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刑侦中心的夜晚,被一种无声的硝烟笼罩。双案例小组赛的结果,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评议,终于在午夜时分揭晓。冰冷的电子名单如同最终的审判书,投射在每一位参赛者宿舍的终端屏幕上,没有声音,却重若千钧。
陈默点开消息。A组的排名清晰列出:
陈默 - 综合评分:94.5(单独报告A: 95,单独报告b: 94,关联论述: 94)
孙虎(痕迹专家) - 综合评分:92.0
吴静(心理分析) - 综合评分:89.5
沿海刑警(信息整合) - 综合评分:88.0
A组前两名晋级。陈默以微弱但坚实的优势位列小组第一。孙虎的痕迹分析获得了极高评价,尤其在纵火案的物证挖掘上几乎无可挑剔,但在关联论述的深度和突破性上略逊于陈默。吴静的心理洞察细腻,但面对高度计划性的犯罪,其分析稍显感性。沿海刑警的数据模型构建出色,但未能抓住案件最核心的矛盾。
陈默关掉页面,脸上无波无澜。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走出宿舍,公共休息区比以往更加安静,留下的人更少,空气仿佛凝固了。
何锋几乎同时从b组区域走出,看到陈默,微微颔首。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冷静,但眼神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表明他同样成功晋级。b组的竞争异常激烈。
“林薇呢?”陈默问。
何锋推了推眼镜:“赢了郑涛。排名第二。”
这是一个重要的消息。这意味着林薇在与他直接的方法论竞争者——同为地理画像高手的郑涛——的对决中胜出。她的关联论述虽然大胆,但显然获得了裁判的认可,认为其逻辑自洽且提供了新的侦查视角。郑涛的报告则被评价为“空间分析精准,但关联性略显生硬”。
苗坤也晃悠着过来,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仿佛永远事不关己的笑容,但眼神亮得惊人。“c组,险胜。”他言简意赅。不用问,他的那份将“受害者”重新定义为“仪式主导者”的报告,必然在裁判组引起了巨大争议,但最终,其惊人的颠覆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还是让他压过了以暴力分析见长的赵赟,成功晋级。赵赟的报告被指“暴力层面分析透彻,但对案件特殊性挖掘不足”。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最终的三十二强名单开始滚动显示。每一个名字的出现,都意味着另外三十二人的梦想在此止步。有人低声咒骂,有人黯然神伤,有人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开。留下的三十二人,没有人欢呼,只有更加沉重的静默。能够走到这一步的,无一不是心志坚毅之辈,他们清楚,真正的残酷淘汰,现在才正式开始。
陈默看到了林薇。她从另一侧走来,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中的光芒比之前更加坚定。复活赛的淬炼和小组赛的胜利,让她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蜕变。
“恭喜。”陈默对她说道。
林薇点了点头,嘴角扯出一个微小的弧度:“谢谢。差点就输了。”她的目光扫过屏幕上最终定格的三十二强名单,在那一片名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取代了之前的虚幻感。
何锋看着屏幕,语气平静:“三十二强,没有弱者了。明天的对手,只会更强。”
苗坤接口道:“听说十六强赛,赛制会更‘刺激’,好像是什么‘极限情境模拟’?”
就在这时,大赛组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出现,宣布了明天的安排:
“恭喜各位晋级全国三十二强。明日上午八点,在此集合,进行十六强争霸赛的抽签与赛制说明。比赛将于上午九点准时开始。请各位保持状态。”
没有透露具体赛制,但“极限情境模拟”这个词,已经足以让所有人心头一紧。这意味着比赛可能不再仅仅是分析冰冷的卷宗,而是要模拟更接近真实的办案压力环境,甚至可能引入角色扮演、实时信息干扰等元素,对侧写师的临场应变、心理素质和综合判断力提出极致考验。
短暂的交流后,晋级的选手们各自散去。没有人有多余的精力寒暄或庆祝,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用来恢复和准备。走廊里,相遇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和计算,曾经的队友,此刻都可能成为明天的对手。
陈默回到宿舍,没有立刻休息。他调出今天自己提交的两份报告和关联论述,快速复盘。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或可以进一步深化的点。同时,他开始在脑中模拟各种“极限情境”可能带来的挑战:信息轰炸?时间压缩?多重干扰?团队协作(可能是临时组建)中的沟通与主导?
林薇在宿舍里,则是重点回顾了今天与郑涛的较量过程,思考自己在空间分析与宏观关联结合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她也开始强迫自己进行快速信息切换和抗干扰练习,以应对明日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何锋则更侧重于构建更稳固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流程,试图设计出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突发情况的通用模型,确保在任何赛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输出。
苗坤……大概在思考明天如何把赛场变得更“有趣”一些。
这一夜,国家刑侦中心的三十二间宿舍,灯火通明至深夜。无形的压力如同不断加压的舱室,考验着每一位幸存者的神经极限。
第二天清晨七点五十,三十二位晋级者再次齐聚主会议厅。人数少了一半,但气氛凝练了数倍。每一张面孔都清晰而锐利。
大赛总负责人登上主席台,目光扫过台下这群年轻的精英,没有多余的客套。
“十六强争霸赛,规则如下。”
大屏幕亮起,显示出令人心悸的赛制:
“极限情境:实时罪案模拟”
形式: 随机四人组成临时侦查小组,模拟接收一起正在发生的重大罪案报警,并在虚拟办案系统中进行实时分析与指挥。
时间: 模拟时间压缩为现实时间四小时,对应案件发生发展的关键黄金24小时。
内容: 系统将模拟接警中心、现场勘查单位、技术支援、外围排查等环节,源源不断向小组推送信息(包括有效情报、无效干扰、甚至矛盾信息)。小组成员需共同分析,做出侧写,并提出侦查建议,系统将根据建议的合理性与时效性模拟案件推进结果。
评分: 综合评估小组最终能否“破案”,以及每位成员在小组中的贡献度、侧写准确性、决策质量。小组内排名前两名晋级。
抽签: 现在进行临时小组随机分配。
台下一片寂静。这已不仅仅是侧写能力的比拼,更是团队协作、临场指挥、信息过滤、抗压能力乃至体力的全面考验!在巨大的压力和混乱的信息流中保持冷静和精准,这才是真正顶尖侧写师应有的素质。
抽签开始。大屏幕上名字飞速配对。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侧写师陈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