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那声熟悉的“恭喜发财”终究还是没能躲过去,李云龙对着电话哼哼哈哈了半天,最终“忍痛”承诺上缴此次“缴获”的六成装备,才在旅长心满意足的笑骂声中挂断了电话。
“这个林峰……”李云龙放下电话,又是心疼又是得意地咂咂嘴,“他娘的,每次都给老子整这么大的动静,老子这点家底都快被旅长掏空了!”话是这么说,但他脸上那藏不住的笑意,分明写着“老子愿意”。
赵刚在一旁笑着摇头:“老李,你就知足吧。没有林峰,咱们旅现在估计还在为每个战士能不能分到五发子弹发愁呢。现在倒好,咱们一个旅的装备,都快赶上鬼子一个甲种师团了!剩下的四成,也足够咱们旅再扩编两个团了!”
“嘿嘿,那倒是!”李云龙搓着手,眼睛放光,“老赵,赶紧的,通知各团,派人来旅部领装备!告诉他们,这都是林峰同志‘千辛万苦’从鬼子手里‘抢’回来的,都给老子省着点用,谁要是敢浪费,老子扒了他的皮!”
独立旅再次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各团主官兴高采烈地带着运输队来到旅部,看着堆积如山的日式步枪、机枪、迫击炮,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对林峰这个“财神爷”更是感激涕零。孔捷、丁伟等人闻讯,少不得又提着地瓜烧跑来“打秋风”,李云龙这次难得大方,每家都分了些“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乐得几位老兄弟直夸李云龙够意思。
而这一切喧嚣的源头,磐石纵队的缔造者林峰,此刻却远离了这些纷扰,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消化、整合与扩张之中。
平安县城外的秘密山谷,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和训练场。山谷深处,更是戒备森严,隐藏着磐石纵队的核心机密。
系统空间内此次“春季攻势”的爆装奖励,堪称海量。林峰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装备合理地分配下去,进一步强化部队的战斗力。
步兵武器的换装被放在了首位。之前部队虽然已经大量装备了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但仍有部分战士使用的是莫辛纳甘或中正式步枪。此次,林峰大手一挥,将系统爆出的以及之前库存的所有波波沙-41冲锋枪和ppS-43冲锋枪全部下发,要求做到主力作战部队步兵人手一支冲锋枪,副射手和精确射手则配发加装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或三八式步枪。班排一级的支援火力更是得到了空前加强,每个步兵班确保一挺dp-28轻机枪或捷克式Zb-26轻机枪*,每个排加强一个装备两挺SG-43 郭留诺夫重机枪或九二式重机枪的火力班。
一时间,整个磐石纵队的主力步兵营、连,彻底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火力的普及。战士们抚摸着手中崭新的、泛着蓝光的冲锋枪和机枪,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充足的弹药配给(每人随身携带基数至少200发冲锋枪弹或100发步枪弹,另有多基数的辎重储备),更是让战士们底气十足。用一些老兵油子的话说:“以前打仗是算计着子弹打,现在是琢磨着怎么用最爽的方式把子弹泼出去!”
炮兵的强化更是重中之重。新获得的SU-76自行火炮被编入了新成立的装甲突击营(暂编,目前主要由坦克和自行火炮构成)。这门拥有76.2毫米口径火炮的钢铁怪兽,虽然装甲相对薄弱,但其机动性和火力支援能力,对于缺乏反坦克能力的日军而言,同样是噩梦般的存在。它与t-34\/76、t-70**组成的混合装甲分队,使得磐石纵队拥有了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机械化突击力量。
原有的炮兵团则迎来了新的“大杀器”组件——**bm-13“喀秋莎”火箭炮**的四分之一部件。虽然暂时无法组装成型,但这无疑指明了未来炮兵发展的终极方向之一。林峰下令,抽调最可靠的工程师和技术兵,成立专门的“火箭炮项目组”,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开始研究这些部件,并为未来接收完整火箭炮做准备。同时,此次还补充了数门**ZIS-3 76.2mm野炮**和**m-30 122mm榴弹炮**,使得炮兵团的直属重火力连规模进一步扩大。炮神赵守田麾下能够直接指挥的重炮,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量。
航空大队同样迎来了新的伙伴。两架崭新的雅克-1战斗机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航空大队的制空作战能力。加上原有的伊-16、拉-5,以及专门负责对地攻击的伊尔-2和佩-2,磐石纵队的空中力量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执行争夺制空权、对地支援、战术轰炸等多种任务。林峰特别指示航空大队大队长,要加强飞行员与地面部队的协同训练,尤其是为坦克部队和突击步兵提供及时的空中掩护和火力清除。
后勤和保障部门同样忙碌。海量的军用罐头、压缩干粮、药品(特别是盘尼西林)、被服、燃油被分发下去,确保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持续作战能力。野战医院的规模再次扩大,设备更加齐全,甚至拥有了可以进行简单外科手术的移动手术车。小型发电机组和野战电话系统的普及,使得纵队的指挥、通讯和基层部队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除了装备的更新换代,部队的编制和人员也进行了优化调整。随着此次战役的胜利和影响力的扩大,前来投奔的青壮年和部分地方武装络绎不绝。林峰本着精兵原则,严格筛选,又吸收了近两千名合格兵员。磐石纵队的总兵力,已经悄然突破了八千人大关,直逼万人规模!
以此为基础,林峰对纵队架构进行了微调:
- 下辖三个主力步兵团(每团约2000人,火力配置远超常规团)。
- 一个炮兵团(囊括所有重炮、野炮、迫击炮单位,以及未来的火箭炮)。
- 一个装甲突击营(目前下辖坦克连、自行火炮连各一,以及配套的步兵和工兵)。
- 航空大队。
- 利刃特种大队。
- 骑兵侦察团(由原骑兵连扩编而来)。
- 以及直属的警卫营、工兵营、通讯营、运输营、野战医院等后勤技术单位。
如此庞大的编制,如此豪华的装备,使得磐石纵队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纵队”,但其实际战斗力,已经远超八路军常规的旅级、甚至师级单位。林峰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因此严格要求各部注意保密,番号对外仍沿用之前的独立团某部等模糊称谓,核心装备非必要不轻易示人。
在所有人都忙于整编换装、消化胜利果实时,林峰独自一人,在指挥部里对着系统界面,目光灼热地落在了那ppS-43冲锋枪生产线图纸及核心设备(1\/3) 上。
自产武器!这才是长久发展的根基!虽然现在靠杀敌爆装就能获得海量装备,但一条属于自己的、能够源源不断生产先进武器的生产线,意义完全不同。那意味着即使在没有大规模战斗的时期,部队也能稳定获得装备补充和更新;那意味着他可以摆脱对系统爆装的完全依赖,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那更意味着,他可以将一些“不那么惊世骇俗”的武器,比如这款性能优异的ppS-43冲锋枪,大规模提供给李云龙甚至更上级的部队,从而在不过度暴露自身秘密的情况下,整体提升八路军的战斗力!
“必须尽快凑齐剩下的两部分图纸和设备!”林峰下定决心。他看了看系统商城的积分余额,经过此次大规模赠送(换算成了海量积分)和战役奖励,积分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但他没有急于兑换,他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等系统下一次奖励是否能直接凑齐。
除了生产线,他的目光也扫过了那些价格高昂的终极武器:t-34\/76坦克生产线(500万积分)、伊尔-2攻击机生产线(1000万积分)……这些都是未来的目标。
整军备武,秣马厉兵。当华北日军还在为“林峰支队”的威胁而焦头烂额,忙着重新调整部署、加强要点防御时,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让他们寝食难安的对手,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蜕变,如同一头磨利了爪牙的雄狮,正蛰伏在暗处,等待着下一次更为猛烈的扑击。
山谷内,坦克引擎的轰鸣声,飞机起降的呼啸声,战士们操练的口号声,以及各种武器试射的枪炮声,交织成了一曲力量磅礴的战争交响乐。阳光照耀下,士兵们手中崭新的冲锋枪和机枪反射着冷冽的寒光,一如他们眼中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轻蔑。
林峰走出指挥部,看着这片充满生机与力量的营地,心中豪情万丈。盆满钵满?不,这还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武装到每一个牙齿,是碾压一切的钢铁洪流,是将侵略者彻底驱逐出去的最终胜利!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亮剑:祝你发财啊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