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省医院中医科,总是格外忙碌。清晨七点半,陈墨如常提前到岗,仔细检查着诊室的准备情况。他将脉枕摆放整齐,消毒好针灸器具,又特意将昨天在博物院拍下的唐代医具照片整理成册,准备与同事们分享。
早啊,陈医生。护士小林推着治疗车经过,笑容中却带着一丝异样。
陈墨敏锐地察觉到这不寻常的气氛,但只是礼貌地点头回应:早上好。
这种微妙的变化在早交班时变得更加明显。当陈墨走进会议室,原本热烈的交谈声突然安静下来,几位年轻护士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而孙小军则坐在角落,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建平主任照常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周末危重病人的交接班报告。当轮到陈墨汇报他负责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李建国的病情时,他注意到王副主任特意多看了他几眼。
患者血糖控制趋于稳定,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明显改善。陈墨详细汇报着治疗进展,根据脉象和舌象变化,我调整了方剂中地龙和黄芪的配比...
听说你周末很用功啊。孙小军突然插话,语气带着刻意的关切,又是研究古籍,又是请教专家,真是分秒必争。
这话表面是夸奖,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李梦瑶皱起眉头,想要说什么,却被王副主任用眼神制止了。
交班结束后,陈墨照常去查房。在护士站,他无意中听到两个护士的对话: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看着老实,其实挺有手段的。
就是,难怪进步这么快...
见到陈墨走近,她们立刻停止了交谈,装作忙碌的样子。
这种诡异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门诊开始。今天陈墨跟王副主任上门诊,第一个患者是位老慢支急性发作的老人。
陈医生,我听说您最近在研究古方?老人咳嗽着问,我这老毛病,用古方能治吗?
陈墨一边为老人诊脉,一边温和地回答:大爷,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管是古方还是现代方,适合您病情的才是好方子。
他为老人详细检查后,开出宣肺化痰的方剂,并耐心解释每一味药的作用。看着陈墨专注的神情,老人感慨道:您这样的好医生,应该得到重用啊。
这句话恰好被经过的孙小军听到,他冷笑着对身边的住院医生说:听见没?连患者都会说好听话了。
午休时分,真相终于大白。王嫣然悄悄找到正在食堂吃饭的陈墨,神色凝重地说:你听说科室里的传言了吗?
陈墨放下筷子,平静地问:什么传言?
孙小军到处说,你利用李梦瑶的关系,想走捷径。王嫣然压低声音,还说你们周末单独约会,你在刻意讨好她。
陈墨的筷子在餐盘上轻轻一顿,随即恢复平静:清者自清。
可是现在全科室都在议论。王嫣然焦急地说,连护士长今天都在打听你和李梦瑶的关系。这对你的实习评价很不利啊!
就在这时,李梦瑶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她的脸色很难看,显然也听说了这些谣言。
陈墨,对不起。她在陈墨对面坐下,我没想到一次普通的聚餐会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
该道歉的是我。陈墨摇摇头,连累你了。
李梦瑶深吸一口气:孙小军太过分了。他今早还特意来找我,说什么小心被人利用
王嫣然插话道:我觉得他是嫉妒。上次病例讨论会,陈墨的表现得到了那么多专家的认可,他心里不平衡。
不仅如此。李梦瑶说,我听说孙小军的父亲最近在争取医院的一个重点项目,而李主任更倾向于让年轻医生参与。孙小军可能是担心陈墨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下午门诊时,这种暗流涌动的气氛更加明显。一位住院医生在会诊时,故意质疑陈墨的处方:
陈医生这个方子,是不是太冒险了?用虫类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万一出事谁负责?
陈墨不卑不亢地回应:所有的用药都有文献支持和临床依据。而且我们一直在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目前一切稳定。
王副主任适时介入:用药讨论要基于专业判断,不要掺杂其他因素。
然而,谣言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在接下来的查房中,陈墨明显感觉到一些患者家属看他的眼神带着审视。一位新入院的患者甚至直接要求更换主治医生。
我听说陈医生还只是个实习生?患者家属小声对护士说,我们想找个经验丰富点的医生。
最让陈墨难过的是,当天下午他照常去查看李建国的情况时,患者的儿子委婉地提出:陈医生,我们很感谢您的治疗。不过我在医院有些朋友,听说了一些事情...您看要不要请王副主任一起来会诊?
这一刻,陈墨深深体会到了人言可畏。但他仍然保持着专业态度,仔细为患者诊脉,调整方剂。
李叔叔的脉象比上周有力多了,舌苔也转润。他平静地告诉家属,这说明治疗方向是正确的。如果您不放心,可以请任何专家来会诊。
下班后,陈墨独自留在医生办公室整理病历。窗外下起了细雨,古城墙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他想起故乡的老中医曾经说过:行医先修德,医德如山,谣言如风,山自岿然不动。
李梦瑶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愧疚:陈墨,我想去找李主任说明情况。不能让你平白受这种委屈。
不必了。陈墨摇摇头,这种时候去解释,反而显得心虚。不如用实力证明自己。
可是...
还记得我们在回民街的谈话吗?陈墨打断她,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我们心正意诚,这些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王嫣然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我刚整理完上个月的疗效统计。陈墨,你负责的患者有效率是全科室最高的。这才是最好的回应。
三人相视而笑。这时,护士长周敏也来找陈墨:
陈医生,16床的刘大爷指名要你去看诊。他说只相信你。
这个简单的消息,像一缕阳光穿透了阴霾。在去病房的路上,周敏轻声对陈墨说:科室里的是非,我们老员工都看在眼里。好好干,实力是最好的证明。
刘大爷见到陈墨,紧紧握住他的手:陈医生,我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你别往心里去,我们患者心里都明白,谁是好医生。
这一刻,陈墨的眼眶有些发热。他深深体会到,医者最大的荣誉,不是职位高低,而是患者的信任。
当晚,陈墨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始知,医路非独医术之修,更是心性之炼。谣言如风,来无影去无踪,唯有以仁心待人,以精诚行医,方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夜深了,雨还在下。但陈墨的心中已经平静如水。他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走自己认定的路。
(第十九章完)
喜欢神医闯关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医闯关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