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省厅第七会议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往日里堆积如山的卷宗和散发着焦虑气息的咖啡杯已被清理一空,会议室罕见地显露出其原本的整洁与肃穆。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了疲惫、释然与隐约期待的氛围。
学员们陆续入场,各自寻了位置坐下。无人交谈,仿佛两周的高强度脑力鏖战抽干了所有寒暄的力气。他们眼窝深陷,面色疲惫,但眼神却如同被反复打磨的砾石,褪去了最初的毛躁与试探,沉淀下一种内敛的锐光。彼此间偶尔交汇的目光,带着心照不宣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基于实力认可的尊重。
九点整,王卫国专家准时步入会议室。他今日未带任何资料,步伐沉稳,目光比往日更显深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却已初具棱角的脸庞。他在讲台后站定,双手微微撑住台面,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最后一次审视这批他亲手锤炼了两周的“兵”。
“到今天为止,为期十四天的首期全省刑事侧写技能强化培训,所有课程及考核,全部结束。”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意味。台下依旧寂静,所有人的脊背下意识地挺直了些。
“这两周,我们经历了从基础痕迹推理到复杂犯罪心理分析,从静态案例推演到动态实时案情支援的全程高强度训练。”王卫国的语速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份冷静的报告,但字句间自有分量,“我看到过困惑和挫折,也看到过灵光一现的突破;我看到过独自苦思的沉寂,也看到过团队协作的热忱。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你们每一个人身上那种被极限压力激发出的潜能,以及,对‘侧写’这两个字背后所承载的责任的初步认知。”
他略微停顿,目光变得愈发深邃:“侧写,从来不是炫技的工具,更不是凭空臆想的游戏。它是一门游走于理性与直觉、证据与想象、冰冷数据与鲜活人性之间的精密艺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每一次落笔,每一个推断,都可能左右侦查的方向,影响案件的走向,甚至,关系到无辜者的安危与正义的伸张。你们在这十四天里展现出的专注、坚韧、以及日益精进的洞察力,让我对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抱有更坚实的信心。”
“侧写,是一门在刀尖上跳舞的学问。它要求极致的理性,却又不能失去对人性的洞察;它依托于冰冷的痕迹和数据,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守护生命的温度。你们在这两周里展现出的潜力,让我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没有激昂的语调,没有浮华的辞藻,但这番话语却像重锤,敲在每个学员的心上。台下依旧无声,但许多人的眼神变得更加明亮和坚定。
“根据本次培训全程所有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的综合评分结果,”王卫国的声音微微提高,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也瞬间拉紧了所有人的神经,“经省厅专家组最终评议,现将排名前三的学员名单公布如下。”
他拿起桌上一份密封的文件袋,拆开,取出名单。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在极度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第三名——”他的目光投向台下,“林薇。”
掌声顿时响起,热烈而持久。坐在中排的林薇似乎愣了一下,随即迅速站起身。她清秀的脸上掠过一丝意外,但很快便化为沉静的接受。她向着王卫国的方向,也向着周围投来目光的同学们,微微鞠了一躬。她对细节的极致捕捉、缜密如发丝的笔录分析能力和在团队中稳定输出的支撑作用,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第二名——”王卫国的声音再次响起,目光移向另一个方向,“何锋。”
掌声更加热烈。何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利落地站起身。他的表情控制得极好,依旧是那副冷静理性的模样,但紧绷的下颌线和眼中一闪而过的锐光,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的逻辑架构能力、信息整合速度以及强大的模型推演功底,使他稳居前列。他的目光与王卫国接触了一下,随即下意识地、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后排某个固定的位置。
短暂的停顿,空气仿佛凝固了。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所有人的视线都已经聚焦在了那个地方。
“第一名——”王卫国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带着毋庸置疑的肯定,“陈默。”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充满了整个会议室,持续的时间远超之前。每一位学员,包括刚刚坐下的何锋和林薇,都用力地鼓着掌,目光复杂地投向那个站起身的身影。惊讶、钦佩、叹服,种种情绪交织在这掌声里。过去的十四天,陈默用一次次近乎穿透迷雾的精准判断、对犯罪心理底层逻辑的深刻洞察、以及那种总能于绝境中抓住最关键矛盾的惊人直觉,树立起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他的强大,已然成为一种公认的存在。
陈默站起身,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平静表情,仿佛这雷鸣般的掌声与灼热的目光都与他无关。他只是朝着王卫国的方向,朝着整个会议室,幅度很小地点了一下头,便重新坐下。低调,却无法掩饰其存在感。
王卫国看着陈默,眼中赞赏与那丝深藏已久的探究再次交织。他压下调阅陈默档案的冲动,示意三人上前。
简单的颁奖仪式开始。省厅一位主管刑侦工作的领导亲自到场,为三人颁发了红底金字的荣誉证书和一座沉甸甸的、设计成抽象大脑与放大镜结合形态的水晶奖杯。
领导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肯定了本次培训的成果,赞扬了前三名学员的卓越表现,并着重强调:“你们三位,将代表我们省,出征下个月在首都举行的全国青年侧写师精英大赛。那将是汇聚了全国各省顶尖年轻力量的更高舞台,也是展现我们省刑侦风采和年轻一代实力的重要窗口。希望你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全国赛场上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取得优异成绩!”
仪式结束后,会议室的气氛松弛下来。学员们纷纷围拢过来,向陈默、何锋、林薇三人表示祝贺。何锋率先走向陈默,伸出手,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较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将遇良才的战意:“全国赛见。下一次,我会赢。”陈默伸手与他交握,简短回应:“期待。”林薇也走过来,对陈默轻声道贺:“恭喜你,实至名归。我们一起努力。”
王卫国最后走到陈默面前,伸出手,与他重重一握:“你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期。保持住你的状态。”他稍稍压低声音,“全国赛…不一样,高手很多,赛制也可能更…‘刁钻’。相信你的判断,但也要更谨慎。”
陈默迎着他的目光,点了点头:“明白,谢谢老师。”
人群逐渐散去,培训正式落幕。学员们将带着这两周的收获与淬炼,返回各自的岗位。而陈默、何锋、林薇三人,则即将背负着新的使命,迈向一个波澜更壮阔、挑战更严峻的全国性舞台。
陈默将证书和奖杯收入行囊,最后看了一眼这间承载了十四天高强度思维碰撞的会议室,转身离开。
走廊外,阳光炽烈。他微微眯起眼,步伐沉稳地走向大楼出口。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侧写师陈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