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朔日,天色未明,南皮城外十里处的皇家猎苑(前朝所遗,经整修启用)已是人声鼎沸,火把如龙。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场中冲天的肃杀之气。今日,便是张圣定下的冬狩大典,亦是渤海镇海军力的一次盛大检阅。
猎场依山傍水,视野开阔。观礼台设于北侧高地,张幕设案,可俯瞰全场。天色微熹时,受邀观礼的渤海郡内文武官吏、地方耆老、士族代表,以及周边州郡(乃至许都、冀州)的使者、商贾代表,已陆续按序入座。众人神色各异,或期待,或凝重,或暗藏机锋,目光皆聚焦于空置的主位。
徐元、甄俨等人周旋于宾客之间,应对得体。蔡琰亦在席中,位置靠近主位侧后方,她今日穿着较为正式的浅青深衣,外罩狐裘,气质清雅,安静地翻阅着手中的议程册,偶尔抬眼望向入口,眸中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赵雨则一身戎装,作为今日护卫统领之一,按剑立于观礼台侧下方,英姿飒爽,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全场。
辰时正,号角长鸣,鼓声震天。张圣在赵云、黄忠等大将簇拥下,缓步登上观礼台。他未着官服,而是一身玄色劲装,外罩猩猩红大氅,腰佩宝剑,龙行虎步,顾盼自雄,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自然流露。
“参见将军!”台上台下,数万人齐声高呼,声浪滚滚,震得积雪簌簌落下。
张圣立于台前,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并未多言,只沉声道:“开始!”
第一项,步兵演武。随着令旗挥动,五个方阵,共计五千步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墙而进。刀盾手、长枪兵、弓弩手层次分明,动作刚劲有力,杀气腾腾。尤其是弓弩手齐射环节,箭矢破空,密集如雨,精准地覆盖了远处的箭靶区域,引得观礼台上阵阵低呼。
“队列严整,号令如一,确是精兵!”有懂行的使者低声赞叹。
“听闻张镇东练兵有独到之法,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接下来是骑兵突击。赵云亲率两千精骑,分为数队,在广阔的猎场上纵横驰骋,时而迂回包抄,时而正面突击,马蹄声如奔雷,卷起千堆雪。骑兵们在马背上娴熟地施展骑射、劈砍,动作流畅,人马合一,展现出极高的训练水准。赵云一马当先,银枪白马,所过之处,引得一片喝彩。
“常山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
“如此骑军,天下罕有!”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屏住呼吸的,是随后出场的神机营。当数十名士兵推着十门以红布覆盖的轻型野战炮进入场地,以及数百名手持燧发长枪(仅作展示,未实弹)的火铳手列队时,观礼台上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议论。
“此乃何物?”
“莫非就是传闻中的……火炮?”
红布掀开,黝黑的炮身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周霆一声令下,炮手们熟练地装填(训练弹),瞄准远处预设的一片废弃石垒。
“放!”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巨响接连爆发,火光闪烁,浓烟弥漫。即便只是训练弹,那巨大的声响和喷吐的火舌,以及远处石垒被“击中”(预设效果)时腾起的烟尘,依旧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与听觉冲击。观礼台上许多人骇然变色,甚至有人惊得从座位上站起。
紧接着,火铳手队列表演了轮流齐射(空枪击发)与快速装填(简化演示)的动作,虽然未发射实弹,但那整齐划一、充满节奏感的动作,以及燧发枪机括击打火石的“咔哒”声连成一片,依然透露出一种冷兵器时代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杀戮效率。
“妖……神器!此真乃神器也!”有士族老者颤声喃喃。
“难怪……难怪袁本初十万大军亦铩羽而归……”来自冀州的使者脸色发白,低声对同伴道。
许都来的使者则面色阴沉,手指紧紧攥着衣袖,显然被这超越认知的武力深深震撼。
蔡琰看着场中那令人震撼的景象,再望向台上那个挺拔自信的身影,心中波澜起伏。她知他拥有奇技,却不知竟是如此惊世骇俗之力。这力量足以摧城拔寨,亦能守护一方。她下意识地抚上袖中那方他赠送的歙砚,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
赵雨在台下,看着火炮轰鸣、火铳如林,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这就是她追随的兄长,拥有着改变时代的力量!
军事演武环节在震撼与压抑的气氛中结束。接下来是传统的冬狩环节。张圣翻身上马,接过赵云递来的强弓,朗声道:“诸君,且看我渤海儿郎手段!”言罢,一夹马腹,率先冲向猎场深处。赵云、黄忠等将领以及精选的数百骑士紧随其后。
马蹄踏雪,旌旗招展。张圣弓马娴熟,箭无虚发,接连射倒数头被驱赶出来的鹿獐。赵云、黄忠更是勇不可当,引得场上阵阵欢呼。这场狩猎,与其说是获取猎物,不如说是武勇与士气的展示。
午后,大典进入尾声。所有猎物被陈列于台下,堆积如山。全军将士重新列队,肃立无声,唯有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张圣再次登上观礼台,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宾客,最后落在自己的军队方阵上,声若洪钟,传遍四野:
“今日演武冬狩,非为炫耀武力,实为告知天下!我渤海,有保境安民之志,亦有挫败一切来犯之敌之能!”
“乱世之中,仁政需有利剑守护!太平之望,需用铁血铸就!”
“凡欲犯我疆土、害我百姓者,无论来自何方,是何名号,皆如此獐鹿——”
他猛地抽出宝剑,指向台下堆积的猎物,剑气森然:
“必为我渤海铁军,碾为齑粉!”
“万岁!万岁!万岁!”数万将士举兵怒吼,声震寰宇,杀气直冲云霄。许多观礼者被这冲天的气势所慑,面色发白,噤若寒蝉。
冬狩大典,在绝对的武力展示与毫不掩饰的强硬宣言中落下帷幕。消息随着各方使者和商队的离开,必将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是夜,将军府设宴,款待今日有功将士及重要宾客。府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气氛热烈而又微妙。
张圣忙于应酬,周旋于各方之间。蔡琰作为文官代表,亦需出席,她举止得体,言谈清雅,与几位士林名宿相谈甚欢,偶尔与张圣目光交汇,皆能心领神会。赵雨则卸了戎装,换上一身利落的锦袍,跟在张圣身侧,如同最忠诚的护卫,眼神始终不离他左右。
宴至中途,张圣借故离席,信步来到府中梅园。寒月清辉,映照积雪,数株红梅傲然绽放,暗香浮动。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驱散了些许酒意。
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不必回头,他也知道是谁。
“文姬也出来透气?”他并未转身。
蔡琰走到他身侧,与他并肩而立,望着月下红梅,轻声道:“将军今日……很是不同。”
“哦?有何不同?”
“平日将军,沉稳内敛,如渊渟岳峙。今日……则如出鞘利剑,锋芒毕露,令人不敢直视。”蔡琰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感叹。
张圣转头看她,月光下她的侧脸清冷如玉:“吓到你了?”
蔡琰微微摇头:“不曾。只是……更清楚地看到,将军肩上担着何等重量。”她顿了顿,“这乱世,或许真需将军这般人物,方能终结。”
张圣心中一动,伸手握住她微凉的手:“若我真是那柄利剑,文姬可愿做我的剑鞘?”这话已近乎直白的表白,在寂静的梅园中格外清晰。
蔡琰身体微颤,却没有挣脱,良久,低声道:“剑鞘……或不能约束利剑锋芒,但愿……常伴左右,略减其杀伐之气。”
张圣闻言,将她轻轻揽入怀中。她没有抗拒,将头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受着这份在乱世中弥足珍贵的温暖与信任。梅香氤氲,月色朦胧,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
而在不远处廊下阴影中,甄姜静静立着,看着梅林中相拥的二人,手中端着的醒酒汤早已凉透。她默默站了片刻,最终悄然转身,消失在黑暗里,唯有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散落在寒夜之中。
赵雨寻来时,正见到张圣与蔡琰相拥的一幕。她脚步一顿,咬了咬唇,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被坚定取代。她默默退开,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无论如何,她都会守在他身边,以她的方式。
冬狩大典的余波,正随着寒风,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渤海的实力已亮于天下,接下来的,必将是更加汹涌的暗流与更加激烈的碰撞。但此刻,拥着怀中温香软玉,张圣的目光穿过梅枝,望向漆黑的天际,心中无比笃定。他已亮剑,静待八方风雨。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渔皇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