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赛的结果没有让众人等待太久。当晚十点,所有参赛者的终端同时收到了信息推送。没有冗长的评语,只有简洁的结果列表。
陈默点开消息。目光直接锁定在那一行:
【复活赛第七场:林薇(复活者) 胜 赵大雷(守擂者)】
成功了。陈默关掉页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但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
几乎同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只有两个字:“过了。” 后面跟了一个简单的笑脸表情。
陈默回复:“恭喜。”
他走出宿舍,来到公共休息区。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气氛微妙。晋级者中,有人面露庆幸,有人神色凝重——那些成功守擂的,算是惊险过关;而那些被复活者挑落马的,如赵大雷,则脸色难看,沉默地站在角落,或已提前离开这片令人窒息的区域。
何锋也在休息区,看到陈默,走了过来,推了推眼镜:“林薇赢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陈默看向他。
何锋继续道:“赵大雷的报告我大致能猜到,肯定是死磕民宿现场和监控截图,寻找暴力痕迹或像素级的异常。但在这种‘软性’失踪案里,痕迹太少。林薇的报告我刚才听提前出来的裁判助理议论了几句,说是‘空间逻辑极其出色’,‘将零碎信息编织成了合理的犯罪网络’。” 他语气平静,带着分析的口吻,“她赢在了方法论更适配案件特性。”
这时,苗坤也晃悠着过来,手里依旧端着咖啡杯,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哟,看来咱们c组前队友内战,是心思细腻的赢了心思实在的。赵大雷那哥们儿,估计正郁闷着呢。” 他凑近陈默,压低声音,“不过,林薇这一手漂亮啊,算是给咱们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正名了。”
正说着,林薇本人也从考试区域走了出来。她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明亮,步伐沉稳。看到陈默、何锋和苗坤,她走了过来。
“恭喜。”陈默再次说道。
何锋点了点头:“赢得漂亮。”
苗坤则夸张地做了个抱拳的动作:“林警官,巾帼不让须眉,佩服佩服!”
林薇微微笑了一下,笑容有些勉强,更多的是如释重负:“谢谢。运气好,案子对路。”
这不是谦虚,是实话。侧写师的较量,案件类型与个人特长的匹配度至关重要。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回去休息?”何锋问。
林薇摇摇头,看向休息区提供的自助饮料台:“想喝点东西,缓一下。”
几人走到饮料台旁。林薇要了杯温水,慢慢喝着。周围不时有目光投来,有关注,有探究,也有来自刚刚失利者的复杂眼神。林薇坦然接受着这些目光,经过复活赛的淬炼,她的心态似乎更加坚韧。
“明天就是三十二强正式赛了。”何锋打破短暂的沉默,“赛制可能会更复杂。”
“听说可能是双案例并行,或者引入模拟实时情报更新。”苗坤消息灵通地补充道,“考验综合能力和抗压性。”
陈默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瓶矿泉水拧开。三十二强,意味着对手更强,容错率更低。每一场都是硬仗。
“尽力而为吧。”林薇轻轻呼出一口气,将空纸杯扔进垃圾桶,“能走到这一步,已经超出我预期了。” 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也像是在给其他人减压。
短暂的交流后,几人各自散去。激烈的比赛后,需要的是独处和恢复,而不是喧闹的庆祝。所谓的“庆贺”,在这栋弥漫着竞争气息的大楼里,也不过是几句简单的认可和一杯沉默的水。
陈默回到宿舍,收到了一条来自秦兰的短信:“看到新闻说大赛进入关键阶段了,加油,注意身体。” 附着一张窗外夜空的照片,云层后透出朦胧的月光。
他看了看,没有回复,将手机放在一边。内心的平静比外在的鼓励更重要。
他打开终端,调出大赛的赛程安排。明天,三十二强赛,具体赛制尚未公布,但注定不会轻松。他需要让大脑从今天的观战和等待中彻底抽离,重新进入最佳的临战状态。
与此同时,在林薇的宿舍,她洗了把脸,看着镜中自己略带苍白的脸。复活赛的胜利带来的兴奋感正在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明天更严峻挑战的清醒认知。三十二强,无一弱者。她打开笔记本,开始回顾小组赛和刚刚结束的复活赛,总结自己的得失,思考在面对更强对手、更复杂案件时,如何将她的空间分析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一夜,国家刑侦中心的灯光大多亮至深夜。六十四位侧写师,无人真正安眠。有人在对今天的比赛进行复盘,有人在预测明天的赛制,有人在强行放空大脑以求深度休息。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硝烟,预示着明日又将是一场智力与意志的鏖战。
第二天清晨,七点整。急促的集合铃声打破了宁静。
所有六十四强选手迅速着装,前往主会议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睡眠不足的痕迹,但眼神锐利如初。
主席台上,大赛总负责人面色严肃。
“各位,恭喜你们进入真正的全国六十四强。这意味着你们已经是国内年轻侧写师中的佼佼者。但大赛远未结束,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亮起,显示出新的赛制规则:
“三十二强赛,采用‘双线并行’模式。”
“比赛时间:十小时。”
“内容:同时分析两起独立的、但可能存在潜在关联的悬案。案件资料包将在比赛开始时同时下发。”
“要求:需分别完成两份侧写报告,并对两起案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联性质为何,进行独立论述。评分将综合考量两份单独报告的质量,以及关联论述的合理性与洞察力。”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双案例,十小时!这不仅要考验侧写师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快速切换思维的能力,更要求具备宏观的视野,能敏锐地捕捉到不同案件间可能存在的、极其隐蔽的联系。
这难度,比起之前的单案例分析,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
“比赛于一小时后,上午九点整正式开始。现在,前往各自指定区域准备。”
命令下达,无人喧哗。六十四位选手沉默地起身,走向各自的独立分析室。脚步声中,充满了山雨欲来的凝重。
陈默走在人群中,目光平静。双线并行,潜在关联,这正合他意。他需要这种高强度的挑战,来进一步磨砺自己。
林薇深吸一口气,紧跟人流。她的优势在于精细的空间分析,但双案例要求更快的节奏和更广的视角,这对她来说是新的挑战。
何锋面无表情,大脑已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构建框架来高效处理双重信息流。
苗坤则舔了舔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似乎这种混乱和复杂性更对他的胃口。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侧写师陈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