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丽七十岁那年,彻底从狙击教练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她没有离开新疆,而是住进了阿勒泰边境村,就在陈峰和麦麦提当年住过的小平房旁边。院子里种满了格桑花,窗台上摆着一支新的凡士林,还有一个小小的木盒——里面装着陈峰的狙击笔记复印件,以及她自己多年来记录的训练心得。
每天清晨,她都会坐在院子里,看着热合曼带着年轻的狙击手们,扛着88狙,沿着边境线巡逻。他们的脚步沉稳,背影坚定,像极了当年的陈峰、李响、麦麦提,也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有天下午,热合曼带着一个叫祖丽皮亚的维吾尔族女孩,来到阿依古丽的院子里。祖丽皮亚是特勤中队最新的狙击手,也是阿依古丽的“关门弟子”,手里握着那把88狙,枪托上的包浆已经有了新的光泽。
“阿依古丽奶奶,我今天第一次用88狙击中了一公里外的靶心!”祖丽皮亚兴奋地说。
阿依古丽笑了,接过88狙,摸了摸枪托上的裂痕:“好孩子,你看这道裂痕,它陪了我们五代人,每一代都用体温焐着它,所以它永远是温的。你以后也要记住,枪托的温度,就是人心的温度;枪魂的坚定,就是信念的坚定。”
她从木盒里拿出自己的训练心得,递给祖丽皮亚:“这里面记着我多年来的经验,也记着陈峰爷爷、麦麦提叔叔的故事。你要好好读,好好练,把这把枪的故事,把雪岭枪魂的故事,继续传下去。”
祖丽皮亚接过心得,重重地点头:“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像陈峰爷爷他们一样,用这把枪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里的人。”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的格桑花上,也洒在88狙的枪托上。阿依古丽看着祖丽皮亚扛着枪,跟着热合曼朝着训练基地走去,背影渐渐消失在雪山的余晖里。
她拿起那支新的凡士林,慢慢拧开盖子,闻了闻里面的油脂味——和当年陈峰留下的那支,一模一样。她知道,只要这支凡士林还在,只要这把88狙还在,只要还有像祖丽皮亚这样的年轻人,雪岭枪魂就永远不会消散。
它会像昆仑山一样,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像格桑花一样,永远绽放在草原上;像88狙的枪托一样,永远带着守护者的温度,守护着每一寸山河,每一个生灵,每一份安宁。
雪岭枪魂,薪火相传;枪托温度,永世长存。这,是一代代守护者用生命写下的誓言,也是这片土地永远的荣光。
第三十七章 枪托上的“年轮密码”
祖丽皮亚成为88狙新主人的第五年,新疆边防总队启动了“功勋武器修缮计划”,邀请国内顶尖的枪械修复师,为服役超过三十年的老枪做全面保养。当修复师看到88狙枪托上那道层层叠叠的裂痕时,忍不住惊叹:“这哪里是枪托,这是刻着时光的年轮啊!”
修复师提出要更换全新的胡桃木枪托,却被祖丽皮亚一口拒绝:“不行,这枪托不能换。您看这道裂痕,里面藏着五代人的故事——陈峰爷爷在戈壁摔出来的第一道印子,麦麦提叔叔用胡桃木屑填补的痕迹,阿依古丽奶奶涂了十年的凡士林,还有我去年在雪地里磕碰的新伤。换了枪托,这些故事就没了,枪魂也就散了。”
修复师愣住了,随即点点头:“好,我不换枪托,只帮你加固裂痕,让这些‘年轮’永远保留下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祖丽皮亚每天都守在修复车间,看着修复师用最传统的工艺处理枪托:先用陈峰笔记里记载的“胡桃木屑+生漆”配方,再次填补裂痕深处的缝隙;再用加热的羊脂反复浸润包浆,让枪托的温润感更足;最后在裂痕表面涂了一层透明的保护漆,既不影响手感,又能防止裂痕扩大。
修复完成那天,祖丽皮亚抱着88狙,贴在脸颊上——枪托依旧是温的,裂痕处的触感凹凸有致,像是在触摸一代代守护者的手掌。她扛着枪,来到陈峰、麦麦提、阿依古丽的墓前,把枪放在三座墓碑中间:“爷爷,叔叔,奶奶,枪托修好了,它的‘年轮’还在,你们的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
山风吹过,格桑花轻轻摇曳,像是三位老人的回应。祖丽皮亚知道,这道裂痕不再是枪托的瑕疵,而是雪岭枪魂的“年轮密码”——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一段守护的岁月;每一层包浆,都沉淀着一份不变的信念。
从此,每次给新学员讲课时,祖丽皮亚都会先让他们摸一摸88狙枪托上的裂痕:“你们记住,这把枪的价值,不在它的精度,而在这道裂痕里的故事。当你们的脸颊贴在枪托上时,要能感受到陈峰前辈的呼吸,麦麦提所长的心跳,阿依古丽教练的温度——因为他们的魂,就藏在这‘年轮’里,会陪着你们,守住每一次射击,守住每一寸山河。”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雪岭枪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