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咸阳,帝国宫阙,紫微殿。此地已非昔日咸阳宫的原样复刻,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的厚重与星海的浩瀚,穹顶是可调节的全息星图,四壁流淌着实时数据,象征着帝国中枢与整个文明网络的紧密连接。此刻,殿内正在举行一场关乎帝国未来科技走向的最高御前会议。
与会者除了嬴政、李斯、公输衡、蒙毅、扶苏等核心重臣外,还有以李信为首的一批在“星火”计划中脱颖而出的、面孔相对年轻的科学家代表。议题,正是审议数个被帝国工程院内部标记为“高风险、高回报、高不确定性”的尖端探索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不是基于李信的维度理论,但又远远超出了当前已验证的技术边界,其构想之大胆,近乎神话。
其中一个项目,旨在利用“维度熔炉”的能量,尝试直接“编织”时空结构,创造临时的、可通行的“维度虫洞”,实现超远距离瞬时投送。另一个项目,则试图解析“擦除者”规则武器的核心编码,并开发出一种能够临时赋予己方单位“规则豁免”特性的护盾。还有一个,甚至提出了利用灵能网络集体意识,直接干涉概率云,在微观层面“引导”实验结果走向。
每一个项目,都伴随着工程院内部保守派系呈递上来的、厚厚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详细列举了项目可能失败的无数种方式,以及失败后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从引发局部维度崩溃,到创造出不稳定的规则奇点吞噬实验场,再到对参与者的精神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代价沉重,前景渺茫。
若依照嬴政早年追求长生不老药时那种“必求其成,不成则罪”的偏执心性,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妄念”,恐怕连提出的机会都不会有,提出者更可能因“妖言惑众”而获罪。流亡初期的肃杀与严苛,也一度让科研氛围谨小慎微。
然而,今天的嬴政,静静地听着李信等人充满激情却又难掩忐忑的陈述,翻阅着那些触目惊心的风险报告,脸上却没有任何愠怒或不耐。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风险清单,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诸卿所言风险,朕已知之。”嬴政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然,朕欲问诸位一句:若不试此险路,我大秦可能于三十周期内,稳胜‘擦除者’及其背后之‘终末管理员’?”
殿内一片寂静。答案不言自明。按部就班地优化现有技术,或许能缓慢提升,但绝无可能实现碾压性的超越。敌人的规则武器与高维材料,已经证明了其文明层级的优越。
“昔日,朕欲求长生,乃逆天而行,强求不可得之物,劳民伤财,此朕之过也。”嬴政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竟带着一丝罕见的反思之意,“然今日之‘试错’,非为朕一己之私欲,乃为我大秦文明存续之公器!既是跃迁,岂能不行险路?既是求存,岂能不冒奇险?”
他走到御案前,取过一枚玄玉虎符,沉声道:“传朕敕令:即日起,于‘大秦跃迁计划’框架下,设立‘前沿探索特区’。凡经总指挥部审议通过之尖端项目,实行‘试错免责’制度!”
“于此特区内,科研人员可大胆构想,放手验证。凡因探索未知而致失败者,无论损耗几何,只要过程合规,数据详实,皆不予追究!其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非但无过,反因其勇于开拓之精神,当予记录与褒奖!”
这道敕令,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帝国的科研界!“试错免责”!这意味着,长久以来悬在科研人员头顶的、那把因失败而获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被暂时移开了。帝国最高统治者,亲自为那些最疯狂、最不确定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免受责罚的“安全区”。
李信等人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当场跪拜。公输衡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为一声长叹,继而眼中也焕发出新的神采。他知道,这道命令可能会浪费海量资源,但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放帝国的智慧,去触碰那些按部就班永远无法触及的领域。
敕令迅速通过精神网络传遍所有研究机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许多原本只存在于私人笔记或小圈子讨论中的激进设想,被迅速整理、提交。实验室里,以往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进行的极端参数测试,如今被大胆尝试。一些曾经因“不务正业”而受到排挤的、研究“虚无缥缈”理论的学者,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展开工作。
当然,失败接踵而至。某个试图稳定虫洞的实验,消耗了相当于一艘“龙鳞-II”护卫舰的能量,却只制造出一场将实验装置撕成基本粒子的空间风暴。某个规则豁免护盾的测试,未能豁免攻击,反而使得测试单元的存在性变得极不稳定,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闪烁了数小时后彻底消失。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损失,甚至偶尔有人员伤亡。但根据敕令,只要过程被完整记录,数据分析有助于排除错误路径,相关人员并未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必要的抚恤和继续研究的支持。
正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鼓励冒险与宽容失败的氛围中,帝国科技的边界,才开始被真正地、猛烈地向外拓展。一些在旧有框架下绝无可能被提出的构想,开始孕育、萌发。嬴政的这次“试错”,并非放弃了对成果的要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他明白,唯有经历无数失败的铺垫,才能最终迎来那决定文明命运的、真正的突破。帝国的科研灵魂,由此被注入了敢于向未知深渊纵身一跃的勇气。
喜欢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