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苏正的决心,要让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夜色如墨,将连绵的群山彻底吞噬。
黑色的公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灯是这片沉寂天地里唯一的光源,像两把孤零零的手术刀,徒劳地划开浓稠的黑暗,却又在下一秒被无边的黑夜重新缝合。
车内,死一般的寂静。
秘书小张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手心全是黏腻的汗。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被车灯照亮的一小片路面,精神高度集中,生怕稍有不慎,车轮就会滑下路基,坠入旁边深不见底的沟壑。
可他的脑子却不受控制地回放着断崖村的所见所闻。那间门上挂着锈锁的卫生所,老婆婆端来的那碗碗沿带着缺口的热水,还有木板床上那个老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反复扎着他的神经。
他偷偷从后视镜里瞥了一眼后座的苏正。
苏正常委靠在椅背上,双眼闭着,看不出表情。可小张却能感觉到,一股冰冷而沉重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让车厢里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小张跟在苏正身边不算久,却也算经历过几次风浪。无论是面对扶贫办的赵主任,还是环保局的孙局长,苏常委给他的感觉,始终是冷静、锐利,甚至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从容。
但今天,他第一次从这位年轻的领导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近乎于压抑的怒火。那不是咆哮,不是斥责,而是一种被压缩到了极致的、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力量。
车子终于驶出了最难走的山路,颠簸感渐渐减弱,路面也从砂石变成了水泥。远方,开始出现零星的灯火,那是龙溪镇的所在。
苏正依然没有说话。
车子穿过冷清的镇子,没有停留,继续向县城的方向驶去。
路越来越平坦,窗外的灯光也越来越密集。当车子汇入县城宽阔的柏油马路时,仿佛从一个世界,驶入了另一个世界。
道路两旁,是明亮的路灯,是闪烁的霓虹招牌,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县医院新住院部的大楼在夜色中灯火通明,像一座矗立在城中的水晶宫殿,与断崖村那片沉寂的黑暗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
小张看着那座大楼,心里五味杂陈。就在今天上午,他还和陈光明局长一起,站在这座大楼里,听着陈局长意气风发地介绍着那些崭新的德国设备。那时,他和其他人一样,觉得这是清源县了不起的成就。
可现在,那座大楼在他眼里,不再是荣耀,反而像一个巨大的、吸食着偏远乡村血液的肿瘤。
“小张。”
后座上,苏正的声音突然响起,平静,但带着一丝沙哑。
“哎,苏常委,我在。”小张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回办公室。”
“好的。”
车子最终停在了空无一人的县委大院里。已是深夜,办公楼里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
苏正下车,抬头看了一眼自己位于三楼的办公室,那里的灯也亮着,是小张走之前特意为他留的。
“你先回去休息吧,今天辛苦了。”苏正对小张说。
小张看着苏正常委疲惫却依旧笔挺的背影,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化为一句:“苏常委,您也早点休息。”
苏正点了点头,独自一人走进了办公楼。
走廊里空荡荡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他没有回自己的宿舍,而是径直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白天从卫健局拿回来的那些材料,还整齐地堆在桌上。
一边,是陈光明那些装帧精美、辞藻华丽的“政绩报告”。《清源县人民医院成功引进德国西门子128排螺旋ct》、《我县与市第一人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每一份报告,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另一边,是小张整理出来的那份冰冷的表格。《清源县乡镇卫生院现状统计》——执业医师数量:7人,平均年龄:58岁,近三年关停医疗点:23个。
苏正的目光在这两堆材料之间来回移动。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天平,一端是县城里那几座越来越豪华的大医院,是陈光明头上的乌纱帽和满满的荣誉证书。而另一端,是广袤乡村里那一个个被关闭的卫生所,是断崖村老人的咳嗽声,是无数双在病痛中挣扎、在绝望中等待的眼睛。
而这个天平,早已严重失衡。
陈光明错了吗?
从某种官场的逻辑上来说,他或许没错。他集中所有资源,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亮点工程”,让领导视察时有东西可看,让汇报总结时有数据可写。这是最快、最稳妥的出“政绩”的方式。
至于那些被牺牲的、看不见的角落,谁又会去追究呢?
就像他轻描淡写说出的那句“坐车来县城,也就三个多小时”。
对于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来说,三个小时,可能就是两杯茶,一份文件的时间。
但对于一个突发脑溢血的老人,对于一个高烧不退的孩子,这三个小时,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苏正缓缓坐下,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要解决这个困局,仅仅处理一个陈光明是远远不够的。陈光明倒下了,还会有李光明、王光明站起来,继续走这条“以牺牲多数换取少数亮点”的老路。
必须打破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医疗资源分配模式。
必须让那些手握资源分配权的官员们明白,他们的职责,不是只为县城里那几座光鲜的大楼服务,更是为散落在全县每一个角落的、最普通的百姓服务。
要让医疗资源,真正地“下沉”下去。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断崖村那片贫瘠的土地上种下,在返回县城的漫长颠簸中生根,在看到县医院那璀璨灯火的瞬间,终于破土而出,长成了不可动摇的决心。
他睁开眼,眼神里所有的疲惫和迷茫都已褪去,只剩下清澈和坚定。
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那支陪伴他许久的英雄牌钢笔。
笔身温润,在他微凉的指尖,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他想起了爷爷,那个一辈子都在基层奔波的老干部。如果爷爷还在,看到断崖村的情景,会怎么做?
答案不言而喻。
苏正没有再犹豫。
他将桌上那些金光闪闪的“政绩报告”推到一旁,抽出了一张干净的稿纸,铺在面前。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窗外城市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开来。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他没有立刻开始写正文,而是在稿纸的最上方,一笔一划,郑重地写下了这份报告的标题——
《关于清源县基层医疗困境的深度调查报告》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