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小口吃着蟹黄汤包,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绽开。
自从认了夫人当干娘后,她在夫人面前也不再像从前那般拘着了,自是将自己最真切的性子外露出来。
薛林氏见她吃得香甜,眼中笑意更深,又亲手为她布了些清爽的拌三丝。
“慢些吃,仔细烫着。这汤包就是要趁热,但又不能心急。”
她自己也舀了一勺碧粳米粥,状似闲谈般问道。
“昨日瑾瑜送你的诗集,可还看得懂?若有生僻难解之处,不必拘束,记下来问你大哥或是瑾瑜都好。”
碧桃忙放下调羹,恭敬回道。
“回干娘,瑾瑜表哥赠的《林下风致》编撰得极好,选的诗文大多清丽易懂,旁边还有详细的注解。只是有些典故和字词确实生疏,桃儿都记在了纸边上,正想今日得空再去请教大哥身边的星辰星瑞,或是若是方便,再去叨扰瑾瑜表哥。”
她说到后面,声音略微低了些,脸颊微热,不由想起那荒诞的梦,心下赧然。
薛林氏是何等人物,见她神色微赧,只当是小女儿家面对出色表哥的自然羞怯,并未多想,反而笑道。
“这有什么不便的。瑾瑜学问好,性子又最是温和耐心不过。你只管去问,他定然欢喜。做学问最怕闭门造车,有人切磋指点,方能进益得快。”
她顿了顿,想起一事。
“说起星辰星瑞,我恍惚听见珩儿提过一句,他们兄弟俩前些日子是不是给你编了本识字的册子?”
碧桃点头。
“是,干娘。那本《识字循序》极实用,由简入繁,还配了图,桃儿受益匪浅。”
“嗯,他们兄弟俩是有心的,也是珩儿管教得好。”
薛林氏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正色道。
“不过,你如今身份不同,有什么深奥的,直接去问你大哥,或是瑾瑜,更为妥当。明白吗?”
碧桃心头一凛,知道干娘这是在提点她,连忙应道。
“是,干娘,桃儿明白。定会谨守本分,不敢逾越。”
“好孩子。”
薛林氏语气缓和下来,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又道。
“你方才说将疑难记在纸边,这习惯很好。我年轻时也是如此,遇到不懂的,或是心有所感,便随手记下,日后再看,别有一番滋味。”
她目光扫过那个紫檀木书匣。
“我那本《闺阁日课》里,也有不少这样的随笔,你闲暇时翻翻,或许能看到些有趣的东西。”
碧桃好奇道。
“干娘年轻时都记些什么?”
薛林氏眼中泛起柔和的光彩。
“无非是些小女孩的心思。读了《诗经》里的‘关关雎鸠’,便对着园子里的水鸟发呆;学了李易安的‘知否知否’,便也学着伤春悲秋,感叹几句绿肥红瘦;有时记下管家时遇到的难题,如何平衡各房用度,如何处置偷奸耍滑的仆役,还有……偷偷记下些自己喜欢的诗词,甚至模仿着写上几句歪诗。”
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如今看来,真是稚嫩得可笑,但那份心境,却是再难寻回了。”
碧桃听得入神,想象着干娘年轻时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
“干娘记下的这些,对桃儿来说,定然比那些干巴巴的典籍更有趣、更珍贵。”
“你喜欢便好。”
薛林氏笑道。
“学问之道,本就不该是死板的。既要读圣贤书,明理修身,也要有些闲情逸致,陶冶性情。我看瑾瑜送你那本诗集便很好,多是些清新婉约之作,正适合你现在读。”
母女俩说着话,早饭也用得差不多了。
丫鬟们悄无声息地撤下碗碟,重新奉上热茶。
薛林氏端起汝窑天青釉的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
“对了,眼看中秋就要到了。今年府里的事,照旧是由我一手操持。这可不是轻省活计,里里外外,千头万绪。”
她放下茶盏,一项项细数起来。
“首先便是送往各府的节礼。京里老夫人的,几位交好王府公侯家的,金陵林家族里的、余杭本地官员士绅家的,礼单都要一一拟定,既要显出家世底蕴,又要合乎对方身份,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失了分寸。光是这一项,往年就要耗上好几日功夫核对。”
碧桃认真听着,她知道这是干娘在教她理家之道,精神不由得高度集中。
薛林氏继续道。
“府内的开销用度也要重新核算。中秋月例银子、各房各院的额外份例、宴席的采买、下人们的赏钱……账房会报总账过来,但最终还得我来拍板。还有,家宴的菜单要定下来,厨子的人手要调配,戏班子要提前约定,园子里的布置、灯彩都要安排人手去办。”
她看向碧桃,目光中带着考较。
“往年这些事,多是常嬷嬷和几个得力的管事娘子帮衬着,我一人盯着。今年既然有你在了,我想着,一些不甚要紧的,或是需要细心核对的事务,便交给你来练练手。比如,各房份例的清单,你可以先看一遍,核对有无错漏;送往一些关系较远亲戚家的寻常节礼单子,你也可以试着拟个草稿给我过目;宴席上用的器皿摆设,你也可以跟着常嬷嬷去库房挑选登记。你看如何?”
碧桃心中既激动又忐忑,连忙起身道。
“干娘信重,桃儿感激不尽!只怕桃儿愚笨,办不好差事,反给干娘添乱。”
薛林氏拉她坐下,温言道。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放心,有我和常嬷嬷在旁看着,出不了大错。你如今识字渐多,心思又细,正该学着运用。这理家管事,看似繁琐,实则最是磨练人。你一边学着认字读书,一边接触这些庶务,日后无论遇到何种境况,都能心中有底,从容应对。”
“是,干娘。”
碧桃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应道。
“桃儿一定尽心尽力,跟着干娘和常嬷嬷好生学。”
“这就对了。”
薛林氏满意地点头。
“今日你先把我给你的这些书和笔墨带回去,好好安顿。从明日起,你上午若无事,便过来我这儿。我处理家务时,你就在旁边听着、看着,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场就问。下午你若想读书习字,便自回去用功,若有需要核对的单子、账目,我也会让人给你送去。咱们循序渐进,慢慢来。”
这时,常嬷嬷笑着插话道。
“夫人这是要把姑娘培养成当家主母的架势呢!姑娘聪慧,定能很快上手。”
薛林氏笑道。
“什么当家主母,不过是盼着她多些立身的本事罢了。况且,我还盼着桃儿在我身旁多待些日子,怎么舍得她早早嫁人?”
她又对碧桃说。
“中秋那日,家里定然会来不少女眷。你如今是薛家的小姐,届时也要出来见客。这几日我让绣娘再给你赶制两身见客的新衣,首饰头面也要搭配起来。待人接物的礼仪,张嬷嬷先前定然都教过你,你自己再默默演练几遍,务必做到大方得体,既不怯场,也不张扬。”
碧桃一一记下,心中感念干娘为她考虑得如此周全。
薛林氏沉吟片刻,又道。
“中秋前后,庄子上和铺子里也会送节礼和账目过来。那些田庄地产、商铺营生,虽有大老爷和珩儿操心,但我们内宅女眷,也要心里有数。到时候那些管事们来回话,你也在一旁听听,知道个大概,晓得米从何处来,钱从何处进,这日子过得才不糊涂。”
喜欢启蒙丫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启蒙丫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