,早已等候多时的家人立刻围了上来。
杨老太太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铺子生意还好吗?”
杨二伯再也忍不住,脸上笑开了花,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好!好得不得了!”
他一把将那个沉甸甸的钱袋子放在桌上,打开口子,白花花的银子和黄澄澄的铜板哗啦啦倾泻出来,堆了满满一桌子!
“这……这都是今天一天挣的?”杨大伯眼睛都直了,声音发颤。
“五两七钱!”杨父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报出数字。
堂屋里瞬间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天爷啊!五两七钱!”
“一天?就一天?”
“我不是在做梦吧!”
大伯母林氏捂着嘴,激动得眼圈发红。二伯母李氏抓着身旁人的胳膊,指甲都快掐进去了。
几个孩子更是围着桌子又蹦又跳,指着银子哇哇大叫。
杨老爷子走上前,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拨弄了一下那堆钱币,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冰凉的触感。
他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激动万分的家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啊!咱们杨家……这日子,是真有奔头了!”
杨老太太则一把拉过杨景曦,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哽咽:“我的好曦儿!真是祖母的福星!咱家的福星!”
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对未来无比灼热的期盼。
那堆银钱的光芒,仿佛照亮了整个杨家的前途,明亮而耀眼。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