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还在耳畔消散,孙连城的手没有离开听筒。
他盯着屏幕上的“跨境支付协议备案”查询入口,光标仍悬停在按钮上方,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
办公室主任的通知来得太快,快得反常。
他没动,也没有回应催促。
走廊外的脚步声渐远,整层楼重新陷入寂静。
他知道,这一去可能再难回头查看数据,
而那笔尚未追踪到底的资金流向,或许是撕开整个黑幕的最后一道口子。
门锁咔哒一声落下。
他起身拉上窗帘,不是全部,只是偏右的那一幅,挡住从街角可能投来的视线角度。
接着,他从中山装内袋取出U盘,插入加密端口。
电脑屏幕闪了一下,离线程序自动加载,
这是他早年在航天系统参与轨道模拟项目时编写的分析模块,
后来被他改造成用于资金轨迹还原的工具,不联网,不留日志,只依赖本地缓存和预设算法运行。
时间只剩不到三十分钟。
他调出反洗钱预警日志,叠加亲属账户变动记录与财政局内部备案的跨境支付清单。
三组数据在程序中交叉比对,生成动态流向图。
系统开始标记异常节点,红色光点逐一浮现。
三笔汇款引起注意:
金额分别为六千三百万元、五千四百万元、六千八百万元,时间间隔不超过四十八小时,
付款方分别是“宏远建设”“恒远置业”和“京州联拓工程咨询”,
都是丁义珍名下关联企业。
资金首站均指向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公司,环太平洋基建投资有限公司。
这不是普通走账。
这类结构通常用于多层跳转,掩盖最终受益人。
但问题在于,这三笔款项在进入环太平洋账户后,仅停留不到十二小时,便合并转入另一个bVI注册基金:
星辰文旅发展基金。
名字陌生,却让他心头一震。
他切换至另一加密分区,打开一份pdF文件,是妻子前些日子无意提起的一份山水集团对外投资年报副本。
她当时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赵瑞龙最近又搞了个文旅基金,说是准备上市。”
文档翻到第十七页,“重大股权投资”条目下清晰列出:
山水集团向星辰文旅发展基金注资两亿元,持股比例49%,并派驻两名董事,其中一人由赵瑞龙亲自提名。
董事会席位占多数。
这意味着,尽管未达控股标准,实际控制权仍在赵瑞龙手中。
孙连城将注资日期与资金流转时间对照。
山水集团完成注资的七天前,环太平洋账户收到丁义珍三家关联公司合计1.8亿的打款,时间吻合,金额接近。
一条链路逐渐清晰:
丁义珍通过空壳公司转移赃款→经离岸平台中转→注入赵瑞龙控制的基金账户→以“战略投资”名义完成洗白。
这不是简单的权钱交易,而是有组织的资金清洗体系。
他手指敲击键盘,调出星辰文旅的公开融资材料。
该基金宣称专注于“文化产业园开发与城市更新项目投资”,近期已在汉东申报两个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
其中一个正是由丁义珍主导审批的“光明新区综合开发配套工程”。
项目批给谁,钱就流向谁。
而那个原本应划拨三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池,
如今正以“应急外贸补贴”名义,流向一家无实际出口业务的皮具公司,正是这笔款项,最终汇入了环太平洋账户的第一站。
闭环了。
他靠在椅背上,呼吸略沉。
这不是单纯的贪腐,而是一个政商协同的利益输送网络。
丁义珍负责批项目、挪资金,赵瑞龙负责接收、包装、变现。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彼此掩护,互为屏障。
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很可能不止一次。
他迅速将所有分析结果整合成一份轻量级摘要,包含资金路径图、时间节点对照表、企业关联矩阵及关键证据截图。
文件加密后命名为“ZJ-22”,导入天文望远镜模型底座的微型芯片中。
那装置外表毫无异样,只有他知道如何拆卸取出存储单元。
做完这些,他拔出U盘,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杯热水,将U盘浸入杯中。
金属外壳很快被高温软化,内部电路开始模糊。
五分钟后,他取出,用办公剪刀绞碎,残片倒入废纸篓,再覆盖上几页过期报表。
不能留任何可恢复的数据痕迹。
他整理衣领,将会议提纲塞进公文包,顺手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
那是陈岩石送他的旧物,笔帽有些磨损,但写字依旧流畅。
这个动作让他稍稍安定。
桌角台灯还亮着,映出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六点零三分。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十七分钟。
他关掉主机,熄灯,推门而出。
走廊灯光均匀洒落,脚步声平稳。
电梯显示停在一楼,他按下下行键,等待过程中 glance 了一眼监控摄像头的位置。
角度熟悉,是他亲自参与设计的安保布点图,死角不多,
但有一处转弯恰好能避开连续拍摄。
他知道有人在看。
也知道这次会议不会轻松。
丁义珍不会无缘无故要求改地点,李达康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缺席。
他们想谈什么?
项目推进?
财政拨款?
还是借题发挥,逼他放弃追查?
他不在乎表面议题。
真正重要的,是他刚刚握在手中的东西。
电梯门打开,他迈步进去,按下一楼。
金属门缓缓合拢,在即将闭合的瞬间,他看见自己映在门上的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工作前的例行神情。
但右手插在裤兜里的拳头,始终没有松开。
穿过大厅,步行至市委办公楼西侧通道,小会议室三位于尽头右侧。
门口站着一名工作人员,见到他点头示意:“丁副市长已经到了,李书记刚通完电话,马上就来。”
他嗯了一声,站在门外,从包里抽出提纲,翻到最后一页。
原本写着“建议开展专项复核”,现在他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
“重点关注hdb-Zx-07编号项目与外部资本关联性”。
这不是汇报,是试探。
如果丁义珍看到这句话后出现任何情绪波动,哪怕只是眼神微变,都说明他清楚这条资金链的存在。
而一旦他反应过度,试图压制讨论,那就等于当众暴露心虚。
更重要的是,这会让李达康警觉。
他知道李达康厌恶腐败,但也重视稳定。
只要能把问题包装成“管理漏洞”而非“政治阴谋”,就有机会撬动支持。
走廊另一端传来脚步声,节奏坚定,皮鞋踩在地砖上的声音清晰可辨。
他抬头,看见李达康的身影出现在拐角,白衬衫袖口卷起,
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什么。
孙连城收起提纲,站直身体。
李达康走近,看了他一眼,“怎么才到?”
“临时处理点事。”他答。
“丁义珍等你五分钟了。”李达康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他说有急事要定。”
“我知道。”他说完,伸手去推会议室门。
就在指尖触碰到门把的刹那,李达康忽然开口:“最近查账的事,别太过头。”
他顿住。
掌心贴着冰凉的金属门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喜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