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临时工人后,林晓棠的手工坊重新找回了高效节奏。退休的张阿姨和李阿姨手艺娴熟,织出的毛衣主体针脚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每天雷打不动完成3件;张婶、王嫂经验老道,配合着新伙伴调整速度,四人织主体的日产量稳定在10件;李嫂和赵姐缝补时更是细致,连扣子的间距都用软尺比对,确保每件毛衣的细节都挑不出错。林晓棠则每天下班后逐件检查,重点核对花纹对齐度和收针细节,偶尔发现小瑕疵,当场教大家修补技巧,整个团队配合得愈发默契。
距离交货还有3天时,120件毛衣已全部织完,堆在家中客厅像座小山。林晓棠带着大家做最后一轮质检,张阿姨拿起一件条纹毛衣,对着光仔细看:“针脚、花纹都没问题,线头也剪干净了,晓棠,这批货肯定能让王姐满意。”
“是啊,咱们这次不仅没耽误进度,还提前完成了,质量比上次还好!”李嫂笑着说。林晓棠看着满屋子的成品,心里踏实极了——这是她接的最大批量订单,也是团队经历过“偷懒风波”后交出的答卷,意义格外不同。
交货当天,林晓棠租了辆三轮车,和张婶、张阿姨一起把毛衣运往县城新潮服装店。王姐早已在店门口等候,看到满满一车整齐包装的毛衣,笑着迎上来:“晓棠,我还担心你受上次工人的影响赶不上,没想到你不仅按时交,还提前了3天!”
验收环节,王姐特意抽查了20件毛衣,从针脚密度到花纹对称度,再到领口收针,每一项都符合甚至超过协议标准。有位熟客刚好来店里,拿起一件金线梅花毛衣,摸了摸面料:“王姐,这毛衣比上次的还精致,金线加得真好看,我要两件,给我女儿也带一件!”
短短一小时,就有五位顾客下单,王姐笑得合不拢嘴,当场拿出手工费:“120件,每件1块5,一共180块,你点点。”
林晓棠接过厚厚的一沓钱,指尖传来的重量让她心里发烫——这是她做手工生意以来赚的最大一笔钱,比之前50件订单的收入翻了两倍还多。她没立刻点数,笑着说:“王姐,我信得过您。下个月的订单,您要是有新款式,随时跟我说。”
“有!当然有!”王姐拉着她的手,兴奋地说,“我已经统计好了,下个月要150件,还想让你设计几款儿童毛衣花纹,现在好多家长都想给孩子买手工毛衣,肯定能卖爆!手工费给你涨到每件1块6,你看怎么样?”
林晓棠又惊又喜:“150件没问题!儿童毛衣花纹我这就开始设计,保证让您满意!”
从服装店出来,张婶拿着刚分到的28元手工费,激动得眼眶发红:“晓棠,我这辈子都没一次赚过这么多钱!跟着你干,真是选对了!”张阿姨也笑着说:“是啊,我们退休在家没事干,现在既能赚零花钱,还能跟大家一起做事,日子都热闹了不少。”
林晓棠把属于自己的55元(扣除其他工人报酬后)小心收好,心里满是成就感。回到家属院,她第一时间把手工费分给大家,每个人都拿到了比预期更多的报酬,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沈廷舟听说订单顺利交付,特意过来道贺,还带来了一本《手工毛衣设计大全》:“恭喜你赚了大钱!这书里有很多儿童毛衣的花纹设计,你可以参考参考,说不定能设计出更受欢迎的款式。”
“谢谢您沈科长!”林晓棠接过书,心里暖暖的,“这次能顺利完成订单,多亏了您帮我找的张阿姨和李阿姨,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都是你自己管理得好。”沈廷舟笑着说,“遇到工人偷懒,你能及时解决,还能稳住团队士气,这说明你不仅手艺好,还会管理。以后手工生意做大了,你完全可以开个正式的工作室,招更多人,说不定还能做成县里的手工品牌。”
林晓棠眼睛一亮——开工作室、做品牌,这些她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55元钱交给刘桂兰。刘桂兰看着手里的钱,激动得手都在抖:“我家晓棠现在真是太能干了!这钱够咱们母女俩三个月的生活费了,以后再也不用省吃俭用了!”
“妈,这只是开始。”林晓棠拿出《手工毛衣设计大全》,“下个月我要接150件儿童毛衣订单,还想设计新花纹,等赚了更多钱,咱们就租个大点的房子,再把晓雅接到县城来读书。”
刘桂兰连连点头,眼眶湿润:“好!好!妈都听你的!”
林晓棠坐在书桌前,翻开设计书,一边看一边画草图。灯光下,她的眼神格外坚定——从最初的零散订单,到现在的大额长期合作;从只能靠自己摸索,到现在有团队、有规划,她的手工生意一步步走上正轨。而这份靠双手和努力换来的收获,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更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未来,她会带着这份底气,继续在手工和技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去实现更多曾经不敢想的梦想。
喜欢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