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之殇
中印边境,班公湖南岸,海拔5100米。
99A主战坦克的车长徐战盯着热成像仪上闪烁的红点——三辆印度陆军t-90mS正借助山脊掩护,向他们逼近。
装填钨芯穿甲弹,距离2800,准备——
话音未落,坦克猛地一震!
砰——轰!
一发印度REFLEKS-m炮射导弹正中炮塔正面,爆炸的冲击波让舱内所有人短暂失聪。
装甲被击穿!右侧复合层破损!驾驶员吼道。
徐战看向右侧——本该出现裂痕的装甲,此刻正泛起诡异的液态金属光泽。
______
2. 纳米觉醒
这辆99A是计划的试验车,全身覆盖着新型自修复复合装甲:
外层:纳米陶瓷-钨合金复合层(硬度达hRc90)
中间层:形状记忆合金纤维网(受热激活)
内衬:液态金属微胶囊(破损时释放)
被击中的位置,装甲正在发生惊人变化——
温度感应:导弹爆炸的800c高温激活记忆合金
结构重组:纳米纤维如肌肉般收缩,将破口周边材料拉回原位
液态填充:微胶囊破裂,释放的镓铟合金填补最后缝隙
短短18秒,被430mm穿深的弹孔竟缩小到不足5mm!
这他妈是什么黑科技?!炮手老周瞪大眼睛。
徐战咧嘴一笑:这叫会流血的坦克。
______
3. 不死军团
印度坦克兵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
那辆明明被命中的中国坦克,竟然完好无损地继续冲锋!
t-90mS车长辛格疯狂呼叫指挥部:我们命中目标了!但目标没有损伤!重复,目标没有——
第二发125mm炮弹已经呼啸而至,直接掀飞了t-90的炮塔。
与此同时,战场另一侧:
某辆99A被反坦克导弹击中侧裙板,30秒后破损处渗出银白色液体自动修复
装甲运兵车遭30mm机炮扫射,弹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甚至某辆被地雷炸断履带的坦克,记忆金属履带竟在高温下自行接合
______
4. 科学狂怒
新德里,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实验室。
材料学家帕特尔博士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双手发抖:这违背材料学基本定律!
他的团队正在疯狂计算:
理论极限:现有自修复材料最多修复3mm裂缝
实际观测:中国装甲修复了430mm贯穿伤
唯一解释:中国人掌握了室温液态金属控制技术
更可怕的发现接踵而至——
某段高清视频显示,被击中的中国装甲车表面,竟然浮现出类似血管网络的发光纹路!
这不是材料科学......帕特尔瘫坐在椅子上,这是生物与机械的融合。
______
5. 钢铁进化
北京,某地下研究所。
首席科学家林语嫣正在观察显微镜——载玻片上的纳米机器人正将金属原子排列成晶格结构。
第47次战场数据确认,她对助手说,自修复效率比实验室提高300%。
助手递上平板:前线反馈,暴露在炮火中的装甲出现了适应性进化——被反复击中的区域,修复速度会越来越快。
林语嫣调出卫星画面:班公湖上空,印度空军正集结最后的战机。
通知火箭军,她轻敲键盘,把含有纳米种子的燃烧弹优先供应给防空部队。
______
6. 不死传说
战后,被俘的印度坦克兵在审讯中反复描述:
那些中国坦克就像有生命一样......炮弹打上去,伤口会自己愈合......
这段口供被当作战场幻觉,直到某天——
五角大楼技术评估小组在缴获的99A残骸中发现:
装甲夹层中布满类神经网络的导电丝
金属断面呈现类似肌肉纤维的纹理
最惊人的是,当残骸被加热到200c时,某些碎片竟然自动向主结构移动
报告结论只有一行红字:
我们正在见证金属的觉醒。
喜欢怒海争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怒海争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