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名义上是总经理秘书,实际上就是一个闲职,因为总公司在香港,资料都是他们做好的,转到东莞工厂后再让我发到各部门,如果有英文的就翻译成中文,不需要翻译时我基本上无事可做。
这种工作状态跟之前的外贸业务反差很大,尽管有点无聊,也正好适合我调养身体备孕。
我天天跟刘先生坐在同一间办公室,每天跟他打交道最多,他很健谈,爱开玩笑,也喜欢聊天,就如阿霞所说,他就是个“油腔滑调”的老油子。
相互熟悉后,刘先生向我透露了很多工厂内部的消息。
我的工作除了翻译工程资料外,就是盖内部文件章,何副总的公章放在我这里,他不在办公室时资料都给我盖章,由于我有“总经理秘书”的头衔,因此那些部门主管都想跟我套近乎,尤其是品质主管阿川。
三个车间主管分别是:阿康,阿伟,阿方。
工程主管:阿宽,品质主管:阿川。
阿川个子高大壮实,嘴巴特别甜,上班第一天相互介绍时,他除了主动跟我握手外,还说了一些奉承话:“杜小姐,以后请多关照”。
“杜小姐,听说你的英语说得很溜,真了不起啊!”
他讲的那些话让我有点意外,毕竟我第一天上班,跟他不熟,他讲那些似乎不太妥,对他的客套话并没当回事。
通过刘先生的讲述得知,那些主管之间的矛盾很深,他让我跟他们都保持距离,不要成为被他们利用的棋子,尤其是阿川,几个主管之中他最坏,别看他成天一副笑脸,实际上是个笑里藏刀的坏蛋。
在刘先生的讲述中,我渐渐弄清楚他们闹矛盾的根源。
mY 玩具厂在成立之初,规模比较小,而且产品单一,生产所需物料不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老板给东莞工厂配备的人员也不齐全,没有pmc 和采购部,各个部门主管生产所需物料,就由他们各自负责采购。
只要在工厂工作过的都知道,采购的职务是个巨大的肥差,老板这样的安排无疑给了那几个车间主管极大的诱惑,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生产上,而是想方设法抓取采购的权力,以便捞取回扣。
塑胶玩具厂用料最大的就是AbS,pVc,pp等塑胶料,还有喷油车间所用的油漆,治工具等,相对来说,包材辅料的用量耗费较少,赚取的回扣比另外几个车间少很多。
阿康负责采购一楼注塑车间的塑胶料,所有供应商都是他自己找的,采购数量,价格,报销货款都是他经手。
二楼喷油车间的油漆,喷枪及其它同品由阿伟负责,跟阿康一样,所有物料买多少,怎么买,全由他拍板。
相比前两个车间,三楼装配车间阿方负责的包材货值不高,他赚取的回扣就没有阿康和阿伟的多。
工程部的模具由阿宽负责,开模也是一个巨大的肥缺,毫无疑问这个肥缺落入了阿宽的口袋。
跟那几位主管相比,品质部主管阿川没有采购物料的机会,如此一来,他的心里严重失衡,他眼红那几位主管有采购权限,可以拿到巨额回扣,作为心思缜密的职场老混子,他绝对不想看别人坐收渔利,他也想将那些肥缺抓到自己手上,以便捞取巨额回扣。
阿川的心眼特别多,为了抓住采购大权,他利用阿伟的文化水平低,不会讨好老板,也不懂采购流程的弱点,他想方设法讨好老板, 并利用工作便关照阿伟,让他成为自己的跟班小弟。
就这样,阿川和阿伟结成同盟,牢牢抓住喷油车间的采购大权,虚报采购额度然后向老板虚报货款,同时利用检验品质的便利,找出各种理由刁难阿康和阿宽,以便更换由他掌控的供应商,这样拿回扣的权限就落入他的手上。
一楼塑胶车间的物料用量非常大,阿康也不是吃素的,他牢牢掌控采购大权,尽管阿川多次以品质问题相威胁,但是都凭借他对塑胶原料丰富的技术经验,以及对人情世故的老练拿捏,使得阿川的计谋一直未能得逞,可是三个男人之间却无法避免地结下了仇怨。
阿川妒忌阿康采购塑胶料赚回扣,阿方妒忌阿康和阿伟采购的物料多,赚的回扣比他多。
阿川又妒忌阿宽开模赚的回扣多,就这样几个主管的心思都想着如何捞钱,如何将对方的采购权限抢过来,他们相互猜忌,相互算计,成天想着怎么搞老板的钱,生产和品质检验都成了副业。
听刘先生所讲,之前老板过来开会,他们多次当着老板的面发生争吵,老板对他们的行为也很不满,但是为了利用他们,又不得不听之任之。
阿川不但想掌控物料的采购大权,还想抓住模具,治工具的采购大权,这些都是工程主管阿宽负责。
俗话说得好,没有蛇不咬人,跟阿川和那几位车间主管相比,阿宽的手段更高明,因为他的文化高,性格沉稳内敛,他就算做坏事也不留痕迹,所以说他比阿川更加阴深可怕。
阿川的手段是挂在嘴上,事情还没办成他就弄得人尽皆知,而阿宽所做的一切都是悄无声息,所有人都知道他拿了回扣,但是却找不到证据,除了他的性格老练深沉,从不乱说话外,跟他懂技术也有关系,因为他的工作那几位主管做不了,但是那些主管的工作他却能搞定,老板非常信任他,因此,就算阿川想破脑子也找不到搞垮阿宽的坏点子。
其实老板还是很不错的,当初他重用他们,信任他们,给了他们足够的权限让他们采购物料,运作工厂,并给了不算低的工资。
早期他非常喜欢阿川,因为他的口才最好, 每次过来都毕恭毕敬地陪同,生活上也是尽心尽责地照顾,老板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
可惜他的信任被一群自私和贪婪的人所践踏,当发现每月的开支严重超出预期时,他才意识到他看错了人,用错了管理方式,才造成如此大的漏洞。
为了完善内部运作并减少开支,他便安排自己的大哥来东莞工厂管理,并设立了采购部和物料计划部,所有的采购事项都要经过何副总审核才行,尽管他哥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对那些主管还是有点震慑作用,至少他们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捞回扣,搞公司的钱。
老板及时采取措施杜绝漏洞,完善内部管理,可是那几名主管之间由于利益问题的结下的梁子却无法化解,除了工作必须的沟通外,私底下他们完全像仇人一样从不来往。
刘先生多次提醒我,这家工厂的水很深,跟那几个主管打交道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千万不要被他们玩到沟里去了。
喜欢广东打工二十五年回忆录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广东打工二十五年回忆录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