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天葫芦藤光华万丈,七彩宝光直冲霄汉。
七个宝葫芦在藤蔓上剧烈摇曳,仿佛拥有生命,迫不及待地要挣脱束缚,各寻其主!
整座不周山似乎都在微微共鸣,山体之上盘绕的玄黄之气加速流转,发出低沉的嗡鸣。
仿佛在为这天地灵根最后的成熟献上礼赞。
“灵机已足,宝葫当熟!”
太清老子手持玉柄拂尘,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目光扫过那七个光华各异的宝葫芦,最终落在那枚通体紫金、道纹最为玄奥深邃的葫芦之上。
“此葫与吾有缘。”
老子言简意赅,一步踏出,身形已至藤前。
他并未直接动手摘取,只是伸出枯瘦却蕴含无穷道韵的手指,对着那紫金葫芦遥遥一点。
嗡!
紫金葫芦光华内敛,瞬间脱离藤蔓,化作一道流光,乖巧地落入老子宽大的袖袍之中,再无半点异象。
老子微微颔首,退回原位,仿佛只是取了一件寻常物事。
“大兄既取,吾亦当取之。”
玉清元始天尊面容威严,目光如电,锁定了那枚通体玄黄、散发厚重戊土之气的葫芦。
他同样一步上前,袍袖轻拂,那玄黄葫芦便自行飞起,落入其袖内乾坤。
“哈哈,该我了!”
上清通天教主性情豪爽,朗笑一声,目光灼灼地看向那枚通体青碧、剑气隐现的葫芦。
他并指如剑,一道无形剑气牵引,青碧葫芦应声而落,被其收入怀中。
三位盘古正宗,道门魁首,取宝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丝毫烟火气,尽显圣人气象。
轮到东皇太一。
这位妖族皇者,金乌帝袍无风自动,头顶混沌钟虚影微微震颤,发出低沉钟鸣,镇压时空。
他目光锐利如刀,直接锁定了那枚通体赤金、锋芒毕露、隐隐有斩断一切气息的葫芦。
“此葫,当为吾妖族杀伐之器!”
太一声音带着天生的傲然,伸手一招。
那赤金葫芦发出一声清越铮鸣,化作一道刺目金虹,落入太一手中,金芒吞吐,锐气逼人。
红云老祖笑容可掬,一团和气地上前:“贫道福缘浅薄,能得此宝已是天幸。”
他看中了那枚通体赤红、隐隐有氤氲红砂虚影流转的葫芦。
那赤红葫芦似乎也感应到红云身上那独特的亲和气息,光华柔和,自行飞入红云怀中。
最后是女娲娘娘。
她莲步轻移,周身造化之气流转不息,目光温婉地落在那枚通体碧绿、生机最为盎然、仿佛蕴含无尽造化的葫芦之上。
“此葫,或与吾道相合。”
女娲素手轻招,碧绿葫芦带着浓郁的生命气息,落入其掌心。
至此,六个光华璀璨、威能无穷的宝葫芦各归其主。
老子得紫金葫芦(后世盛丹,可收万物)。
元始得玄黄葫芦(后世盛三光神水)。
通天得青碧葫芦(后世练成水火葫芦或剑葫)。
太一得赤金葫芦(后世练成斩仙飞刀)。
红云得赤红葫芦(后世练成九九散魂红葫芦)。
女娲得碧绿葫芦(后世练成招妖幡)。
每一个葫芦,都将在未来绽放出震动洪荒的光彩,成为威名赫赫的极品先天灵宝!
藤蔓之上,光华骤然黯淡大半,唯余一枚葫芦孤零零地悬挂着。
这枚葫芦,通体呈现一种混沌未明的灰白之色,个头比其余六个小了一圈。
宝光也显得微弱许多,藤蔓输送来的最后一丝本源之力,似乎都难以支撑它完全成熟,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道玄身上。
红云老祖依旧笑呵呵:“小友,看来这最后一位,便是你的缘法了。”
道玄看着那枚灰白的小葫芦,心中五味杂陈。
“果然…是这枚发育不良的。”
他暗自苦笑,“跟前面六位大佬的极品先天灵宝比起来,这顶多算个上品,还是残次品…命格真是坚挺啊!”
虽有腹诽,但蚊子腿也是肉,何况是先天灵根所结之物。
道玄深吸一口气,压下杂念,上前一步,对着藤蔓恭敬一礼:“晚辈道玄,谢灵根赐宝。”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灰白葫芦摘下。
入手微凉,触感温润,虽光华不显,但内里确实蕴含着一丝先天混沌道韵,只是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消散。
“勉强算个上品先天灵宝胚子吧…”
道玄心中评估,“日后若能寻得机缘温养,或可更进一步。”
就在他摘下葫芦的瞬间,那株支撑了七个宝葫芦、耗尽了最后元气的先天葫芦藤。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枯萎、黯淡,碧玉般的藤身变得枯黄,叶片凋零,仿佛风中残烛,随时会彻底化作飞灰。
道玄心头猛地一跳!
一个后世流传的传说瞬间闪过脑海——女娲造人,所用藤条,便是这先天葫芦藤所化,名曰造人鞭!
乃功德圣器!
“此藤虽枯,但本源未绝!它还有大用!”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道玄脑海。
几乎是本能反应!
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际,道玄眼疾手快,猛地伸手,一把抓住了那正在枯萎的藤蔓根部!
他动作极快,顺势将其连同根部包裹的一小团不起眼的泥土,一并收入了自己的储物法器之中!
这一番操作,兔起鹘落,快得惊人!
场中瞬间安静下来。
三清、女娲、红云、太一,六位大能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道玄身上,带着一丝错愕与探究。
红云老祖眨了眨眼,有些不确定地问:“小友…你这是…?”
饶是太清老子心境古井无波,此刻眼底也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似有不悦,觉得此举有失体面。
通天教主则眼中兴趣更浓,觉得这小师侄行事颇有几分不拘一格的“截”意。
东皇太一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显然觉得道玄在捡破烂。
唯有女娲娘娘,在那藤蔓被收走的刹那,心头莫名一悸,仿佛冥冥中失去了某种极其重要的、与自己未来道途息息相关的缘法!
她秀眉微蹙,清澈的眼眸望向道玄,带着一丝不解和淡淡的失落,但终究没有开口。
道玄感受到那六道目光的压力,饶是脸皮不薄,此刻也有些发热。
他连忙对着众人,尤其是老子和女娲的方向,深深一揖,解释道:
“诸位前辈容禀。晚辈见这灵根为孕育宝葫耗尽本源,行将湮灭,心中实有不忍。
此藤生于不周,承盘古遗泽,纵使枯萎,亦蕴含一丝造化生机。
晚辈斗胆,欲将其收起,或可寻得一线生机,使其不至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若有唐突之处,还望前辈们海涵!”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又抬出了盘古遗泽、造化生机的大旗,倒也合情合理。
老子闻言,眼底那丝讶异化为一丝了然,微微颔首:
“善。万物有灵,存乎一心。汝有此念,亦是缘法。”
师尊开口定调,元始天尊眉头稍展,不再言语。
通天教主笑道:“哈哈,小师侄倒是个念旧的,不错不错!”
红云老祖抚掌:“小友心善,此乃仁德之举。”
太一不置可否。
女娲娘娘心中那丝失落感虽未完全散去,但听了道玄的解释,又见老子认可,也微微颔首,温声道:“道友有心了。”
只是心中那丝若有若无的悸动,却始终萦绕不去。
道玄刚松了口气,正待退回老子身后。
忽然!
他感觉储物袋中,那株葫芦藤根部,那团不起眼的泥土中,传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厚重、温润、蕴含无限生机的磅礴气息!
这气息是如此独特而强大,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灵土!
他心念沉入储物袋,顿时惊得差点叫出声!
只见那团包裹在藤根、原本灰扑扑的泥土,正散发出温润柔和的九彩毫光!
土质细腻如膏,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散发出一种承载万物、孕育万灵的至高土行本源气息!
“这…这是…九天息壤?!”
道玄心中狂吼,激动得差点原地蹦起来!
传说中,洪荒第一神土,女娲造人、大禹治水都离不开的至宝!
蕴含无量造化生机,一粒便可化山岳,一捧可填四海!真正的无价之宝!
比那未成熟的葫芦珍贵了何止万倍!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但眼中的狂喜和激动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这表情变化,自然瞒不过在座的大能。
红云老祖最是好奇,忍不住问道:“小友,何事如此欣喜?莫非那藤根还有玄妙?”
道玄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但声音仍带着一丝激动:“回禀红云前辈,晚辈…晚辈在那藤根之下,发现了一小团泥土,似乎…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他不敢直接说出名字,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哦?”老子目光微动,神念扫过道玄周身(主要是储物袋方向)。
以他的道行,瞬间便感知到了那股透过储物袋缝隙逸散出的、独特的、属于九天息壤的造化本源气息!
饶是老子心性无为,此刻眼中也掠过一丝真正的讶色,随即化为欣慰的笑意:
“竟是九天息壤?此乃洪荒造化神物,承载万物之基,蕴含无量生机。
汝之缘法,果然深厚非常。”
“九天息壤?!”红云老祖惊呼出声,满脸不可思议。
女娲娘娘娇躯微震,美眸中异彩连连,看向道玄的目光充满了复杂。
她主修造化之道,对九天息壤的感应最为强烈,此物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心中那丝悸动瞬间找到了源头!
原来失去的藤,换来的感应在此!
通天教主抚掌大笑:“哈哈!好小子!捡了个‘破葫芦’,却得了块真金!这运气,连师叔我都羡慕了!”
元始天尊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重新审视了道玄一番,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份机缘。
东皇太一眉头微挑,看向道玄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几分正视,但更多的是审视。
九天息壤,连他妖族天庭宝库中也无此物!
“恭喜小友(师侄)!”红云、通天、女娲纷纷开口祝贺,语气真诚了许多。
道玄连忙躬身还礼,脸上笑容灿烂:“多谢诸位前辈!晚辈也是侥幸,全赖师尊福泽庇佑!”他适时地拍了下老子的马屁。
老子抚须微笑,显然对道玄的应对和这份意外收获颇为满意。
此子气运之隆,缘法之深,确是可造之材,首徒之位,当之无愧。
有老子这尊大神在侧,道玄心中大定,知道这九天息壤算是彻底稳了,无人敢动歪心思。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言谈间对道玄这位新晋的太清首徒,态度都亲近了不少。
红云老祖笑道:“今日宝葫各归其主,又见太清道友喜得佳徒,实乃洪荒一大盛事。贫道洞府尚有炉丹将成,便先行告辞了。”
女娲娘娘亦道:“吾亦需回返凤栖山,参悟造化。诸位道友,后会有期。”
、她临走前,又深深看了道玄一眼,目光意味深长。
东皇太一最是干脆,对着三清略一拱手:“三位道兄,告辞。”
言罢,化作一道金虹,裹挟着混沌钟的虚影,破空而去。
红云与女娲也各自驾起祥云,飘然而去。
转眼间,悬崖之上,便只剩下三清与道玄四人。
太清老子看向道玄,声音平和:“徒儿,随为师回昆仑。”
“是!师尊!”道玄恭敬应道,心中充满期待。
昆仑山,圣人道场,他终于要踏足其中了!
通天教主笑道:“大兄收得佳徒,可喜可贺!吾等速回昆仑,也好让师侄见识见识吾等道场气象!”
元始天尊亦道:“善。”
老子微微颔首,手中玉柄拂尘轻轻一挥。
刹那间,一道清光自九天垂落,化作一座横跨亿万里的白玉金桥,一端落于不周山崖,一端没入西北虚空深处!
“走。”
老子当先踏上金桥。
道玄紧随其后,元始、通天亦踏上金桥。
金桥光华流转,载着四人,无视了空间距离,瞬息间便消失在茫茫天际。
不周山的风,依旧呼啸,悬崖之上,只余下那藤蔓扎根处的一个小小浅坑,见证着方才那场震动未来洪荒格局的灵宝分配与师徒缘起。
金桥横空,跨越无垠洪荒。
道玄立于桥上,只觉脚下稳固如山,四周景物飞速倒退,化为模糊的光影线条。
罡风、乱流、空间褶皱,尽数被金桥散发的清光抚平,如履平地。
不过片刻光景,前方景象豁然开朗。
但见那:
烟霞凝瑞霭,日月吐祥光。
老柏青青与山岚,似秋水长天一色;
野卉绯绯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
彩色盘旋,尽是道德光华飞紫雾;
香烟缥缈,皆从先天无极吐清芬。
仙桃仙果,颗颗恍若金丹;
绿杨绿柳,条条浑如玉线。
时闻黄鹤鸣皋,每见青鸾翔舞。
红尘绝迹,果然是福地圣境;
碧雾漫天,端的是洞天仙乡。
正是那万山之祖,仙家圣地——昆仑山!
金桥落于山前一座巨大的白玉广场之上。
广场尽头,矗立着一座古朴恢弘的道宫,匾额上书三个道韵天成的大字——玉清宫!
此为元始天尊道场。
而在昆仑山脉深处,另有两座气象万千的宫殿遥遥相对,一者清静无为,紫气东来,正是老子的太清宫;
一者剑气凌霄,生机勃勃,乃是通天的上清宫。
三清道场,鼎足而立,共撑昆仑圣境!
“徒儿,此乃昆仑。”老子声音传来。
道玄望着眼前这仙家气象,感受着比不周山更为精纯浓郁、却又温和无比的先天灵气,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弟子…弟子…”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形容。
通天教主笑道:“哈哈,小师侄,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看。先随你师尊去太清宫安顿吧。”
老子对元始、通天道:“二弟,三弟,吾先带徒儿回宫。”
元始、通天点头。
老子袖袍一卷,一道柔和清光裹住道玄。
下一刻,两人已出现在另一处清幽所在。
但见:
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
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
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
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
一座古朴道宫坐落其中,并无玉虚宫那般宏大威严,却更显返璞归真,道韵天成。
宫门之上,无有匾额,却自然流转着“太清”道韵,正是老子清修之所——太清宫!
宫门无声开启,祥云自生,瑞气结灵,并无童子迎候,一派清净无为气象。
老子引道玄入宫,宫内陈设极为简单,一蒲团,一丹炉,一云床而已,却处处透着大道至简的韵味。
“汝既入吾门,当明吾道。”
老子于云床上坐定,声音平和,“吾之道,曰‘无为’,曰‘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开始为道玄讲述太清大道根本,字字珠玑,蕴含天地至理。
道玄屏息凝神,盘坐于蒲团之上,用心聆听。
他元神之中,那得自悟道茶树的道韵与老子所讲大道相互印证,往日诸多修行关隘,竟有豁然开朗之感!
顶上三花虚影隐现,五气流转不息,真仙圆满的境界竟隐隐有松动之象!
老子讲道,不显异象,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滋养着道玄的道基与元神。
不知过了多久,老子停下讲道。
“汝初入门庭,根基尚需打磨。此乃《太清仙诀》根本法门,与《九转玄元功》炼体之法,当勤加修习。”
老子一指点出,两道清光没入道玄眉心。
浩瀚玄奥的经文瞬间烙印在道玄识海深处。
“多谢师尊传法!”
道玄激动拜谢。这可是圣人亲传的根本大法!
“宫后有静室丹房,汝可自择一处清修。”老子闭目,“去吧。”
“是,弟子告退。”道玄恭敬退出大殿。
殿外空寂,唯有清风拂过松竹,带来阵阵草木清气。
道玄深吸一口昆仑仙气,顿觉神清气爽,灵台清明。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紧闭的殿门,心中充满感激与坚定。
昆仑山,太清宫,太清首徒!
他的洪荒之路,此刻才真正踏上了通天之阶!
喜欢洪荒:玄门首徒是恶蛟?元始疯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洪荒:玄门首徒是恶蛟?元始疯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