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被“发配”去整理书库,美其名曰“潜心学问”。每日对着那些积了灰的医书古籍,闻着陈年墨香和霉味混合的气息,他倒也不急不躁,该翻书翻书,该记录记录,偶尔还跟管理书库的老头探讨几句疑难杂症,一副彻底认命、打算在故纸堆里终老的架势。
阿蛮可就惨了。他被明令禁止在太医局核心区域晃悠,只能在外围打转,像个丢了魂的孤魂野鬼。御膳房倒是还能去,可没了“调查皇子膳食”这面大旗,他去蹭吃蹭喝都显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连带着“超级烤肉料”的消耗速度都慢了下来,让他很是肉痛。
“无聊啊……无聊透顶!”阿蛮蹲在太医局外墙根下,拿根树枝戳蚂蚁洞,唉声叹气,“小泉,咱们真就这么干等着?你那‘暗度陈仓’的‘仓’在哪儿呢?再等下去,我身上都快长蘑菇了!”
小泉从一本《南方草木状》里抬起头,慢条斯理地吹了吹书页上的灰:“急什么。栈道还没修好,陈仓岂是那么容易度的?我们在明处的动作已经被盯死,现在比的,就是谁更有耐心。”
“耐心?我这人除了对吃的,对别的都没啥耐心!”阿蛮把树枝一扔,烦躁地抓头发,“要不……我晚上摸黑去王太医家院里瞧瞧?说不定能逮着他跟谁密谋呢?”
小泉无奈地看他一眼:“然后呢?被打成飞贼扔进大牢?让庆王都捞不出来?”
阿蛮蔫了,嘟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憋屈死了!”
正在这时,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扑棱着翅膀,精准地落在了小泉面前的窗台上,腿上绑着一个小小的信筒。
小泉眼睛微微一亮,解下信筒,取出里面的纸条。上面是苏婉清那熟悉的娟秀字迹,内容却让他精神一振。
“宫外线已动。江南皇商‘济世堂’,水面颇深,正探其底。”
小泉将纸条递给眼巴巴望着的阿蛮,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看,我们的‘陈仓’,来了。”
阿蛮接过纸条,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挠头道:“就这?‘水面颇深’?这苏大小姐,说话怎么也跟打哑谜似的?”
“婉清行事向来稳妥,她既说‘颇深’,那这‘济世堂’必然不简单。”小泉解释道,“我们在宫内寸步难行,但宫外天地广阔,正是苏家这等商贾世家施展手段的地方。由她动用苏家的商业网络去查,比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要有效得多。”
“那咱们现在干嘛?”阿蛮总算来了点精神。
“等。”小泉老神在在地重新拿起书,“顺便,把你那‘烤肉外交’的重心,从御膳房稍微转移一下。”
“转移?转移到哪儿?”
“太医局里,那些不得志的、喜欢嚼舌根的、或者……对王太医颇有微词的。”小泉提示道,“比如,管理书库的刘老头,我瞧他就知道不少陈年旧事。”
阿蛮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懂了!就是找那些边缘人,打听八卦呗!这个我拿手!”
于是,阿蛮的“美食公关”对象,从御膳房的小太监,扩展到了太医局的底层杂役、不得志的医士、以及像刘老头这样看似不起眼却资历颇老的人物。几顿小酒,几包零嘴下去,还真让他零零碎碎听到不少关于王太医如何排除异己、提拔亲信,以及和某些宫内实权人物“往来密切”的闲话。
而宫外的苏婉清,动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
几天后,新的密信送到。这次内容详实了许多。
“济世堂,百年皇商,根基深厚,垄断江南三成药市。其当家与内务府多位管事交从甚密,宫中三成药材由其供应。近查其账目流水,发现数月前有一笔数额远超寻常交易的巨款,并非流入总号,而是秘密转入京城‘汇丰钱庄’。该钱庄明面东家为商贾李贵,实则……乃宫内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管内务府部分采买事宜的冯保大总管之外甥所开。”
信的最后,苏婉清笔锋略显凝重地添上一句:“冯保此宦,权柄日盛,爪牙遍布内廷外朝,与多位妃嫔母家亦有牵连。线索所指,恐触及宫闱深处,务必慎之。”
“冯保?!”阿蛮看到这个名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就是那个见人三分笑,走路都没声音的冯大总管?他一个太监头子,谋害皇子干嘛?他还能当皇帝不成?”
小泉盯着那个名字,眉头紧锁,脑中飞速运转。冯保,内务府大总管,掌管宫廷事务,权势熏天。他确实没有篡位的可能,但正因如此,他的动机才更值得深究。
一个太监,所求无非是权与财。谋害皇子,对他有何好处?
除非……他并非主谋,而是执行者。他背后,站着更能从皇子夭折中获益的人。
“一个太监首领,为何要谋害皇子?”小泉重复着阿蛮的疑问,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或许,不是他要谋害,而是他背后的人,需要他这么做。”
阿蛮倒吸一口凉气:“他背后……我的亲娘嘞,那得是多大的人物?”
小泉没有回答,只是将那张密信凑到烛火边,看着它缓缓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
宫内调查看似中断,但一条新的、更危险的线索,已经从宫外蜿蜒而至,直指宫廷最核心的权力漩涡。
本章完
喜欢山医逍遥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山医逍遥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