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那毫无感情的冰冷声音,如同最终审判,回荡在五个时空:
【康熙时空重大变动通报——】
【候选人‘爱新觉罗·胤禛版洪秀全版’及其所部,于陕北绥德在与清军主力交锋中,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全军覆没。胤禛确认死亡。】
【残存统计:士兵七百八十四人,战马四百零三匹,完好制式火枪一千四百零二支,轻重火炮十四门。】
【特别判定:因该候选人非直接死于他人所杀。根据规则,其参赛资格及剩余资源,可由本时空在位正统皇帝主动申请继承。】
通报简洁明了,却蕴含着足以让特定时空地动山摇的信息。那个在康熙朝掀起滔天巨浪、逼得皇帝老子不惜派出大军围剿的“洪秀全”胤禛,竟如此突兀地落幕。他所有的野心、挣扎与疯狂,最终都被黄土高原的泥石流无情掩埋。
这则通报,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分别在乾隆时空(实为嘉庆初期,乾隆为太上皇)和道光时空的紫禁城内炸响!
乾隆时空:已是太上皇的乾隆帝弘历,正听着儿子嘉庆帝颙琰汇报围剿王聪儿的进展,闻听此言,手中的玉如意“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猛地站起身,脸上血色尽褪,手指着天幕,嘴唇哆嗦着,却半晌说不出一个字。
“胤禛……世宗宪皇帝……朕的皇祖……死了?死于……泥石流?”嘉庆帝也是目瞪口呆,语无伦次。
他们震惊的不仅是胤禛(雍正)的死亡方式,更是这条消息背后隐含的恐怖连锁反应!雍正皇帝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若他在那个时空如此轻易地“没了”,那康熙爷之后的历史……他们这一支血脉的皇位传承……岂不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种源自血脉根基被动摇的巨大恐惧,瞬间攫住了这对父子皇帝的心。
道光时空:道光皇帝旻宁在养心殿内,更是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厥过去。他本就为东南半壁的沦丧而焦头烂额,此刻再闻此噩耗,更是雪上加霜。
“世宗皇帝……竟落得如此下场?这……这……”他瘫坐在龙椅上,冷汗涔涔而下。如果说东南割据是外伤,那祖宗在另一个时空的“非正常死亡”则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内伤!他甚至不敢去想,如果康熙皇帝在那个时空真的继承了雍正的洪秀全资格……那他们这些后世子孙,所谓的正统性,所谓的承继大统,岂不都成了空中楼阁?
--
天幕并不在意乾隆、嘉庆与道光的想法,冰冷的声音宣布着康熙时空的巨大变化:
【本时空皇帝康熙及诸子,除胤禵在外领兵外,已经在洪秀全(胤禛)死亡三个小时前全部被政变的八旗护卫击杀,本时空洪秀全资格将保留到新皇帝产生......】
这后续的公告,如同在刚刚投下巨石的水面又引爆了一颗水雷,掀起了更为恐怖的惊涛骇浪!
康熙时空……政变?!康熙大帝连同在京皇子,几乎被一网打尽?!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之前胤禛的死讯!
乾隆时空——
乾隆皇帝弘历,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劈中,整个人都僵住了。随即,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脊椎骨蔓延至全身!康熙爷!那可是被尊为“圣祖”,功业彪炳,在他心中近乎完美的祖先!竟然……竟然在北京紫禁城,被他自己倚为干城的八旗护卫发动政变,全家屠戮?!
“他们……他们怎么敢?!!”乾隆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但更多的,是一种物伤其类的巨大恐惧!他瞬间就“明白”了——那些政变的八旗权贵,定然是相信了(或者借口相信)天幕之前关于康熙是“洪承畴之子”的谣言,趁着京畿空虚,发动了这场斩草除根的血腥清洗!
“连圣祖爷他们都敢杀,都杀得了……那朕呢?!”这个念头如同毒蛇,瞬间噬咬着他的心。他猛地看向殿外,仿佛那些侍卫、太监、乃至殿阁大学士的目光都变得可疑起来。他此刻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看似稳固的皇权,在八旗集团根深蒂固的势力和可能的疯狂面前,是何等脆弱!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乾隆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传旨!即刻起,所有在外征战,尤其是围剿王聪儿的八旗、绿营乃至索伦兵,全部火速回防京畿!拱卫京师,护卫朕躬!快!!”
他彻底慌了。王聪儿?不过疥癣之疾!保住自己的性命和皇位才是第一要务!没有这些绝对忠诚(他希望如此)的武装力量在身边,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皇阿玛!皇阿玛!这可如何是好啊!”一旁的嘉庆帝颙琰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瘫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喊道。他比乾隆更恐惧,因为他更年轻,更缺乏权威,如果乾隆倒了,他绝对是同时被清算的。
连一向善于逢迎、揣摩圣意的和珅,此刻也顾不得许多,扑到乾隆脚边,声音发颤地急声道:“太上皇!万岁爷!保命要紧!保命要紧啊!必须先稳住京畿,稳住军心!其他的……都可以从长计议!”他太清楚了,乾隆若倒台,他这个乾隆朝的第一宠臣,绝对没有好下场,那些政变的八旗权贵绝不会放过他。
---
而与乾隆时空的鸡飞狗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光皇帝旻宁那近乎麻木的平静。
他听着天幕的宣告,脸上甚至连惊讶的表情都欠奉,只是嘴角扯出一丝苦涩到极点的、近乎扭曲的弧度。
“好啊……杀得好啊……”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嘲讽,“圣祖爷一家都上路了,倒也干净……朕倒是希望,咱们这儿的八旗子弟,也有这份‘魄力’和‘担当’呢!”
他的心态已然不同。面对东南半壁沦丧,国库空空如也,吏治腐败不堪的烂摊子,他早已心力交瘁。他甚至觉得,如果此时有八旗权贵敢站出来发动政变,接手这个无可救药的烂摊子,他或许……反而会感到一种解脱?至少,不用再独自背负这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了。
“千古骂名……呵呵,谁爱背谁背去吧……”道光皇帝颓然靠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仿佛已经看到了王朝终末的结局。
--
就在乾隆、道光两个时空的三位大清皇帝或惊恐或者绝望之时,刚刚取得“绥德大捷”的抚远大将军王胤禵,正站在泥泞未干的山坡上,望着那片吞噬了他四哥胤禛及其残部的泥石流废墟,心中五味杂陈。他酝酿着情绪,准备挤出几滴眼泪,向京城呈递一份既报捷又彰显“兄弟情深”(哪怕只是做做样子)的奏章。
然而,他酝酿的悲恸还未及出口,天幕之上传来的关于本时空康熙皇帝皇室尽殁的冰冷播报,如同九天玄冰,瞬间冻结了他所有的思绪!
“父皇……还有……二十多个兄弟……都……死了?死于……政变?”胤禵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滔天的愤怒与一种扭曲的野望,“不!不行!我要去报仇!我还有六万大军!我还有……”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复仇之名,挥师进京,问鼎大宝的辉煌景象,激动的呼喊脱口而出。
然而,他忘了,他麾下这六万大军,首先是大清的军队,是爱新觉罗氏的军队!天幕接二连三地揭示康熙是洪承畴之子的谣言,早已经在那些忠于“太祖太宗血脉”的八旗老兵心中,埋下了巨大的恐惧和愤慨的种子。
“洪家的孽种!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一声充满戾气的暴喝自身后响起!还没等胤禵及其亲卫反应过来,一名站在他侧后方的八旗骁骑校,眼中闪烁着混杂着狂热、恐惧与决绝的光芒,猛地拔出腰刀,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砍向了胤禵毫无防护的脖颈!
刀光闪过,血溅五步!
胤禵那双充满惊愕与未尽野望的眼睛,瞬间失去了神采,头颅几乎与身躯分离,高大的身躯晃了晃,重重地栽倒在泥水之中。
那骁骑校高举滴血的腰刀,对着周围被这突如其来变故惊呆的将士们,声嘶力竭地呐喊:“斩杀洪承畴逆子逆孙!还我太祖太宗血脉!大清,不能亡!!”
这声呐喊,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瞬间在清军阵营中激起了千层浪。忠于皇室者、心怀异志者、不知所措者……数万大军,因主帅的瞬间殒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危险的躁动之中。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