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京城启新篇,瓜事伴余生
三日后的红旗村,村口老槐树下挤满了人,比李老虎和苏晚结婚时还要热闹。这是全村人给苏晚送行,也是送他们一家三口去北京——六岁的李向阳穿着一身新做的蓝布褂子,是李老虎用布票扯了最好的料子,让王桂英亲手缝制的,小家伙背着一个小书包,里面装着从黑市换来的水果糖和小人书,却一脸恋恋不舍地拉着小伙伴的手,眼圈红红的。
“向阳,到了北京要好好学习,记得给我们写信啊!”
“苏知青,到了北京可别忘了我们红旗村!”
“老虎,照顾好媳妇和孩子,在城里好好干!”
村民们纷纷围上来,手里提着鸡蛋、小米、晒干的野菜,还有攒下的粮票,一股脑往李老虎的板车上塞。陈雪眼圈通红,拉着苏晚的手:“苏晚,到了北大要好好读书,我会想你的,等我也考上大学,就去找你!”王老太也拄着拐杖来了,颤巍巍地塞给苏晚一个布包:“这里面是姥姥攒的二十块钱,你拿着,在城里用得上。”就连曾经挑剔的大舅母和二舅母,也各自送了一篮子红薯和玉米,脸上带着愧疚和祝福。
李老虎驾着板车,苏晚抱着李向阳坐在上面,王桂英和李老实跟在后面,一路送到村口的拖拉机站。“娘,爹,你们回去吧,别送了!”苏晚眼眶通红,对着老两口挥手。王桂英抹着眼泪:“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向阳,有空常回来看我们!”李老实也红了眼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李老虎的肩膀:“去吧,好好过日子。”
拖拉机“突突突”地驶离红旗村,李向阳趴在苏晚怀里,看着越来越远的村子和亲人,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娘,我舍不得爷爷奶奶,舍不得小伙伴……”苏晚紧紧抱着他,眼泪也掉了下来,李老虎腾出一只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声音沙哑:“向阳乖,等放假了,爹带你回来看看。”
一路辗转,从县城坐拖拉机到市里,再换乘火车去北京,足足走了三天三夜。火车上挤满了人,到处都是背着行囊的知青和求学的学生,李老虎把苏晚和向阳护在中间,自己则靠在过道上,三天三夜几乎没合眼。六岁的向阳起初对火车充满好奇,趴在窗户上看外面飞速掠过的风景,可没多久就累得睡着了,嘴里还念叨着“红薯粥”“小伙伴”。
到北京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站在北京站的广场上,苏晚和李老虎都看呆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来来往往的汽车和自行车,穿着中山装、工装的人们行色匆匆,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繁华景象。李向阳也停止了哭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城市。
北大的校园更是让他们惊叹,古色古香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树木,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给苏晚分配了一间家属宿舍,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个柜子,足够一家三口住了。
安顿下来后,李老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系统奖励的北京友谊商店购物券。这张淡红色的购物券,上面印着“友谊商店专用”的字样,是当时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稀缺品,凭着它,可以购买到普通商店买不到的进口商品。
“晚晚,我去友谊商店看看,给你和向阳买点东西。”李老虎揣着购物券和钱,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他在村里横行惯了,可到了北京这个大城市,心里难免有些发怵。
友谊商店里灯火通明,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进口商品:进口奶粉、巧克力、饼干、水果罐头,还有高档的布料、手表、收音机,甚至还有国外的名着和文具,看得李老虎眼花缭乱。他按照苏晚的嘱咐,买了两罐进口奶粉(给向阳补充营养)、一盒巧克力(让苏晚和向阳尝尝鲜)、一个精致的书包和几本进口文具(给向阳上学用),还买了一块高档的进口布料(给苏晚做新衣裳),最后又给苏晚买了几本稀缺的外文参考书,花光了购物券和不少钱。
回到宿舍,苏晚看着李老虎买回来的东西,又感动又心疼:“老虎,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太破费了。”
“不破费!”李老虎笑着说道,“你在这儿读书辛苦,向阳要上学,就得吃好的、用好的。这购物券是从黑市换的,好不容易才弄到,不用白不用。”他没敢说这是系统奖励的,只说是黑市换的,毕竟黑市在京城也是半公开的秘密,只要不被抓住,没人会深究。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图书馆和教室里。李老虎则找了一份在工地干活的活计,虽然辛苦,但工资不低,足够一家人的开销。六岁的李向阳也被送进了附近的小学,小家伙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只是偶尔会想念红旗村的小伙伴和爷爷奶奶。
李老虎在工地上干活,虽然累,但他性子直爽、力气大,又讲义气,很快就和工友们打成了一片。工地上的瓜事也不少,有工友因为工资结算问题和工头闹矛盾,有两个工友因为抢工具吵得不可开交,还有的因为家里的琐事在工地上发泄情绪。
每次有瓜事,李老虎都会去看热闹,遇到不公平的事,还是会忍不住插一嘴,用他那蛮横又直白的方式调解。有一次,工头故意克扣工友们的工资,几个工友敢怒不敢言,李老虎看不下去了,直接找到工头,拍着桌子说道:“工头,大家都是凭力气吃饭,你凭啥克扣工资?今天要是不把工资给大家结清,我就去工地管理处告你,让你这个工头当不成!”
工头没想到这个农村来的汉子这么横,又怕事情闹大,只好乖乖把克扣的工资还给了工友们。工友们都很感激李老虎,纷纷说道:“老虎,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的工资还拿不回来。”
李老虎笑着说道:“没啥,大家都是工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宿主成功调解c级瓜事《工地工资克扣纠纷》,任务完成度100%。】
【判定瓜事等级:c级。】
【发放奖励:全国通用粮票20斤、人民币50元、进口香烟1条。】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李老虎心里乐开了花!虽然奖励不算特别丰厚,但粮票和钱都是刚需,进口香烟还能送给工友们,增进感情。
苏晚在大学里,也遇到了不少瓜事。有同学因为评优名额闹矛盾,有女生因为嫉妒苏晚的成绩,故意散播她的谣言,还有的因为恋爱问题引发争吵。每次苏晚回来跟李老虎说起这些,李老虎都会气得不行,想要去学校找那些人理论,都被苏晚拦住了。
“老虎,算了,都是同学,没必要闹得那么僵。”苏晚说道,“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李老虎虽然不甘心,但也听苏晚的话,只是每次都会叮嘱道:“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就算是闯进校园,也得给你讨个公道!”
有一次,苏晚的一个女同学因为被男朋友甩了,想不开,在宿舍里哭着要自杀。苏晚和其他同学都劝不住,只好给李老虎打电话。李老虎接到电话,二话不说,立马赶到学校,冲进女生宿舍,对着那个女同学大声说道:“多大点事儿!不就是个男人吗?他不珍惜你是他的损失,你要是就这么死了,才真的对不起你自己,对不起你的家人!你这么年轻,还有大好的年华,何必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的话虽然粗鲁,却直击人心。那个女同学被他骂醒了,停止了哭闹,慢慢冷静了下来。苏晚和其他同学都松了口气,纷纷对李老虎表示感谢。
【宿主成功调解b级瓜事《大学生情感纠纷轻生事件》,任务完成度100%。】
【判定瓜事等级:b级。】
【发放奖励:全国通用粮票30斤、工业券3张、人民币100元、高档钢笔1支。】
李老虎把高档钢笔送给了苏晚,苏晚拿着钢笔,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李老虎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她和这个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向阳渐渐长大,从一个懵懂的小男孩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少年,学习成绩优异,还经常在学校里拿奖状。苏晚也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工作稳定,受人尊敬。李老虎则从工地辞职,凭着自己的精明和在黑市积累的经验,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卖一些日用品和紧俏商品,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他们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房子,虽然不大,但温馨舒适。王桂英和李老实也被接到了北京,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李老虎的杂货店成了附近居民的“吃瓜聚集地”,每天都有邻居来店里聊天、八卦,谁家夫妻吵架了,谁家孩子不听话了,谁家有了喜事,都会来跟李老虎说说。
李老虎依旧喜欢吃瓜,哪里有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不再是为了系统奖励而去吃瓜,更多的是享受那种邻里之间的烟火气,享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快乐。他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但骨子里的痞气和正义感依旧没变,遇到不公平的事,还是会忍不住站出来。
系统的奖励依旧会按时发放,只是李老虎已经不再那么看重了。对他来说,家人的幸福和健康,比任何奖励都重要。但他还是会把奖励的粮票、布票、钱和物资存起来,时不时给家人买点好东西,或者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邻居。
有一天,李向阳放学回家,兴奋地对李老虎说:“爹,我们学校今天有个瓜事,两个同学因为争运动会的名额吵起来了,最后还是老师调解好的!”
李老虎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是吗?那你有没有去看热闹?”
“去了!”李向阳点了点头,“可热闹了!不过我觉得,要是爹去调解,肯定比老师调解得快!”
苏晚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道:“你啊,就知道教孩子看热闹。”
李老虎搂着苏晚的肩膀,笑着说道:“看热闹怎么了?生活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瓜事组成的,有热闹才有意思,有矛盾解决了才会更和睦。”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一家人的身上,温暖而美好。李老虎看着身边的苏晚,看着已经长大的李向阳,看着厨房里忙碌的爹娘,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他曾经是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因为一个意外绑定的吃瓜系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娶到了心爱的姑娘,有了可爱的孩子,在北京城里扎下了根,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瓜事发生,系统的奖励也会一直陪伴着他。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奖励,而是身边的家人,是这份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吃瓜人生,未完待续。而他的幸福,也将在这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瓜事里,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