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画面,从之前展示贸易顺差的洋洋得意,骤然变得阴郁。
【然而,巨额的贸易逆差,如同失血的创口,令以英吉利为首的西洋商人与政府不堪重负。他们亟需找到一种能扭转乾坤、让白银回流的‘特殊商品’。】
画面聚焦于一种墨绿色、被制成球状或砖块的东西。
【他们找到了——鸦片。】
天幕开始展示触目惊心的画面:装潢精美的八旗子弟府邸内,骨瘦如柴的年轻人瘫在榻上,对着烟灯,眼神迷离,手中烟枪滋滋作响。昔日弓马娴熟的健儿,如今手无缚鸡之力。富商的库房银子如流水般换成了乌黑的烟土。甚至一些官员的衙署后堂,也飘出诡异的异香。
【此物一经吸食,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为购此毒物,八旗子弟变卖祖产,富商倾家荡产,官员贪墨枉法。精神萎靡,身体朽坏,战力尽失。】
画面上,一个个家庭破碎,一个个曾经精壮的汉子变成骷髅,伴随着凄厉的哭喊和绝望的嘶吼。
就在这时,天幕中响起一个铿锵有力、充满忧愤的声音,正是林则徐上奏道光皇帝的奏折原文: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两句话,如同惊雷,在所有时空的统治者耳边炸响!
“混账!该死!”努尔哈赤时空,老汗王猛地站起,眼睛瞪得血红。他赖以起家的八旗勇士,后世子孙竟被这玩意儿祸害成待宰的羔羊?! “查!给本汗狠狠地查!谁敢碰这东西,剁了喂狗!”他咆哮着,虽然此时鸦片尚未大规模流入辽东,但他已感受到这东西对武力的致命侵蚀。
康熙时空,玄烨脸色铁青,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平三藩、收台湾、定准噶尔,靠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八旗和绿营。听到“无可以御敌之兵”,他仿佛看到自己毕生心血构筑的国防长城正在腐朽崩塌。“祸国殃民!祸国殃民!”他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降旨,将天下鸦片一扫而空。
乾隆时空,弘历亦是满面寒霜。他自负“十全武功”,岂能容忍这等毒物毁他根基?看着天幕上那些沉溺鸦片的八旗子弟,他感到一种被背叛的愤怒和锥心的痛惜。“兵与银,乃国之命脉!此物不断,国将不国!”他甚至迁怒地瞪了和珅一眼,仿佛这和珅就是那兜售鸦片的奸商。
然而,与其他时空帝王的纯粹震怒不同,身处风暴中心的道光皇帝旻宁,在最初的极度愤怒之后,一股更深的寒意和犹豫攫住了他。
林则徐的奏折,他早就看过原本了,可谓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也深知鸦片之害烈于洪水猛兽。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本就是他维护国本、延续国祚的决断。
可是……天幕之前展示的一切,此刻如同冰冷的潮水涌上心头:
英吉利,那个能征服百倍于己印度的可怕岛国。
他们那冒着黑烟的钢铁巨舰,那轰鸣的机器。
他们正是因为贸易逆差,才用鸦片来扭转局面!
如今,自己要派林则徐去断他们的财路,去虎口夺食!
“若禁烟……英夷会如何反应?”道光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天幕展示过的,英法联军焚烧皇家园林的景象。“他们会不会……以此为借口,直接开战?”
林则徐的奏折让他看到了内部的危亡,而天幕对英国实力的揭示,则让他看到了外部的致命威胁。内忧与外患,因这鸦片紧紧缠绕在一起,勒得他几乎窒息。
派林则徐去,可能立刻引爆外患,加速“无兵无银”的预言成真。
不派林则徐去,任由鸦片流毒,则“无兵无银”是慢性死亡,内乱同样不可避免。
他的拳头依然紧握着,对鸦片的痛恨未曾减少半分,但那份禁烟的决心,却在现实的、冷酷的恐惧面前,开始动摇、裂开细缝。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个皇帝宝座,此刻正置于火山口上,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可能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
天幕上的画面,从之前鸦片流毒的沉郁,猛地转向了激昂。
场景切换至广东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巨大的销烟池中,石灰投入,池水沸腾,浓白的烟雾冲天而起,将那数以万箱计的乌黑鸦片彻底吞噬、销毁。林则徐的身影立于高台之上,神色肃穆而坚定,周遭是欢呼的军民。
【林则徐奉旨抵粤,雷厉风行,迫使英商交出鸦片两万余箱,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此举震动寰宇,彰显大清禁绝毒害之决心!】
这大快人心的场面,让各时空无数痛恨鸦片的有识之士和普通百姓齐声喝彩!康熙拍案叫好,乾隆亦捻须颔首,连努尔哈赤都看得直呼“痛快!是该这么干!”
然而,天幕的基调很快再次变得紧张。
【此举却彻底触怒了以鸦片贸易牟取暴利的英国政府。彼邦议会经过激烈辩论,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对华战争拨款。】
画面转为浩瀚海洋,数十艘悬挂米字旗的军舰,桅杆如林,炮口森然,乘风破浪,直逼中国海岸,兵临广州城外。
【英夷以此为借口,正式宣战。数十艘战舰载着数千远征军,气势汹汹,意图叩开中国国门。】
“来了!果然来了!”道光时空,养心殿内的旻宁心脏骤然收紧,几乎不敢再看。其他时空的帝王们也屏住了呼吸,他们都已见识过英国的实力,此刻无不替林则徐和广州捏了一把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天幕上的广州,并非毫无准备。
【林则徐、水师提督关天培,早已料敌于先,积极备战。加固虎门诸炮台,购置西洋火炮,操练水师,整顿防务。】
画面显示,虎门要塞炮台林立,新铸的重炮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士兵严阵以待。
【英舰贸然进攻,企图强行闯入珠江口。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早已校准好的炮火!】
刹那间,炮声震天,清军岸防炮台喷射出愤怒的火舌,炮弹呼啸着砸向英舰,激起巨大水柱,更有炮弹直接命中船体,木屑横飞!英军舰队在密集而准确的炮火下,队形被打乱,攻势受挫。
【初次交锋,英军未能突破林则徐与关天培构筑的坚固防线,损兵折将,被迫暂时退却。广州城,屹立不倒!】
“好!打得好!”道光皇帝看到这里,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因过度紧张而苍白的脸上,瞬间涌上一股血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用力一拍御案,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和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对站在一旁的林则徐本人说道:“朕就说嘛!英夷虽船坚炮利,亦非三头六臂!林卿、还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嘉!办得好!看来此獠,也并非不能战胜!”
这一场局部的、暂时的胜利,像一剂强心针,瞬间缓解了之前天幕带给他的巨大压力和恐惧。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一种“只要沿海将官都能如林则徐般用心备战,英夷何足道哉”的乐观情绪,开始冲淡那深植于心的隐忧。
然而,其他时空的统治者,如康熙、乾隆,在稍感欣慰之余,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他们看到的,是一场精心准备的防御战的胜利,是依托坚固工事和地利的结果。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天幕并未展示清军水师在海上与英舰正面交锋的场景,也未曾提及英军主力是否受损。这场胜利,恐怕……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