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结束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拿上了本工种的结业证书和工作证,感觉马上就能飞黄腾达了,下一步就是准备好一切行李,离开甘肃金昌,坐着乌鲁木齐发出的特快列车70次直达首都。
那阵子富裕家庭的家长们都开始准备大摆宴席请客吃饭了,马路上只要看到认识的同事或者老朋友,都满脸堆着笑,客客气气的递上一支烟,嘴里说着自己孩子要去首都上班的这件事。含蓄的说出来几号几号自己在几公司食堂请客吃饭,庆祝一下。
有的家庭请起客来,一定要请上八冶的领导,感谢八冶领导的独具慧眼,调度有方,给孩子们找了个这么好的出路。领导也谦虚又开心的说,这是通过多方面努力,才联系上首都钢铁集团,都是自己份内的事情。
那阵子八冶结婚娶媳妇都没有几个,八冶每个单位的食堂,每天都有请客吃饭的,食堂稀里糊涂又莫名其妙的挣了一大笔钱。就连我们这样的家庭也请上一桌两桌的,庆祝自己的孩子能去首都上班。
一时间热闹非凡,甚至来金昌培训那几个陕西人,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领导级别的人物,每天他们居住的招待所楼下,都有几个家长,又送烟又送酒的,嘱咐着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就放心揍。
那几个家伙其实在十冶都属于快饿死的人,换了个钢铁企业集团招工的身份,现在居然被每个家长都待若上宾,也是轮流被请着吃喝送礼,他们几个从开始的受宠若惊到后面的坦然接受,我估计他们心里也在纳闷琢磨着,金昌家长做事情真他妈的不是一般的大气。
那段时间里,每个家长的心情都十分激动,好像自己的孩子去首都上班,堪比出国留学一样的光荣,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任何人的父母何曾不都是这样啊,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程啊。
那几个陕西人也挺好玩的,收的礼物堆满了八冶招待所,把这些东西都拿回去也不现实,于是便宜的卖给了招待所楼下的小商店,他们回陕西以前丢下了一句话,时刻关注首都钢铁集团总公司的调令,董事长一旦签发具体上班时间,就会有人来接我们,然后就去北京。
当我们幻想着能看到首都天安门的雄伟壮丽与气势恢宏,故宫的金碧辉煌与美轮美奂时,八冶公司教育中心收到了十冶的传真文件,内容是让八冶这一批新工无限期原地待命。
这四个字在这个一九九四年的九月份,宛如晴天霹雳一样,让我们这些人的家长和自己都目瞪口呆。
特别是那些靠着内部消息,准备让自己孩子去了首都,就能当官的家长,心情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承受能力弱的家长看到这个消息后,就直接去医院挂号去了,一时间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科室又挣了一笔钱。
坚强点的家长就每天都去八冶公司打听消息,还自我安慰的估计,不会等太久的,那么大的钢铁企业集团,内部调整都属于正常现象,最起码今年元旦前上班没有任何问题。
喜欢回忆并未蹉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回忆并未蹉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