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南疆,格桑花田开得绚烂夺目,紫色、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像一片彩色的海洋。南疆小学的操场上,“戍边故事小队”的小木拉提、古丽娜扎、阿卜杜热合曼即将小学毕业——这是他们在母校的最后一段时光,小艾克拜尔和老兵们商量后,决定为他们举办一场以“戍边精神”为主题的特殊毕业礼。
“毕业礼就设在格桑花田旁,对着界碑的方向。”张明远拄着拐杖,在花田边丈量场地,“要让孩子们记住,毕业不是结束,是带着戍边精神出发的新开始。”
王建国和刘志强忙着布置现场:用红绳拉起简易的仪式区,绳子上挂满孩子们这些年画的界碑、老枪、花田画作;在场地中央摆上一张长桌,上面放着三本崭新的笔记本,笔记本封面印着“戍边精神传承者”七个字,还有一朵小小的格桑花图案。
小艾克拜尔则联系了学校,邀请全校师生参加,还特意请来了李建国——那位退休的邮政员听说孩子们要毕业,特意从内地赶回来,想给孩子们送上祝福。
毕业礼当天,阳光正好。格桑花田旁挤满了人,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别着自己做的格桑花徽章;老师们站在一旁,眼里满是欣慰;三位老兵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仪式开始,小艾克拜尔走上前,声音格外洪亮:“今天,我们在格桑花田旁、界碑的目光里,为‘戍边故事小队’的三位同学举办毕业礼。他们用五年的时间,听老兵讲故事,学戍边知识,把守护家园的种子种进了心里。现在,有请张明远爷爷为他们授勋。”
张明远缓缓走上前,手里拿着三枚特制的“戍边小卫士”徽章——徽章是用金属做的,正面是界碑和格桑花的图案,背面刻着每个孩子的名字。他走到小木拉提面前,轻轻把徽章别在他的胸前,语重心长地说:“小木拉提,你爱听老枪的故事,爱画界碑的样子,记住,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像老枪一样坚定,像界碑一样挺拔。”
小木拉提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张爷爷放心,我会带着徽章,继续讲戍边故事,长大以后守护边境线。”
接着是古丽娜扎。张明远把徽章别在她胸前,笑着说:“丽娜扎,你总把戍边故事记在本子上,把格桑花绣在帕子上,以后要把这些美好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边境线的故事,爱上我们的家园。”
古丽娜扎眼里含着泪,用力点头:“爷爷,我会的,我要做戍边故事的‘小喇叭’,让更多人听见。”
最后是阿卜杜热合曼。张明远摸着他的头,说:“热合曼,你动手能力强,总爱琢磨老物件的道理,以后要带着这份认真,好好学习,用知识守护家园,让咱们的边境线更安稳、更美好。”
阿卜杜热合曼握紧拳头:“爷爷,我会努力学习,将来用科技帮大家守边境!”
授勋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李建国走上前,手里拿着三个旧信封,递给孩子们:“孩子们,这是我当年送邮件时,战士们留给我的‘念想’——里面是他们写的小诗,我一直珍藏着。现在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记住,戍边人的心里,既有风雨,更有热爱。”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信封,拆开来看。小木拉提手里的诗写着:“界碑立山间,风雪伴我眠,守得家国安,无悔度流年。”他轻声念出来,眼里满是坚定。
古丽娜扎的诗里写着:“格桑花常开,家书千里来,初心从未改,守护寸土怀。”念到“家书千里来”时,她想起了李建国爷爷当年送邮件的辛苦,眼泪掉了下来。
阿卜杜热合曼的诗则写着:“老枪映月光,脚步踏寒霜,一辈传一辈,精神永不忘。”他把诗折好,放进书包最里层,说要永远珍藏。
接下来,是孩子们的“传承誓言”。三人走到花田边,对着界碑的方向,举起右手:“以毕业之名,承戍边之魂;带徽章之责,守家园之安;听老兵之语,传精神之火;用少年之力,护山河之远。愿格桑花常开,界碑永挺拔,戍边精神,代代相传!”
誓言在格桑花田上空回荡,引得蝴蝶纷纷飞来,落在孩子们的肩头,像是在为他们见证。辰辰站在人群里,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举起小拳头,小声跟着念,小脸上满是认真——他偷偷盼着,等自己毕业时,也能戴上这样的徽章,许下这样的誓言。
陈阳拿着相机,把这一幕牢牢定格。照片里,格桑花开得正好,孩子们胸前的徽章闪着光,老兵们的白发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每一个画面都藏着“传承”二字的重量。
仪式最后,全校同学一起合唱《戍边谣》。“雪岭下,界碑旁,格桑花开满边疆;老兵说,少年强,守护家园记心上……”歌声稚嫩却嘹亮,飘向界碑,飘向远方。
毕业礼结束后,孩子们围着老兵们,久久不愿离开。小木拉提把自己画的《界碑与花田》送给张明远:“张爷爷,这画送给您,以后我每个周末都来看您,听您讲新的故事。”
古丽娜扎给李建国递上一条绣着格桑花的手帕:“李爷爷,谢谢您的诗,这条手帕您带着,就像带着南疆的格桑花。”
阿卜杜热合曼则拉着刘志强的手,说:“刘爷爷,以后我还来博物馆学老物件知识,等我学会了,就帮您给游客讲解。”
老兵们看着孩子们,眼里满是不舍与欣慰。李建国擦了擦眼角,说:“孩子们长大了,戍边精神有人接了,咱们也就放心了。”
夕阳西下,格桑花田被染成了金色。孩子们背着书包,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胸前的“戍边小卫士”徽章在夕阳下闪着光。小艾克拜尔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老兵和不远处的界碑,心里满是坚定——这场毕业礼,不是结束,而是新的传承起点。这些带着戍边精神毕业的孩子,终将像格桑花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好家园,传递好精神。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雪岭枪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