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辚辚,驶出厚重的洛阳城门,将身后的繁华与喧嚣渐渐隔绝。
官道变得开阔,两侧田野平旷,远山如黛,与城内的逼仄巷弄和诡谲氛围恍若两个世界。
孙敬之忍不住回头,望了望那巍峨的城墙轮廓,轻轻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些时日积压在胸口的阴霾与恐惧尽数吐出。
他转回身,看着对面闭目养神的狄仁杰,以及车窗外骑马护卫、神情警惕的张承翊,不禁感慨道:
“恩师,此番洛阳之行,当真…惊心动魄。学生至今思之,仍觉脊背发凉。谁能想到,一具看似寻常的流民尸首,竟能牵扯出炼制毒丹的妖道,其后更隐隐牵出一个如此可怕的‘幽冥司’?世间之险恶,人心之诡谲,实难测度。”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后怕与庆幸:“幸得恩师明察秋毫,抽丝剥茧,方能粉碎妖道阴谋,更还了张校尉清白。如今想来,若非恩师坚持,此案恐怕早已以‘流民暴毙’草草了结,那‘云鹤真人’及其背后势力,不知还要害死多少人。”
狄仁杰缓缓睁开眼,目光沉静,并无太多喜悦:“除恶未尽,何喜之有?吴友仁虽诛,然其不过一傀儡卒子。真正执棋之手,仍隐于幕后,其实力深浅,所图之大,远超你我想象。此番,我等或许只是无意间,触碰到了巨兽的一片鳞甲而已。”
孙敬之闻言,刚刚放松的心情又紧绷起来:“恩师是说…那‘幽冥司’…”
狄仁杰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目光转向窗外。
马车正经过一片高地,可以回望洛阳全景。
那座巨大的帝国心脏,在阳光下恢宏壮丽,气象万千,但在他眼中,却仿佛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阴影。
他从袖中取出那个小巧的楠木盒,打开,再次拿出那枚玄铁令牌。
冰冷的触感瞬间传来,即使在初夏的空气中,它也丝毫未被暖意浸染,依旧保持着那种深入骨髓的幽寒。
诡异的兽形图案在阳光下更显狰狞,“幽冥”二字笔画冷硬,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与危险。
孙敬之看到令牌,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恩师,此物…”
“此物,便是那巨兽的鳞片。”狄仁杰摩挲着令牌,眉头微蹙,“亦是唯一能引领我们找到那巨兽的线索。”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一个偶然破获的小案,却意外撕开了庞大黑暗的一角。这并非结束,恰恰相反,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他想起了昨夜那如芒在背的被窥视感,想起了清虚观外训练有素的“清理者”,想起了周槐笔录和吴友仁供词中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片段——“操控官吏”、“裂土再造”、“幽冥司之大业”……
前路漫漫,云谲波诡。
这枚冰冷的令牌,仿佛是一张通往更深、更黑暗迷宫的入场券。
车窗外,张承翊控马靠近车窗些许,低声道:“狄公,一切正常。已派出前哨探路,后方亦有护卫断后。”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道路两旁的任何风吹草动。
经过血冤得雪,他对狄仁杰的忠诚已融入骨血,这份护卫之责,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藏身鬼市、绝望潦倒的逃犯,而是一柄重新出鞘的利剑,锋锐无匹,只为守护一人。
狄仁杰看着他警惕而专注的侧脸,心中稍安。
他将令牌小心地放回木盒,收好。
“敬之,”他开口道,“抵达任所后,你便着手两件事。其一,整理此行所有见闻记录,尤其是关于周槐、吴友仁供词中提及的那些被控制目标的零散信息,看看能否从中梳理出更多关于‘幽冥司’行事风格的脉络。其二,寻访当地可靠的匠作大家、古董商人,暗中探询这令牌材质与图案的来历,切记,务必谨慎。”
“学生明白!”孙敬之郑重点头,深感责任重大。
“承翊。”
“末将在!”
“护卫之事,由你全权负责。非常时期,需行非常之法。一应人手调度,安全警戒,你可临机决断。”狄仁杰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
“末将定不负狄公所托!”张承翊抱拳,眼中闪烁着被信任的光芒和军人特有的坚毅。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碾过官道,扬起细微的尘土。
阳光正好,洒在原野上,一片生机勃勃。
但车厢内的三人却都知道,这平静的旅途之下,潜藏着未散的危机与巨大的未知。
孙敬之仍在回味洛阳案件的细节,时而奋笔疾书记下灵感,时而蹙眉沉思。
张承翊则如同最警觉的猎鹰,时刻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护卫着马车的安全。
而狄仁杰,则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看着不断向后掠去的风景,手中无意识地捻动着衣袖。
他的思绪,已飞向了遥远的任所,飞向了那可能隐藏在正常政务之下的、与“幽冥司”相关的蛛丝马迹,更飞向了未来那必将到来的、更加凶险的较量。
一个看似完结的案件,却引出了一个更庞大的谜团。
一次偶然的停留,却可能改变了帝国未来的命运轨迹。
这辆行驶在阳光下的马车,仿佛正载着一个秘密、一份责任、与一场风暴的种子,驶向新的征途。
前路是坦途还是荆棘?
无人知晓。
但狄仁杰深知,既然他已触及了这黑暗的秘密,便再无退路可言。
唯有以智慧为灯,以勇气为剑,方能在这波澜云诡的时局中,劈开迷雾,寻得光明。
他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车外清新的空气。
(第20章 收)
【第一卷终】
喜欢大唐狄仁杰之裂国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